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中的徽柔公主夜叩宮門的結局與歷史原型基本一致!

期待已久的《清平樂》開播了,因為非常火熱,李夫子也看了幾集那裡邊大量的情節確實來自於正史,劇中非常注重細節考據,反映出了很多宋代的官制、禮儀、風俗、服飾等內容。例如反映七夕上元節的熱鬧場景;宋人流行的遊戲;皇后、妃子們的服飾、髮飾;契丹的飲食;宋代的稱謂等等,也奠定了《清平樂》歷史正劇的趣向定位。所以今天李夫子就緊扣這部劇,將宋朝的點點滴滴展現給大家,以解宋迷們的相思之苦。

劇中王凱所飾演的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趙禎,全劇講述了他的圍城、他的人生。趙禎得知將自己養大的當朝太后劉娥並非親生母親,而自己的生母乃是太后當年的婢女李蘭惠,深感愧疚。為了報答李家,趙禎將自己最心愛的女兒徽柔嫁給了李家的子孫李瑋。這就埋下了皇家宮廷的一個悲劇。 這是劇中所描繪的內容。

歷史上宋仁宗的生母據考證的確不是當朝太后劉娥。古典名著《三俠五義》里有一個傳奇的文學故事家喻戶曉,這便是眾所周知的「狸貓換太子」。這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宋仁宗。話說當年李宸妃生下嬰兒,被陰險狡詐的曾經的好姐妹劉妃,與內監郭槐用一隻撥了皮的狸貓換走了剛出生的嬰兒。事發後,宋真宗以為李妃生下妖怪,便將李妃打入冷宮,而劉妃則因生下皇子成為皇后,不過被換走的嬰兒卻並沒有死,而是被不忍殺死他的宮女寇珠輾轉送到了八賢王處,在王府長大。劉皇后下令拷問寇珠,寇珠不屈,觸柱而亡。劉皇后又命令郭槐火燒冷宮,李妃被內監救出流落民間,活脫脫向我們展示了什麼叫做防火、防盜、防閨蜜。後來劉妃的兒子去世,宋真宗沒有後代,便從八賢王那裡將其實是自己親生骨肉的孩子召進宮中,並封為了義子。後來孩子在機緣巧合下當了皇帝,他就是後來以仁慈著稱的宋仁宗。後包拯將案件查明,並將當年的奸臣郭槐和劉妃嚴懲。還迎接李妃回到皇宮。

這個故事真是一波三折,不過這只是一個戲劇化的故事而已,並非是歷史史實。可是要告訴大家,但這也並非完全的是天馬行空。歷史上的宋仁宗趙禎也確實經歷過類似的事情。在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010年,宋仁宗生在宮中,最初他的名字叫趙受益。當時宋真宗他老爹已經40多歲了,前5個兒子全部早夭,趙受益的出生,讓宋真宗大喜過望。不過很快,宋真宗就遇到麻煩事了,那就是趙受益是鋪床疊被的李妃所生,她本是宮女,受真宗一時寵幸才勉強成了妃嬪,品級很低。如果按照一般的劇情發展,趙受益是真宗唯一的兒子,繼承大統,母憑子貴,登基稱帝之後,生母李妃肯定能當上太后。

但這一切都被宋真宗殘忍的插手破壞,因為宋真宗非常寵愛劉妃劉娥,特別希望劉妃能當上皇后,日後成為太后,便默許了劉娥的渡子行為。在趙受益出生後不久,便將他強制接到自己宮中撫養,以母親的身份來照顧和教育趙受益,還改了名叫趙禎。親生骨肉被人抱走,李妃當時一定是肝腸寸斷的,但皇上默許一個弱女子又能如何呢?沒過幾年,公元1022年,宋真宗去世,傷心欲絕的李妃被強令為真宗守陵,終日於青燈古佛為伴。仁宗繼位,年紀尚小,當時只有13歲登了帝位,他一直以為劉皇后就是自己的親生母親,而這位母親卻始終沒讓兒子直接親政,親掌朝政大權於一身。而對於仁宗的身世,因為懼太后而無人敢言,仁宗始終不知道生母是誰。

