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掉有色眼鏡, 劇版《七月與安生》帶給我更多喟嘆和感動

暑期檔同時有幾部劇熱播,題材多樣風格各異。時間有限只能選擇一部,我選了《七月與安生》。可能很多觀眾和我一樣,被這部劇吸引是出於對同名電影的喜歡,電影里周冬雨和馬思純表現非常出色,讓人意猶未盡。既然有機會可以在電視劇里重新走一遍兩個人的青春,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說實話,剛開始看劇版《七月與安生》的時候是有心理落差和小小失望的。和電影相比,電視劇首先是截然不同的畫風,故事從兩個女孩的中學時代講起,過濾掉了電影版的清冷和不安,取而代之的是陽光和溫暖,顯得有些「沒勁兒」;其次電影將角色數年的情感和生活巨變壓縮到2個小時的電影里,節奏快、起伏大,但電視劇節奏相對舒緩,少了電影快節奏的觀感。於是前兩集讓我很不適應,當時就覺得《七月與安生》淪為主打甜寵的青春劇,和其他同類作品沒什麼區別。

耐住性子往後看,發現其實自己用電影的標尺來衡量電視劇其實是不對的,相當於一直戴著有色眼鏡看這部劇。導演和編劇圍繞七月和安生為核心,做了時間、角色、空間等方面的延伸,不但完全跳齣電影,甚至在小說文本的基礎上,也做了很多改造和創新。於是,劇版《七月與安生》不再是單純的講述一對姐妹的命運沉浮和情感糾葛,而變得更多元、更複雜,一路追下來,有了比電影更多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是角色塑造更完整、更細膩。電視劇從幾個主角的中學時代講起,這個階段七月與安生從相識到親密無間,很容易和一般的校園青春劇同質化,並且還有兩個難點,蘇家明在和七月談戀愛的同時為什麼會和安生始終曖昧?七月無論從外表、性格還是發展前景,似乎看起來都要比安生強;

還有安生的種種選擇,不復讀、和阿潘遠走西安。如果沒有合理的解釋,會成為電視劇很大的邏輯BUG,直接導致後面的劇情全盤垮掉。

電視劇把這兩個難點完美化解,我覺得這應該歸功於導演崔亮的執導水準和認真的創作態度。他賦予了電視劇靈氣,很多東西文字上可以言傳,轉換為畫面只能意會,劇中很多場景和段落會讓觀眾有很深的認同和共鳴。比如七月引入許天增加蘇家明的危機感,加上田迅雷,四個人同場的戲份不算多,卻把情侶間情緒的細微變化精準呈現出來;

還有安生和蘇家明之間的關係,這是她和七月矛盾的導火索,前面的鋪墊很重要,從演員的肢體語言到眼神,導演真的抓住了每一個小細節,讓三個人的複雜關係很真實也很接地氣。於是,安生的性格決定了她的矛盾和掙扎,而這種情緒決定了她毅然決然的和並不是真正愛慕的阿潘離開,從此和七月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其次是除了情感主線的鋪陳,電視劇還有對家庭、親情、教育等影響成長的原生家庭因素投以關注,讓人物變化更加合理、人設更加豐滿,也讓觀眾在觀察七月與安生的不同成長軌跡中,多了思考和喟嘆,這是崔亮導演對劇版的創新。在同一片土地出生、喝一樣的水長大,為什麼七月與安生會有那麼大的差別?一個溫婉一個撒野、一個成績優異一個玩世不恭、一個明媚一個有點小陰暗……其實家庭也起到了關鍵性的影響,七月有健全溫馨的家庭,有關心她的父母,安生則是支離破碎的家和只知賺錢的媽媽,這造成了這對好姐妹迥異的成長軌跡。但直到去世,安生的媽媽都不知道她到底想要的是什麼,身為父母,對子女的愛和教育,要遠比自己的事業更重要啊!

教育方面,讓觀眾感到更多的是遺憾。中學的教導主任根本不去關心安生為什麼要這樣叛逆,只是很武斷的讓她檢討;高考時只差半秒鐘,安生被關在考場門外,人生軌跡在這一剎那改變;蘇家明因為搶票軟體被踢出項目組,校方看不到他的天賦和創造力。還有很多重要的節點,增加了角色的宿命感,也讓劇情充滿轉折和起伏。

第三點,到了職場部分,這部劇畫風一變,七月和安生成為工作中的對手,讓電視劇張力十足、更加帶感。編劇在這部分下了不少功夫,不但七月與安生進入同一家公司有合理的解釋和過渡,兩個人在職場中的明爭暗鬥、逐步成長也真實且接地氣,韓東帶著安生這個徒弟一系列操作非常精彩。

與此同時,校園和職場兩個不同的人生階段不時呼應,令人感慨。比如安生醉酒後夜宿七月家,醒來後和七月的父母同桌吃飯,此時兩個人嫌隙已深,回想起學生時光,安生在七月家吃住,宛如一家人的親密和愉悅,更增加對人性、人情的感嘆。

很多人說,《七月與安生》是一部治癒系電視劇。那麼它到底在治癒什麼?每個觀眾都有各自不同的「傷口」需要治癒,要擔得起「治癒系」這三個字,電視劇就要有包治百病的本事。《七月與安生》通過兩個女孩的友誼和成長,讓觀眾學會正視親情、友情、愛情、事業等人生路上最重要也最寶貴的東西,從而治癒自己,也期待接下來,劇中的七月和安生能最終治癒彼此的心。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七月的內心中有安生倔強堅強的一面,而安生也在七月的陪伴呵護下,最終達到了自我和解與成長。她們是不同的,也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