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再「崛起」, 國漫會再度催生產業泡沫嗎?

不斷受現象級單片影響的階段性爆發,對國漫電影行業而言,或許並不是一種良性的發展模式。

文/楊小沒

編輯/龐宏波

中國動畫行業發展到現在,已經經歷了三輪的促進因素。

除了早期的政策扶植以及半路互聯網視頻網站的崛起,比較近的一次是《大聖歸來》所帶來的資本入駐熱潮。

2015年至今,因為這部影片引發的投資潮確實解救了行業的生存問題,但這些熱錢的進入並沒有帶給行業良好的發展狀態,《大聖歸來》帶來的紅利很快消失殆盡。

在這個檔口,《哪吒之魔童降世》口碑經歷爆炸性生長,光線再次依靠動畫電影進入市場頭部,更證明了優質國漫在市場上依舊具備相當的競爭力。如果按照資本的慣性動作,之後很可能會看到的是動漫產業的再次爆發。

那麼問題來了,這種「爆發」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具備生命力?在動畫產業的特殊性面前,又有多大可能面臨再一次的泡沫呢?

1,產業泡沫

2016年,是中國漫畫事業極度輝煌的一年。

背靠資本市場彈藥庫的上市公司、擁有豐厚現金流的遊戲公司開始在動漫領域接連發力,投資案例此起彼伏。據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動漫領域投資數量高達133項,成為歷史之最,投資金融也高達近52億元。

資本的湧入皆因一部《大聖歸來》。在這部國漫電影出現之前,國產動畫電影市場由「喜洋洋」、「熊出沒」等電視動畫IP強撐,票房天花板不過3億,大量無IP護身的國漫電影只能在幾千萬的票房陰影里不斷打轉,《大聖歸來》在票房上的大獲全勝,基本實現了國漫電影的破冰。

製作了三部成人動畫片《魁拔》的武寒青曾表示《大聖歸來》熱賣,讓很多投資公司看好這個市場,紛紛找上門來尋求合作,現在投資方受到這部片子的鼓舞,更有信心投資國產動畫片,《魁拔》第四部將來也更有市場信心。

但信心的背後卻是不健康的市場發展模式,2017年資本投入的熱潮在延續,卻也到了強弩之末。「我說的更絕對,95%的動漫公司都不盈利。」17年時,彩條屋影業總裁易巧這樣對記者說。熱錢的大量湧入,最終導致的是行業激烈的兩級分化,「動漫公司的現狀是成功的公司利潤非常好,比如《大魚海棠》《大聖歸來》《熊出沒》系列,不成功的甚至面臨破產,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2019年重整國漫旗鼓的作品《哪吒之魔童降世》正是來自於光線彩條屋,近年來稍有姓名的國漫電影如《大聖歸來》、《大護法》、《大魚海棠》等基本都與彩條屋有關,資本已經開始發生傾斜的情況下,再做盲目的投資無疑會加劇泡沫的風險。

即便這樣,光線仍然面對來自動畫領域布局的強壓。根據光線傳媒發布的 2018 年財報顯示,光線投資的20餘家動漫產業鏈上下游公司多半處於虧損狀態,多部動漫影片進度3年來一直處於製作中,賬面的虧損可能一直要延續到作品逐漸上映,但到那時國漫的命運如何還未可知。

而對於大量新生的小體量外包公司來說,2018年之後,動漫產業行情急轉直下,資本退潮後,接不到外包單,等待自己的結果就只有倒閉。這種情況拿到《哪吒》上線之後,也會走向相同的結果,正如易巧所言,市場將會歸於理性和多元化,不一定每家公司都要做電影。

2,收益泡沫

動畫應該怎樣賺錢?

