四協會聯合發布《中國居民奶及奶製品消費指導》

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礎,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明確將合理膳食行動列為重要行動之一。當前,疫情防控與救治正處於關鍵時期,科學合理的膳食能有效改善營養健康狀況、增強抵抗力,為戰勝疾病提供重要的營養支持。奶及奶製品是優質蛋白質來源之一,還可提供維生素B2、維生素A、鈣等多種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多攝入奶及奶製品對於蛋白質不足的人群,特別是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急需提高抵抗力的人群是非常有利的。

長期以來,我國居民奶及奶製品的攝入量偏低。為了更進一步推進健康中國行動,為了提升全民營養健康水平、構築全民防控戰「疫」的堅實基礎,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中國營養學會、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中國奶業協會聯合發出《中國居民奶及奶製品消費指導》(下稱消費指導),希望廣大衛生健康和營養專業工作者、乳品行業從業者及社會各界積极參与,宣傳、推廣和實踐奶及奶製品的消費指導。

中國居民奶及奶製品消費指導

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礎,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明確將合理膳食行動列為重要行動之一。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中國居民膳食結構發生明顯變化,食物供給豐富,促進了食物攝入的多樣化,但也存在某些食物攝入過多,某些食物偏少等膳食不平衡的現象。2010-201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監測結果顯示,城鄉居民平均每標準人日奶類及其製品的攝入量為24.7g,遠低於《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導的300g每日攝入量。科學研究表明,奶及奶製品是多種營養物質的良好來源,包括優質蛋白質、鈣、維生素A、維生素D、鎂、鉀、碘、鋅等。國內外研究表明,奶及奶製品對骨骼和肌肉的健康有益。長期以來,我國居民奶製品的攝入量均偏低,這裡面有消費習慣的問題、乳業發展的問題也有營養認知的問題。

為了更好地響應健康中國行動,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和中國營養學會組織專家,在參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基礎上,廣泛徵求相關領域專家、營養學界工作者、食品行業及消費者的意見,形成了《中國居民奶及奶製品消費指導》(下稱消費指導),以期對中國居民的合理膳食和奶及奶製品的健康消費起到宣傳教育和指導作用。

該消費指導由奶及奶製品核心指導、不同人群指導意見解讀兩部分組成。核心指導共有5條,每條下設有重點提要。不同人群指導意見解讀,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生理特徵對奶及奶製品的不同需求,對不同人群的指導意見做了具體的解讀。

希望廣大衛生健康和營養專業工作者、乳品行業從業者及社會各界積极參与,宣傳、推廣和實踐奶及奶製品的消費指導,不斷推進健康中國之合理膳食行動,指導中國居民奶及奶製品的科學消費,為健康中國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一、中國居民奶及奶製品消費指導核心指導

核心指導1:每人每天攝入300g液態奶或相當於300g液態奶蛋白質含量的其他奶製品[1-9]

·奶是營養成分豐富,組成比例適宜、易消化吸收的天然食物,是優質蛋白質、膳食鈣的重要來源,奶中的乳糖還能促進鈣、鐵、鋅等礦物質的吸收。

·牛奶中含有豐富的鈣,鈣是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並維持骨密度。適量攝入奶及及奶製品可以保護心腦血管健康。

·300g液態奶或相當於300g液態奶蛋白質含量的奶製品中含有以下數量的營養素,9g優質蛋白質(約佔成人每日指導蛋白質攝入量的15%)、310mg鈣(約佔成人每日指導鈣攝入量的38.8% )、0.42mg維生素B2(約佔成人每日指導維生素B2攝入量的30%-35%)、33mg鎂(約佔成人每日指導鎂攝入量的10%)、1.26mg鋅(約佔成人每日指導鋅攝入量的10.1%-16.8%)、5.82μg硒(約佔成人每日指導硒攝入量的9.7%)。

·液態奶主要包括市售的滅菌乳(UHT)、巴氏殺菌乳、液態調製乳、發酵乳等。

·以含有等量蛋白質的比例折算,300g液態奶相當於37.5g奶粉、30g乳酪。

核心指導2:多吃經乳酸菌發酵的奶製品和/或添加益生菌或益生元的奶製品[1,10]

