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年,《八佰》究竟改了什麼?(內含重度劇透)

毒奶電影特約作者 |張文雄

至今記得一年前看完《八佰》後激動的心情,所以壓根不信那些沒看過電影的人杜撰出來的陰謀論。一直堅信《八佰》是一部愛國主義作品,那些蠅營狗苟的跳梁之輩絕不會影響這部作品的偉大。

二刷《八佰》前已經聽到一些流言蜚語,其實也有點擔心。好在看過8000多部電影,對影像的記憶還是有一些的。尚能記起一年前的《八佰》和公映版的《八佰》的部分區別。(因為時隔久遠,文中如有疏漏和錯誤,還請諒解)

從殘存的記憶來看,公映版和一年前那一版的確有些不同,但具體的調整絕沒有陰謀論所說的那麼大。

沒被剪掉的主角們

公映版的《八佰》和一年前的《八佰》的確有所不同,剪掉了一些鏡頭,但並沒有遭遇大規模刪減,大多數是技術性調整。很多人關注的主要演員的戲有沒有剪,這裡可以很負責的說,很少!

首先是公映許可證,去年的龍標是2019 88號,上映版本改成2019 800號。雖然在電影院里極少見這麼大數字的龍標,但按照2018年國產故事片1082部的數量,無論是88號還是800號都是合規的。當然,這種定製版的龍標只有國家電影局才能給出,而國家電影局能給《八佰》這個面子,從另一方面說明,至少在電影局這個層面不僅沒有卡《八佰》,甚至給了《八佰》一些優待。

開篇介紹背景的字幕是後改的,之前的版本用的是歷史畫面加字幕的形式,包括了布魯塞爾和談的信息。或許是為了控制時長,將片頭改成了黑底字幕。但上海老奶奶的獨白完全保留了下來。

王千源的戲很多,公映版對這個人物完全沒有損傷,但並不是一刀未剪。例如王千源被88師的精英們罵過好幾次兵油子、兵痞子,公映版只剩姜武最後時刻告別時喊了聲「兵油子」。同樣的現象應該也出現在姜武、張譯、歐豪身上,角色本身沒有被剪台詞,只是一些其他人的細微反應鏡頭被剪掉節省時長。整體對人物形象完全沒有損害。至於張譯和姜武角色的結局,其實原版也沒交代,想來是故意留白。

而作為「第二梯隊主角」的李晨有一場戲被剪的略生。在將士們綁上手榴彈往樓下跳,自殺式阻止日軍舉著防爆盾牌工兵炸倉庫時。李晨也綁上了手榴彈,原版是他走到窗口,被戰友攔了下來,公映版這場戲被剪了。

《八佰》里有個很有意思的角色,是一位方姓記者,他給日軍賣過情報,也進了四行倉庫給八佰壯士留下了珍貴的影像資料。如果沒記錯,他在倉庫外不止兩場戲,倉庫內也沒有這麼多的戲份。

嚴格的說,倉庫內的戰爭戲幾乎沒減,甚至加了些細節。但為了控制時長,《八佰》還是剪了一些戲,而這些戲集中在倉庫對岸的租界里。

被剪掉的阮經天

原片租界里有一個中國台灣籍平民,阮經天飾演,說中國話,後來看到日軍屠殺,在河邊用日文大罵日軍,被群眾發現,以為是日本間諜,被憤怒的群眾弔死。上映版本刪除了這個人物。從人性角度上來講,阮經天這個角色被剪掉有點可惜,包括阮經天也是《八佰》拍攝時第一個被曝出演的演員。

這種人性在《鬥牛》中已經做過很深的討論,也是第六代導演的藝術共性,《八佰》里王千源、姜武、張譯組成的「廢柴天團」也是基於這種共性。阮經天的角色雖然在人性上更極端更偏向《太平輪》里的人物悲劇,但剪掉對電影整體沒有影響,而且省去了很多麻煩。

租界里的流氓刀子,是一個很有個性的角色人物,原版里有一場他在賭場耍刀耍帥的戲,上映版剪掉。那種為少年義氣赴死的慷慨弱了一點。而刀子就義前,青幫弟子排隊簽名赴死的戲剪了兩個鋪墊鏡頭,多了青幫大佬的一個反應鏡頭,民意洶湧變成了大佬點頭。

同樣可惜的是日軍偷襲倉庫時,租界的民眾不僅敲鑼打鼓,還寫著大字提醒守軍,原版有民眾找紙板寫大字的戲,公映版也沒了,只剩這場戲結束時一掃而過的大字。

租界里的京劇團,也剪了一兩個反應鏡頭,別人向對岸敬禮,他們抱拳很有特點。姚晨的何香凝,大概少了一場戲一句台詞。英軍和租界巡警少了幾個特寫,都是大全景帶過交代環境。

最可惜的是片尾,現在只留了三個八佰壯士的資料,其餘全是劇組字幕,原版關於八佰壯士的資料多很多,照片加生平,非常有衝擊力。

同樣出於非技術調整的是兩面大旗,納粹旗故意不拍全露標誌,雖然那的確是當時德國國旗。而國民政府的國旗在倉庫內展示時有放下的特寫,第二天倉庫外升旗旗幟也有特寫。上映版把國民政府旗特寫改成了士兵的反應鏡頭。

組織敢死隊護旗的戲一點都沒刪,甚至加了些方記者拍攝紀錄片的鏡頭。後續的戲裡原版里也沒有關於旗幟的特寫,公映版自然也沒有。從藝術角度來講並無不妥,沒有特寫甚至是神來之筆,畢竟IMAX的視聽語言和35mm有一些細微的區別,比如說更多的大全景。

《八佰》最大的變化

但最大最大的改變是,《八佰》從黑白變成了彩色!