幾乎所有原創人都在問這個問題,在高收益誘惑下,雖然國漫電影只是中國動畫行業產業鏈里的一個小矩陣,但在如今看來,國漫電影已經承擔起行業的重任。

對於早期的動畫電影來說,二維動畫製作佔據主要市場,但由於中國二維動畫基地薄弱、人才培養周期長,為了迅速完成產業鏈的完善,國內很早就將行業重心轉移到無需過多時間積澱的三維動畫領域。

但問題隨之而來。三維動畫電影是出了名的高投入、高製作、高門檻,美國發行的三維動畫電影普遍需要1-2億美元的製作成本,國內三維動畫如《大聖歸來》、《白蛇:緣起》還遠未達到這個體量。大部分國漫電影將製作成本控制在6000萬到8000萬,可想而知在國漫電影的單片製作成本必然還會隨著市場的要求水漲船高。

創作繁瑣耗時、投入大並不是動畫電影遭遇的全部壓力,高成本所面對的高風險才是可能引發泡沫的源泉。追光動畫曾在《大聖歸來》後乘勝出品了《小門神》和《阿唐奇遇》兩部動畫長片,同樣主打高質量國漫,但最終回收的票房都不如預期。《小門神》成本在6700萬,票房止步7868萬元,《阿唐奇遇》更是慘淡,成本8500萬之下票房成績3039萬。

據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共上映67部票房過百萬的院線動畫電影,同比去年增加6%,但總票房卻較2017年下滑約13.37%,約為43.23億元。其中34部國產動畫總票房只有16.23億。

國漫電影票房縮水嚴重,導致成本與收益的嚴重不對等,顯然一部《大聖歸來》的成功顯然沒有輻射到所有國漫電影。

2017年至2018年的國漫電影市場整體表現為頭部缺失,觀眾興趣較低,在宣發上國漫電影也難求救命稻草,即便是最捨得花錢的光線,也逐漸因為套路過度不被觀眾買賬。現在看來如果不是遇到檔期空窗,國漫電影票房反彈幾乎無望。

《哪吒之魔童降世》雖然現下口碑爆發,業內對其票房成績抱有極大的信心,但同樣也是受益於暑期檔頭部電影競爭力小,且超前點映積累了輿論的大量爆發,實際上單從這一部片子,很難對國漫電影整體的票房吸引力下定論。從現在來看,這份紅利仍然值得懷疑。

3,內容泡沫

什麼國漫內容能救市?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爆發,再一次讓題材成為了國漫電影最重要的核心。大部分人將該電影的成功歸因於傳統神話改編題材的討喜,隨著《大聖歸來》、《白蛇:緣起》以及彩條屋正在布局的「封神三部曲」,傳統文化題材已經呈爆發之勢。

2018年1-12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備案公示的動畫電影共131部,取材傳統民間故事的作品超過了1/3,而山海經題材的項目有16個。

內容在傳統IP上的偏好確實能在短期內為達到爆款取得捷徑,僅從製作方面,由於國內動畫產業鏈的不完善,深耕國內市場是唯一選擇,傳統題材則在內容上提供便利。但題材的局限很難支撐整個產業的成長,同時還有可能為低質量內容提供培養皿。

另一方面,當前的國漫內容仍然以低幼向內容為主流,從立項作品來看連續3年「非低幼向」只有十餘部,比重過低。而「低幼向「動畫電影雖牢牢佔據主流地位,但卻表現出內容質量低下的特徵,2018年只有《熊出沒·變形記》勉強獲得超過5億票房。

低幼內容濫竽充數,成人向動畫數量不足,導致國漫一直沒有能力開拓穩定的受眾市場;前者雖能通過低幼帶動家庭式觀影,但低質量內容難以提供良好的觀影體驗,後者雖能討好青年消費群體,但也導致了動畫內容穩定受眾的缺失,側面增加了電影的票房風險。

事實上,真正的「合家歡」動畫缺乏,國漫就無法覆蓋更廣闊的年齡人群、提高作品質量。

資本爆發總是伴隨著單片的崛起,但單片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整個行業,改變行業內容的持續性缺失,確實值得思考。資本退潮之後,撐起國漫電影市場的還是故事本身,而在這方面《大聖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實際上給大部分國漫公司帶來的是更大的壓力。

國漫市場已經經歷了一次泡沫,2019年連續兩部國漫的口碑轉變似乎又讓這個賽道表現出抬頭之勢,但行業的嚴峻勢態還沒有過去,那些被「哪吒」所吸引的資本熱潮可能還需要更加的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