· 奶經乳酸菌發酵形成傳統上的酸奶(Yoghurt)或其他類型的發酵乳。奶發酵過程中,乳糖、蛋白質和脂肪等營養成分部分發生水解,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特別是乳糖經發酵後,減少或避免了乳糖不耐受的發生,所以發酵乳更適合一些老年人或乳糖不耐人群食用。

·益生菌可以定植在腸道,對腸道健康產生益處,長期食用含益生菌的奶製品如益生菌酸奶可以改善腸道微生態,有利於人體健康。發酵乳中常見的益生菌主要有雙歧桿菌屬和乳桿菌屬。有的益生菌也可以以凍乾粉的形式添加在奶粉中。

·益生元是可以選擇性促進有益菌在腸道內生長繁殖的物質,益生元通過促進有益菌的繁殖,抑制有害菌生長,從而達到改善腸微生態環境,促進身體健康的目的。奶製品中常見的益生元主要有:低聚果糖、低聚異麥芽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菊粉等。

·奶製品中益生菌和益生元的添加使用應當符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有關規定的要求。

核心指導3:乳糖不耐受人群可選擇零乳糖或低乳糖奶製品[11-15]

·指導首選零乳糖牛奶、酸奶和乳酪。

·避免空腹食用奶製品,佐餐食用可以延長胃排空時間,防止乳糖快速到達大腸,減輕腸胃不適的癥狀。

·嘗試少量多次食用奶及奶製品,少量是指降低單次食用的奶及奶製品量,少量多次食用可使腸道逐漸接受奶及奶製品中的乳糖,提高耐受性。

核心指導4:某些特殊人群可適當增加奶及奶製品攝入量[1]

·孕婦、乳母需有更加充足的營養物質攝入,孕中晚期及哺乳期婦女每天應當攝入500g液態奶或相當量的奶製品。

·兒童正值快速生長發育期,需大量優質蛋白質、鈣等營養,2-5歲學齡前兒童每天應當攝入350-500g液態奶或相當量的奶製品,學齡兒童每天液態奶攝入量不低於300g並適當增加,可選擇液態奶、酸奶、乳酪或奶粉等.

·指導老年人每日攝入充足的奶及奶製品,保證每日優質蛋白質、鈣的攝入,可根據自身需求和喜好自由選擇各種奶製品,建議老年人主要多吃些酸奶等經過發酵的奶製品以及添加益生元和適合老年人群需要的營養素的奶粉。

·每天的奶及奶製品攝入可在早中晚三餐做不同搭配,混合食用,達到每日指導攝入量。

核心指導5:堅持嬰幼兒純母乳餵養,母乳不能或不足的嬰幼兒可選擇嬰幼兒配方食品[1]

·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純母乳餵養能滿足嬰兒6月齡內所需要的全部液體、能量和營養素需求,應堅持純母乳餵養6個月,母乳餵養最好堅持到2歲。

·世界衛生組織和我國政府有關部門倡導6月齡內嬰兒要純母乳餵養,患有某些代謝性疾病、乳母患有某些傳染性或精神性疾病、乳汁分泌不足或無乳汁分泌等原因,不能進行母乳餵養或母乳餵養不足的嬰兒,才可以使用嬰幼兒配方食品進行人工餵養或混合餵養。6月齡內嬰兒不宜直接用液態奶、成人奶粉、蛋白粉、豆奶粉等餵養。

·嬰幼兒配方食品主要是指以動物奶為主要原料並添加其他營養物質的專供0至3歲嬰幼兒食用的食品。

·母乳不能或不足的嬰幼兒可按照以下年齡段選擇不同的嬰幼兒配方食品:

1)0-6月齡的嬰兒,可以選擇嬰兒配方食品;

2)6-12月齡較大嬰兒,可選擇較大嬰兒配方食品,適當增加輔食作為營養補充;

3)12-36月齡幼兒,可繼續選擇幼兒配方食品作為營養補充,可使用牛奶、酸奶、乳酪等可以作為幼兒膳食的組成部分。24-36月齡幼兒的液態奶攝入量可以到500g。

·生產經營嬰幼兒配方食品應當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規定,並經過國家市場監管部門註冊登記。