黑白的好處是藝術性很強,如《鬼子來了》最後的彩色一般,《八佰》也是在最後給四行倉庫全景時才變成全彩。這種色彩對比極為震撼,在技術上對攝影師要求更高。但三四線城市的觀眾能否接受這種藝術性,是個商業上不可承受的嘗試。

改成彩色也是用好處的,公映版《八佰》里所有的戰爭場面都加了層青色,和殺戮時的血紅形成了對比。第一場戲,歐豪所在湖北保安團被日軍沖潰,被日軍砍殺時,血濺出來的紅色非常的刺眼,雖然是景別大遠景,但景深處的人物觀影心理上是特寫。

這大概是管虎用IMAX攝影機拍攝《八佰》的一次技術嘗試,利用IMAX畫幅特點,大量運用全景、大全景,通過長鏡頭內的人物運動及部分色彩對比,達到觀影時特寫的心理。

彩色的另外一個好處是把黑白時偏明星主義改變的更加群像。黑白畫面配上臉上黑乎乎的血跡和機油,一些人物並沒有特彆強烈的印象。加上篇幅有限,這些人物很難展開。但他們的每一句台詞都是帶背景的。

彩色版讓這些人物能看清臉上的表情,配上台詞,瞬時加深了觀眾對這些在其他電影里「色塊人物」的認知。雖然這些「色塊人物」或者「龍套角色」里不乏俞灝明、魏晨這樣的演員。

當聲音成為完全版

另一個改變是聲音做得更加精緻,去年版在聲音上其實沒完全做完,這是去年片方特別提醒過的。雖然去年版的聲音從觀影角度來聽不會引起任何不適,但完全版的聲音必須是驚艷!

首先是對白完全方言化,原版只有歐豪、姜武、王千源幾個主要人物在說方言。其他守軍包括謝晉元和黃曉明的特派員都在說普通話。這一版都是天南地北的方言,包括租界里的人,都在說各式方言,人物極為鮮活。尤其是謝晉元的角色,那一口廣普,簡直了。當然,如果細看,一些演員的嘴型還是普通話,好在全景多,不太會注意嘴型。

唯一可惜的是黃曉明,片場里說的普通話台詞,公映版改成了山東話。近景時的嘴型明顯對不上,不如讓教主直接說山東話。

最最驚艷的是《八佰》里的聲音特寫。因為用的IMAX攝影機拍攝,《八佰》里全景極多,一些該有反應鏡頭的地方並沒有特寫畫面。但《八佰》里用了大量的聲音特寫,從歐豪他叔被日軍凌遲時的喊話就在用聲音特寫,雖然是全景,物理距離至少十幾米。但用了聲音特寫,反打倉庫里歐豪中景的反應鏡頭,觀影時也完全接的上。同樣的例子也出現在用肉身炸日軍工兵的那場戲裡。機位在租界處,物理距離至少百米。因為用了聲音特寫,那些跳樓炸日軍的將士們反倒成為畫面的焦點。

這些應該是管虎對IMAX攝影的一種美學嘗試,在最大限度保留IMAX寬畫幅的前提下,利用景深處的運動及聲音的特寫,達到在視聽上局部特寫的表達。這些嘗試應該會為今後IMAX攝影或者更寬幅畫面電影提供一個參考依據。

《八佰》在中國守軍衝上租界的橋就戛然而止了。之後謝晉元團長率部進入英租界,被英軍繳械,進「孤軍營」隔離近四年。1941年4月,謝晉元團長在「孤軍營」被叛徒刺殺身亡。之後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入英租界,將尚存的將士送去南洋甚至新幾內亞做苦工。

88師其餘部隊在滬淞保衛戰後,又參加了南京保衛戰,幾乎全軍覆沒。陸川導演的《南京南京》中就有88師余部的身影。

88師師長孫元良的兒子叫孫鍾祥,有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叫,秦漢。在1975年,他和林青霞、張艾嘉主演了一部講述四行倉庫保衛戰的電影《八佰壯士》。

75年版的《八百壯士》雖然承襲當時政宣電影的一貫風格,但在人物刻畫上並沒有符號化,也沒有過於追求大而全。而是通過四行倉庫周圍環境來製造戲劇衝突點,謝晉元也不是絕對的主角。這在當時是一個不錯的創新。

而在《八佰》里,更是把四行倉庫保衛戰拍成了一個群像,並對IMAX攝影技術進行了新的視聽嘗試。

這,大概就是八百壯士的傳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