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建縣還早200年,它激蕩著馬洲文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靖江歷史上辦了不少書院,其中創辦最早、歷史最長、影響最大的是馬洲書院。南宋咸淳年間,即靖江建縣前約200年,馬洲書院即已誕生,那是孔子51世孫孔元虔所建,後雖經歷明代復建、清代重建,但發軔於此的靖江文脈,生生不息,崇文重教之風日盛,馬洲書香飄溢數百載。

現今的馬洲書院坐落于靖城街道辦事處大院內。拜謁馬洲書院,最為搶眼的是朱根勛老先生為書院題的詞:「有水有山,宜桑宜竹,問馬洲江南江北;無塵無俗,尚理尚文,看書院日異月新」。題詞揭示了書院歷久彌新、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也道出了靖江文人對書院的深厚感情。

站在樓前遠觀,這座硬山式的兩層仿古建築,七間一字樓,橫跨數十米。書院正門,紅漆樑柱支撐「馬洲書院」四個燙金大字,氣宇軒昂,莊嚴肅穆。屋頂呈磚紅色,四周挑起飛檐。周遭綠植參天,遒勁的樹枝也想攀到窗邊,準備做個偷學的「旁聽者」。

入內細查,書院風格雅緻,底層迴廊環繞,門格窗欞均是精雕細刻。翻看史料可知,馬洲書院曾經經歷「三廢四建」,如何將書院內在的精神和文化遺產傳承下去?無疑,教育是最好的賡續方式。百餘年前,這裡曾誕生了靖江第一所高等小學堂。那時,馬洲書院還非如今這般模樣。崇文重教的靖江人在此處建起一幢「口」字形樓房,樓房入口朝北,進樓後上層和下層皆以走廊環繞,穿堂入室。「口」字形中間區域種植梧桐樹,樹上系課鈴,每一次上下課的鈴聲都從梧桐樹上傳來,這心思極精巧雅緻。學堂初期的學生多為20歲左右,精於國學,留著長辮,每天他們便是在這裡學習新知識,以求經世致用。

時光更迭,靖江縣高等小學堂後升為靖城中學,「口」字形樓房作為靖江最早的學校教育場所,一直沿用至上世紀80年代初。之後,靖城中學翻建教學大樓、實驗大樓,「口」字形樓房因破舊不堪,於同期改建。重建工作以重塑標誌性建築為方向,從南京、揚州、蘇州等地考察了古建築風格和設計理念,打造了仿宮殿式建築,沿古名冠名為「馬洲書院」,即為現今的建築。

儘管屢建屢廢,每個時期的靖江人都想方設法將斷裂的書院歷史連接起來,延續著詩書傳家的馬洲文脈,沉澱出一城書香。建縣500多年來,靖江籍的舉人有131名,進士34名。新中國成立以來,靖江孕育出8名院士、一大批知名專家學者,走出了31名共和國將軍,如果按人均計算,靖江籍院士和將軍的數量在全國領先,追根溯源,這些均得益於書院的深遠影響。

在這座歷經風雨的書院里,文化與文明傳播的火炬從未熄滅過。2013年以來,市文明委將「道德講堂」建設列為精神文明建設重要項目,2014年全市道德講堂總堂在馬洲書院成立。如今,書院東側掛起「道德講堂」的牌匾,一期期道德講堂總堂在這裡舉辦。數百年前的琅琅書聲與新時代的文明新聲完美交融,激蕩著馬洲書院的昨天、今天和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