二、中國居民不同人群奶及奶製品消費指導解讀

1.一般人群奶及奶製品消費指導

1.1奶及奶製品營養組成

牛奶是一種營養成分豐富、組成比例適宜、易消化吸收、營養價值高的天然食品。市場中常見的奶及奶製品主要有牛奶、酸奶、乳酪、奶粉等。幾種常見奶製品營養組成如表1所示。

1.2奶及奶製品中優質蛋白質和鈣的健康意義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聯合21個國家的研究機構進行了樣本量為13多萬人的人群研究發現,攝入奶製品對骨骼和肌肉的健康有益,有助於降低多種慢性病風險。每日攝入250-500g奶製品的人群與攝入250g左右奶製品的人群相比,整體死亡風險下降14%,心血管死亡風險下降18%,中風風險下降23%;與完全不攝入奶製品的人群相比,每日攝入超過500g奶製品的人群,整體死亡風險下降16%,心血管死亡風險下降23%,中風風險下降33%[16]。伊朗沙希德.貝赫什提醫學院進行的德黑蘭人群調研表明[33],奶製品攝入量的增加與代謝綜合征、腰圍增加、血壓升高、HDL膽固醇降低的發生率呈負相關,攝入3份(750mL)牛奶比只攝入1份奶製品(250mL)的人群腰圍更細、HDL膽固醇水平更高,並且前者發生代謝綜合征、腰圍增加、以及血壓升高的相對風險要大於後者。伊朗沙希德.貝赫什提醫學院的人群研究表明,每日攝入牛奶超過750mL的人群與每日攝入牛奶小於325mL的人群相比,超重和肥胖的風險相對較低;牛奶攝入量介於550mL-750mL之間的人群肥胖發生率較低[18]。美國田納西大學一項研究表明,結合限食措施,與低鈣(0-1份250mL牛奶)、高鈣(0-1份250mL牛奶+800mg鈣片)相比,每天攝入3份(750mL)的牛奶能降低肥胖患者的體重和減少體脂沉積,減低血液中葡萄糖、甘油三酯、LDL膽固醇和胰島素水平,有助於緩解肥胖的發生[19]

鈣是骨骼健康的關鍵營養素,奶及奶製品中的鈣含量和吸收率高,增加其攝入是解決居民鈣攝入嚴重不足的重要舉措。中國成年人膳食鈣推薦攝入量為800mg/天,但居民平均每天鈣攝入量不足366.1mg,不足《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攝入量的50%,而其中來源於奶及奶製品的鈣僅有4.3%[20-21],遠低於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美國鈣推薦攝入量1000mg/天,72%來自奶及奶製品[22])。

1.3奶及奶製品與免疫力

奶不僅是優質蛋白的來源,還是多種活性蛋白成分的來源,如β-乳球蛋白、α-乳白蛋白、牛血清蛋白、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乳過氧化物酶、糖聚肽等。

奶及奶製品中含有的α-乳白蛋白是多種生物活性肽和必需氨基酸的重要來源,具有一定的抗菌特性,對嬰幼兒及成人營養都是至關重要的。美國加州大學的研究表明,α-乳白蛋白可能通過調節腸道菌群或通過半胱氨酸刺激谷胱甘肽的合成,潛在地影響免疫應答,從而起到改善免疫力的功效[23]

牛奶中含有的乳鐵蛋白是目前公認的具有多效免疫調節活性的蛋白質[24],巴氏殺菌乳由於殺菌條件更為溫和,可以較好的保持其生物活性。乳鐵蛋白可以影響到多種免疫細胞,包括淋巴細胞、巨噬細胞、朗罕式細胞等,在病毒侵染的早期,乳鐵蛋白防止病毒對宿主細胞的識別和入侵,因此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25-26]。北京協和醫學院的研究表明,乳鐵蛋白通過封閉細胞膜上HSPG(硫酸乙醯肝素蛋白多糖,病毒增殖侵入細胞的錨定位點)抑制病毒的侵襲,從而在SARS-CoV感染人體的時候,發揮著重要的機體免疫保護機制[27]300g液態奶或相當於300g液態奶蛋白質含量的其他奶製品,能夠提供約310mg鈣,最新研究發現鈣缺乏不僅與骨骼健康相關,而且鈣攝入量的減少會使人體免疫調節水平下降、代謝功能變差[28]

