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聲韻分析看《送別》——詩的藝術魅力(文/翟佳諾)

從聲韻分析看《送別》——詩的藝術魅力

作者 德州趙虎鎮平福蘆小學 翟佳諾

李叔同簡介:

李叔同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與佛教文化相結合的優秀代表,「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

《送別》創作背景:

十九世紀美國音樂家J·P·奧德威作有一首歌曲《夢見家和母親》,這首歌流傳到日本後,日本音樂家犬童球溪以原歌的曲調,填上日文的新詞,作成《旅愁》這首日文歌。1904年《旅愁》發表後,在日本被廣泛流傳。李叔同留學日本期間接觸到了《旅愁》,受其影響產生了創作靈感,將原曲重新配上中文歌詞,作成了在中國傳頌至今的《送別》一歌。

送別

演唱:朴樹

詞:李叔同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情千縷 酒一杯 聲聲離笛催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朴樹對這首歌尤其喜愛,曾經當眾說過「如果《送別》的歌詞是我寫的,我當場死那兒都可以」

2018跨年演唱會時又唱了這首歌,正巧我也聽到,細細的品味歌詞和旋律,逐漸地沉浸在這首歌里不可自拔。一直在思考這首歌到底有哪些魅力,能讓一個歌手這麼執著投入的演唱呢?

要知道中國的古代文人都是用聲音作詩的,在詩裡面聲音的長短高低都是有意義的,這首歌的歌詞創作同樣也是如此。現在我們從詩的聲韻角度來看一下李叔同在這首歌詞里都講了些什麼。

《送別》聲韻分析:

一、這首歌詞的創作是平低仄高,即平聲低仄聲高。我們來看一下歌詞的平仄聲音所形成的旋律曲線:

注意:拂、笛、夕、濁、一、別,這幾個字在今天普通話中讀起來是平聲字,但是古時候是入聲,歸屬到仄聲裡面。

從平仄聲音所形成的旋律曲線來看,歌詞沒有較大的音高起伏,整體風格比較流暢沉穩和簡樸。在「知交半零落」這一句中,「落」字在聲音上有種向下拽的感覺,將旋律曲線拉到最低點,透露出與好友離別之後,自己將難逢同道知己,內心的一種孤獨、苦悶、憂愁之情。每一句歌詞的旋律曲線都是上句高下句低,且最後的韻字拖長,讓聲音回歸到綿長和低沉之中,似訴友人之間感情的深厚和即將離別時的那種依依不捨之情。

二、用韻分析

1.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邊」和「天」都是《平水韻》中的先韻,an這個韻母的發音各位可以試一下,持續用力把聲音保持住然後推送出去傳到很遠的地方,聲音比較響亮且有穿透力。這個發音特點讓這個韻部有一種致遠、深遠的感覺。韻部聲音在結合歌詞描寫的景物,長亭、古道、芳草、天空,這些都有一種很大的場面向外延展的樣子。友人即將去遠方,路程看來是非常遙遠。

2.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殘」是寒韻,「山」是刪韻,這兩個韻部都有一種寂冷、哀婉的特點。殘笛、夕陽、柳枝、青山,這些景物的選擇也都透露著一股「冷」的氛圍。「柳」在中國的古詩詞中有送別的意象,古人在送別的時候都要折一支柳條送給即將遠行的人,寓含惜別懷遠之意。夕陽落後的青山,溫度驟降,潮濕陰冷且讓人極度沒有安全感。最後這個韻字「山」從形象和聲音上相結合,不但「冷」,還給人一種心情壓抑沉重的感覺。

3.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此處「涯」由大開口音(開口音:口形是張著的音。)的麻韻(韻母a)接下來突然轉到入聲韻「角」和「落」,一個放開、開朗的聲音突然之間哽咽住,形成一種強烈的聲音對比。入聲的聲音比較短促,彷彿是人在抽泣時說話哽咽的樣子,有痛苦壓抑的特點。這句的情緒從開朗到壓抑進行了變化。朋友,在外面要多多保重自己啊!隨之聲音一轉,你走了以後,我和你可能相隔萬里,再見面就很難了。最後一個「落」字入聲短讀,注意體會一種嘆息、孤獨和苦悶的感覺。

4.一壺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歡」和「寒」是寒韻,聲音上又回到了一種寂冷、哀婉的氣氛中。酒喝起來應該是又熱又暖的,但是今晚上喝下去的酒,並沒有感覺到「熱」,而是「寒」透了全身……這種即將離別時內心的痛苦和憂愁全被李叔同藏在了這些韻字的聲音裡面,請你靜下心來細細的品味。

5.情千縷 酒一杯 聲聲離笛催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杯」、「催」、「徊」的古音和我們今音不同,古音都是發「ai」這個韻母,所以這幾個字都是歸屬於《平水韻》中灰韻這個韻部。

ai這個韻母是開口音,開口的聲音往往透露出一種開闊、積極、樂觀的感覺。通過對這個韻部聲音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這裡的「酒」和之前的「酒」完全不是一個味道,這裡的「笛聲」和之前的「笛聲」也完全不是一個感覺,因為此處的用韻發生了變化,表達的感情也隨之轉變。最後還是以積極向上的心態祝福朋友一路平安吧。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這句「還」的聲音還是有種遠的感覺,「徊」的聲音有開闊之意,代表著自己伸開雙臂敞開胸懷隨時來包容和接納。此句聲音上理解大概是這樣的,朋友不管你從多遠的地方回來,回來的時候,記得都到我這裡來看看,我的心房永遠都對你敞開著,我們的友誼天長地久。

和《送別》有關的小故事:

選取一個流傳比較廣泛的版本。李叔同有一位摯友許幻園,滬上著名的詩人小說家,曾是上海的富庶大戶。清政府倒台後,全國上下政治運動風起雲湧,許家受到時局牽連破產。一年冬天,大雪紛飛,上海一片凄涼,許幻園決定離開上海北上,兩個人最後一次見面是在李叔同的家門口,許幻園留下一句話:「叔同兄,我家破產了,咱們後會有期。」說完便揮淚而別。李叔同百感交集又自知無法挽留,只能看著昔日好友遠去的背影,在雪裡站了整整一個小時。然後回到房間里,讓夫人彈琴,自己含淚寫下: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的傳世佳作。

總結:

好曲配好詞成就一首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