此外,國際益生菌與益生元科學協會的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提高吞噬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的活性,還可以直接與樹突狀細胞發生相互作用刺激免疫系統[29]。益生菌可以促進機體抗體的分泌,在一項嬰兒腸道免疫的相關研究中發現攝入益生菌可以顯著提高其腸道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的含量,從而增強對病原體的抵抗能力[30]

益生元是可以選擇性促進有益菌在腸道內生長繁殖的物質,益生元通過促進腸道內有益

菌的繁殖,抑制有害菌生長,從而達到調整腸道菌群,調節機體免疫功能的目的,奶製品中常見的益生元主要有如低聚果糖、低聚異麥芽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菊粉等。[10]

2.特殊人群奶及奶製品消費指導

2.1乳糖不耐受人群

乳糖不耐受是指在體內沒有充足乳糖酶的情況下,食用含乳糖的食物後,不能消化的乳糖被腸道中的細菌利用,繼而出現腹部不適、脹氣和腹瀉等胃腸道癥狀。

乳糖不耐受影響了全球大約65%-74%人群[11],具有廣泛的地區和民族差異。2017年柳葉刀發布的系統性綜述中顯示,我國乳糖不耐受的患病率大約為85%[31]。乳糖不耐受主要分為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繼發性乳糖酶缺乏,及最常見的後天性乳糖酶缺乏(又稱成人型乳糖酶缺乏)。大多數新生兒的乳糖酶濃度都很高,但斷奶後濃度會下降;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內乳糖酶活性會有不同程度地下降,部分人成年後其酶活性僅為正常嬰兒乳糖酶水平的5%-10%[12,31],即最常見的後天性乳糖酶缺乏。

奶及奶製品是鈣的主要膳食來源,而零乳糖、富鈣的食物來源有限,因此乳糖不耐受人群可能有缺鈣風險。雖然目前研究證實,飲食中的乳糖和乳糖酶缺乏都不會對成年人的鈣吸收產生重大影響,但當乳糖不耐受人群伴隨著奶及奶製品攝入量減少或完全不食用時,乳糖不耐受可能導致骨密度降低和脆性骨折[32]

因此,針對乳糖不耐受人群,建議嘗試以下幾種方法,更加安全舒適地享用奶及奶製品。

(1)選擇零乳糖或低乳糖奶及奶製品[11-15]

首先指導選擇在生產加工過程中乳糖被分解的奶及奶製品,如不含乳糖的牛奶、酸奶和乳酪。

零乳糖奶生產過程中採用乳糖酶將乳糖完全水解為小分子的葡萄糖和半乳糖,口感清甜易吸收。酸奶在發酵過程中部分乳糖會被乳酸菌分解利用,使得乳糖含量降低。乳酪加工過程中經乳酸菌發酵、排乳清及成熟工藝,也顯著降低產品乳糖含量。

(2)避免空腹食用奶及奶製品[11,13]

喝奶前先吃些含蛋白或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穀類麥片、全麥麵包或雞蛋,或者與奶同時食用,可以延長胃排空時間,防止未被消化的乳糖大量快速抵達大腸,從而減輕因腸道菌群發酵乳糖而產生的腸胃不適癥狀。

(3)少量多次食用奶及奶製品[11,13-15]

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的研究表明一餐中飲用60-120 mL牛奶(乳糖含量3-6 g),每天2-3次,持續3周,有助於腸道逐漸接食物中的乳糖,提高乳糖的耐受性[13,15]

2.2嬰幼兒

(1)營養需要與科學餵養

母乳是嬰幼兒最理想的食物,純母乳餵養能滿足6月齡內嬰兒所需要的全部液體、能量和營養素需求,應堅持純母乳餵養6個月,母乳餵養最好堅持到2歲。

嬰兒出生時體內具有的能量儲備,可滿足至少3天的代謝需求;開奶過程不用擔心新生兒飢餓,可密切關注嬰兒體重作為判斷依據——體重下降只要不超過出生體重的7%,就應該堅持純母乳餵養。嬰兒出生時胃容量小,腸黏膜發育不完善,消化酶不成熟。母乳尤其是初乳,既能很好地滿足新生兒的營養需要,又能適應其消化和代謝能力,是幫助新生兒自主獲取液體、能量和營養素的最理想食物。初乳蛋白質富有免疫球蛋白及細胞因子,如乳鐵蛋白、脂肪酶等,對初生嬰兒的免疫系統、腸道成熟和消化吸收都很有幫助。初乳還含有豐富並種類繁多的低聚糖(益生元),促進益生菌的定殖和生長,有利於嬰兒快速建立正常的腸道微生態環境[1]

儘早開奶並確保第一口食物為母乳,是嬰兒獲得純母乳餵養的必要保證。嬰幼兒時期是兒童時期發育最快的階段。此時嬰兒越小,生長速度就越快,所需蛋白質也越多。在出生的2個月齡以內,50%蛋白質用於身體增長。1歲以後生長速度減緩,幼兒時期約11%蛋白質用作生長發育。嬰兒對各種氨基酸的需要量,按照單位體重計算較成人高,飲食中優質蛋白達到50%-67%才能滿足生長發育的需求。

普通牛奶、酸奶、乳酪等的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遠高於母乳,增加嬰幼兒腎臟負擔,故不宜餵養6-12月齡嬰兒,12-36月齡幼兒可以將其作為食物多樣化的一部分而逐漸嘗試,但建議少量進食為宜,不能以此完全替代母乳和/或嬰幼兒配方食品。普通豆奶粉、蛋白粉的營養成分不同於嬰幼兒配方食品,也與牛奶等奶製品有較大差異,也不宜餵養嬰幼兒。

(2) 人工餵養或混合餵養建議

因各種原因不能母乳餵養需要人工餵養或混合餵養時,按照不同年齡段正確選用嬰幼兒配方食品。

6個月齡內的嬰兒,可以選擇嬰兒配方食品;6月齡以上嬰幼兒可選用較大嬰兒配方食品,除餵養配方食品外,應同母乳餵養一樣,逐漸添加各種斷奶輔食,以完成從乳類到其他食物的過渡。

7~12月齡嬰兒,不宜餵給普通鮮奶、酸奶、乳酪等,因其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遠高於母乳,增加嬰幼兒腎臟負擔;13~24月齡幼兒可以將其作為食物多樣化的一部分而逐漸嘗試,但建議少量進食為宜,不能以此完全替代母乳和/或嬰幼兒配方食品。

2.3 孕婦、乳母

(1) 營養需要與膳食特點

妊娠期是生命早期1000天機遇窗口的起始階段,營養作為最重要的環境因素,對母子雙方的近期和遠期健康都將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孕期胎兒的生長發育、母體乳腺和子宮等生殖器官的發育,以及為分娩後乳汁分泌進行必要的營養儲備,都需要額外的營養。

奶類是一種營養成分豐富、組成比例適宜、易消化吸收、營養價值高的天然食品,可為妊娠期人群提供優質蛋白質、鈣、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營養素的補充。

孕早期應維持孕前平衡膳食。自孕中期開始,胎兒生長速率加快,應在孕前平衡膳食的基礎上,每天增加奶類200g,可提供5-6g優質蛋白質、200mg鈣和120kcal能量,以滿足對優質蛋白質、維生素A、鈣、鐵等營養素和能量增加的需要[1]

孕晚期孕婦每天需要增加蛋白質30g、鈣200mg,能量450kcal,應在孕前平衡膳食的基礎上,每天增加200g奶[24]

哺乳期是母體用乳汁哺育新生子代使其獲得最佳生長發育並奠定一生健康基礎的特殊時期。乳母的營養是泌乳的基礎,尤其蛋白質營養狀況對泌乳有明顯影響。奶類是優質蛋白的重要來源,可為哺乳期提供優質蛋白。同時,奶類是鈣的最好食物來源,若乳母每天比孕前多喝200g牛奶,每天飲奶總量達500g,則可獲得約540mg的鈣[1]

(2) 奶及奶製品的選擇指導

奶及奶製品種類繁多,對於孕婦、乳母來說,可根據個人偏好,選擇液態奶、酸奶、乳酪、奶粉等品類,其中零乳糖奶及奶製品特別是酸奶適合乳糖不耐受人群。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對孕婦、乳母所列舉的食譜可知,除了液態奶和酸奶,乳酪可以作為餐間零食進行補充,尤其是對於早孕反應嚴重,需要少食多餐的人群,乳酪是一種很好的奶製品補充形式,發揮了其營養高度濃縮的優勢。

奶粉是對前三類奶製品的重要補充形式,尤其是孕產婦營養強化奶粉,作為一種調製乳粉,以乳粉/乳製品作為其主要成分,可強化添加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益生元或其他膳食纖維、益生菌、DHA等營養素,可為孕婦、乳母提供更豐富的營養補充。

2.4 兒童

(1) 營養需要與膳食特點

兒童指滿2周歲至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包括學齡前兒童(2-5歲)和學齡兒童(6-17歲)。學齡前兒童生長發育速率與嬰幼兒相比略有下降,但仍處於較高水平,對奶及奶製品的需求量所佔比例較高。6歲兒童進入學校教育階段,生長發育迅速,兩性特徵逐步顯現,

學習和運動量大,對能量和營養素的需求高於成年人。

骨密度增加最快的階段通常是在兒童期和青春期早期,兒童青少年期峰值骨量增加 10% ,可使骨質疏鬆導致的骨折發病率降低50%。美國農業部聯合衛生與公共服務部的研究顯示,每日堅持喝牛奶的青少年骨密度較不喝牛奶者顯著增高[22]。牛奶和乳製品是鈣以及其他限制性營養素(例如鉀和鎂)的最佳來源,對骨骼健康具有重要影響,該階段的兒童要強化奶製品攝入,增加骨密度[33]。中華預防醫學會兒童保健分會在制定的《中國兒童鈣營養專家共識》中指出,近年全國性的調查結果顯示2歲-18歲的兒童每日鈣攝入量,達到適宜攝入量(AI)的人數平均不到5%,11-13歲青少年組僅有1.1-1.7%,總體情況並不令人滿意[25]。奶類是兒童期最主要的鈣源,也是最好的鈣源。為保證骨骼生長發育需要,應保證每天喝奶或奶製品,學齡前兒童每日液態奶推薦攝入量為350-500g,學齡兒童每日奶量不少於推薦攝入量。根據《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推廣管理辦法》,為改善中小學生營養狀況、促進中小學生髮育成長、提高中小學生健康水平,建議中小學生在校飲用學生奶。

(2) 奶製品的選擇指導

兒童應該從小養成食用奶及奶製品的習慣。奶製品種類繁多,可以選擇液態奶、酸奶、乳酪、奶粉等,也可以進行自由搭配,比如早晚各一杯液態奶或奶粉,課間補充液態奶、酸奶和乳酪,還可以選擇強化DHA、維生素A、D、益生元等的兒童牛奶/奶粉,保證營養的全面攝入。

酸奶經過發酵,乳糖、蛋白質和脂肪都有部分分解,有利於人體消化吸收。乳酪是牛奶經濃縮、發酵而成的奶製品,含有10倍濃縮牛奶營養素;再制乳酪是以乳酪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配料再加工製得,3-5倍牛奶營養素濃縮含量。兒童乳酪、休閑乳酪和新鮮乳酪等都是適合兒童需求的產品。乳酪經乳酸菌發酵並長期成熟,大分子牛奶營養素降解成小分子營養物質,同時降低乳糖含量,更易於營養素特別是鈣質的吸收。

奶粉是對液態乳製品的重要補充,含豐富優質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人體必需的營養素,由於其粉狀的形式,便於保存和運輸。根據不同人群的營養需求,奶粉可以設計出相應的配方,添加功能性組分如乳鐵蛋白、益生元和益生菌等,兒童和青少年可以選擇強化DHA、鈣、鐵等元素的營養奶粉。

2.5 老年人

(1) 營養需要與膳食特點

老年人是指65歲以上的人群,由於年齡增加老年人器官功能出現不同程度的衰退,如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心腦功能衰退、視覺和聽覺及味覺等感官反應遲鈍、肌肉萎縮、瘦體組

織量減少等。這些變化可明顯影響老年人攝入、消化、吸收食物的能力,使老年人出現營養不良、貧血、骨質疏鬆、體重異常和肌肉衰減等問題,也極大地增加了慢性疾病發生的風險。

考慮到不少老年人牙齒缺損,消化液分泌和胃腸蠕動減弱,容易出現食慾下降和早飽現象,造成食物攝入量不足和營養缺乏,老年人膳食應食物多樣化,保證食物攝入量充足而且平衡。為保證老年人獲得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和膳食營養,建議每天補充奶及奶製品。奶及奶製品是膳食中蛋白質、鈣、維生素A、維生素D和維生素B2的重要供給來源之一,奶中的蛋白質屬於優質蛋白質,必需氨基酸比例符合人體需要,研究表明牛奶中的乳清蛋白對促進肌肉合成、預防肌肉衰減很有益處[4]。鈣攝入不足與骨質疏鬆的發生和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我國成年人每日膳食鈣的參考攝入量為800mg,而老年人每日則需1000mg[1]。但長期以來我國老年人膳食鈣的攝入量不到推薦量的一半,奶類不僅鈣含量高,而且鈣與磷比例比較合適,還有維生素D、乳糖、氨基酸等促進鈣吸收的因子,吸收利用率高,是膳食優質鈣的主要來源,足量奶類攝入可延緩骨密度下降速度,預防骨質疏鬆[1]。膳食奶及奶製品的攝入對於維護老年人的健康尤其重要,許多研究表明奶類對於維持老年人正常體重、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質疏鬆等慢性病發生有重要作用[34]

(2) 奶及奶製品的選擇指導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指出,要保證老年人每天攝入液態奶或相當量的奶製品,攝入奶類可根據自身需求和老年人的喜好自由選擇各種奶製品。建議老年人多喝低脂奶及其製品。乳糖不耐受的老年人可以考慮飲用低乳糖奶或酸奶[1]

從飲食習慣上講,液態奶、酸奶、乳酪和奶粉是比較好的選擇,老年人每天應至少攝入12種及其以上的食物,吃好三餐,早餐宜有1杯奶。患有三高、心血管疾病、肥胖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宜選擇脫脂奶或低脂奶,減少脂肪攝入。中老年奶粉是依據中老人營養需求設計的,含豐富優質蛋白質,添加維生素、礦物質、益生元、益生菌等營養成份,更適合老年人群營養需求,促進骨骼及腸道健康。營養缺乏的老年人可根據自己身體需要和膳食情況,或在營養師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營養強化奶粉,選擇時應看標籤,如強化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奶粉。酸奶經過發酵,乳糖、蛋白質和脂肪都有部分分解,更容易被消化吸收。益生菌酸奶含有豐富的益生菌,老年人多食用可以維持健康的腸道菌群,緩解排便不適。乳酪是多倍牛奶營養素濃縮,富含優質蛋白質和膳食鈣,產品經過發酵和後熟,乳酸菌降解牛奶大分子營養素成小分子營養物質,更易於被人體消化吸收。

參考文獻

1. 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6.

2. Dehghan M , Mente A , Rangarajan S , et al. Association of dairy intake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 in 21 countries from five continents (PUR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Lancet (London, England), 2018, 392(10161):2288.

3.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中國食物成分表(2018)[M]. 北京: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2018.

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巴氏殺菌乳: GB 19645-2010[S]. 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10.

5.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滅菌乳: GB 19645-2010[S]. 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10.

6.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發酵乳: GB 19302-2010[S]. 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10.

7.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乾酪: GB 5420-2010[S]. 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10.

8.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再制乾酪: GB 25192-2010[S]. 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10.

9.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乳粉: GB 19644-2010[S]. 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10.

10. 孫長顥, 等. 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第8版)[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7.

11. Dejan Micic, MD, et al. Clinical Approach to Lactose Intolerance [J]. JAMA, 2019, 10.1001/jama.2019.14740

12. 吳暉, 牛晨艷, 黃巍峰, 等. 乳糖不耐受症的現狀及解決方法 [J]. 現代食品科技, 2006(01):158-161.

13. 陳健, 賽曉勇. 乳糖不耐受的研究進展 [J]. 中華流行病學雜誌, 2016, 37(2):299-302.

14. Brown-Esters O, Namara PM, Savaiano D. Dietary and biological factors influencing lactose intolerance [J]. International Dairy Journal, 2012, 22(2):98-103.

15.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Lactose intolerance and health (AHRQ Publication No 10-E004) [Z]. 2010. https://www.ahrq.gov/downloads/pub/evidence/pdf/lactoseint/lactint.pdf

16. Mashid Dehghan, etc. Association of dairy intake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 in 21 countries from five continents (PURE):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The lancet.2018:9.

17. Leila A , Parvin M , Ahmad E , et al. Dairy consumption is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prevalence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Tehranian adults [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5, 82(3):523-530.

18. Mirmiran P , Esmaillzadeh A , Azizi F . Dairy consumption and body mass index: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2004, 29(1):115-121.

19. Zemel M B , Thompson W , Milstead A , et al. Calcium and Dairy Acceleration of Weight and Fat Loss during Energy Restriction in Obese Adults [J]. Obesity Research, 2004, 12(4):582-590.

20. 廖文君, 趙琳, 安麗花. 膳食鈣對青少年骨密度的影響[J]. 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誌(電子版), 2007, 3(2):102-103.

21. Caroli A , Poli A , Ricotta D , et al. Invited review: Dairy intake and bone health: A viewpoint from the state of the art[J].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2011, 94(11):0-5262.

22.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 2015–2020. Eighth edition.

23. Layman, DK, L?nnerdal B & Fernstrom, JD. Applications for α-lactalbumin in human nutrition [J]. Nutrition Reviews,2018, 76(6): 444–460. doi:10.1093/nutrit/nuy004.

24. 陳偉,陳雲,劉宇,等.超高壓乳鐵蛋白增強免疫力功能研究[J]. 食品研究與開發, 2016,37(24):163.

25. 龐廣昌, 胡志和, 陳慶森. 乳鐵蛋白的抗病毒活性[J]. 食品科學, 2006, 27(1): 253-256.

26. Brock J H.The physiology of lactoferrin[J]. Biochem Cell Biol,2002,80(1):1-6

27. Lang J, Yang N, Deng J, Liu K, Yang P, et al. Inhibition of SARS Pseudovirus Cell Entry by Lactoferrin Binding to 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s. PLoS ONE,2011, 6(8): e23710. doi:10.1371/journal.pone.0023710 28. 楊月欣. 倡導牛奶消費 勢在必行[J]. 中國乳業, 2017,(3):2-5.

29. Sanders ME1, Merenstein DJ, et al. 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 in intestinal health and disease: from biology to the clinic [J].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9, 16(10): 605-616.

30. Holscher H D , Czerkies L A , Cekola P , et al. Bifidobacterium lactis Bb12 Enhances Intestinal Antibody Response in Formula-Fed Infant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Trial[J]. Jpen Journal of Parenteral & Enteral Nutrition, 2012, 36(1 Suppl):106S.

31. Storhaug CL, Fosse SK, Fadnes LT. Country, regional, and global estimates for lactose malabsorption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2017, S2468125317301541.

32. Joanna, K, Hodges, et al. Lactose Intolerance and Bone Health: The Challenge of Ensuring Adequate Calcium Intake [J]. Nutrients, 2019, 11, 718; doi:10.3390/nu11040718.

33. 秦銳.中國兒童鈣營養專家共識(2019年版) [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9,30(03):262-269.

34. 柳楨,龐邵傑等,2010-2012年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居民奶製品攝入狀況分析[J].衛生研究,2016,45(5):708-713.

35. National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Australian Dietary Guidelines. Canberra (AUST): NHMRC; 2013.

36. Connie M, Weaver. How sound is the science behind the dietary recommendations for dairy·[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2014,99(5 Suppl):1217S-22S.(來源: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食品與營養健康產業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