11年後,公元1033年,劉太后終於病死了,燕王趙元儼才把事情真相告訴了仁宗。歷史記載,趙元儼說出真相時,仁宗聞此言無異于晴天霹靂,心情激蕩。他馬上追問生母何處,自己長這麼大了,未盡一絲孝心,頓感無比愧疚。但得知趙禎的生母李妃染上重病,在前一年才剛剛撒手人寰後,他是悲痛萬分,身心遭受了巨大摧殘,以至於數日不理朝政,下詔書自責未盡生養死葬之孝心,並追封生母為皇太后,謚號為「庄懿」。親自主持遷葬母親的儀式,因為身世被隱瞞,他都不曾見過生母一眼,死的時間也很蹊蹺,竟是在劉太后前不久,當時宋仁宗就一直懷疑,恐怕是被人害死的,是為了掩蓋他的身世。所以當時還曾經開棺證明,結論是李妃並不是死於非命,否則的話李夫子想仁宗一定會崩潰,會做出出乎意料的舉動來,大宋的未來或許會被改寫。

所以將這段真實的歷史跟《清平樂》的第一集一對比。劇中仁宗得知生母並非劉太后,而是在永定陵為父皇守靈的李順容後,是思母心切,不等天亮就翻身上馬,要出宮奔赴母親膝下,欲盡孝承歡,其實是不可能發生的。那麼在「狸貓換太子」當中,反面原型劉太后,那簡直是心如毒蠍了,實際上在《清平樂》中,吳越飾演的劉太后在歷史上是一個非常有才能的人,世人稱她為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呂武那就是呂太后,還有武則天。在劇中李夫子覺得他描寫的劉太后還算可以,還算是符合事實,那麼劉娥對大宋朝做出了哪些卓越的貢獻呢?

從前面我們可以看出,宋仁宗的老爹宋真宗趙恆,他的確不是一個好父親、好老公,是他一手釀成了趙禎和母骨肉分離的悲劇。而他在皇帝這個位置上也干出了很多的荒唐事,比如說歷史上著名的「天書運動」。在中國歷史上有不少的運動改革或對國家有好處,或將國家帶入了墮落的深淵,而天書運動就是大宋的敗筆。很多人可能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天書運動乍一聽跟文學著作有關,還有點玄幻的感覺,實際上壓根跟文學沒有關係,反而跟封建迷信相掛鉤。

總之這場聲勢浩大、虛耗國力的天書運動終結者正是劉娥。幸虧她雷厲風行的及時拐彎,否則大宋很快就要走到盡頭。一個女人家掌舵帝國,當時寇準和其他一些大臣當時紛紛反對劉娥專權,但都不是劉娥的對手。我們就舉一個例子,你就可以看出來,這個劉娥那真不是一般人。在宋真宗下葬之後,當年劉娥挑選了一個非常合適的時機,非常誠懇的樣子,對朝堂上的大臣們說,真宗剛去世,國家還不定,皇上需要各位大臣的幫助,才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各位大臣們可以將自己的親朋好友寫一個名單,我和皇上看了這些名單之後,一定會重用,讓大家共享皇恩浩蕩。宋朝的大臣們聽了劉娥的說法非常的高興,每一位大臣都迫不及待的將自己親朋好友的名字全部彙報給了劉娥。其實他們哪裡知道?這都是劉娥的計謀。

劉娥為了防止大臣們和自己的親朋好友結黨營私,為了清楚的知道大臣們的親朋好友是哪些,就用這個辦法。劉娥拿到名單之後一一的去核對,朝堂上的大臣,凡是在名單上的大臣們都被劉娥想方設法清除了,只有不在名單上的人才能有升遷的機會,從而避免了朝臣們結黨營私、禍亂朝政的可能。劉娥的政治能力和才略確實過人。她在歷史上雖然沒有稱帝,但是她臨朝稱制期間對宋朝發展所作的貢獻十分的大。結束了天書之亂不說,還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種紙質貨幣「交子」,為宋朝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劉娥這些舉措對之後的仁宗盛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要說《清平樂》的話,這個人物是不能跳過的。

我們再回到劇中,整部劇也描述了朝堂之上慶曆新政大臣和老派權臣之間針鋒相對,鬥爭風起雲湧的歷史場景。趙禎治國如秤砣,權衡各方勢力,為國事殫精竭慮。徽柔與陪伴自己長大的內侍懷吉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對志趣不合,又木訥平庸的李瑋萬般排斥,終於與婆家起了衝突,不顧一切的夜叩宮門,打破帝國最嚴苛的規矩,引發滔天非議。司馬光甚至要在大殿之上「碎首進諫」。趙楨一生悉心呵護的言路通暢、監督國君的風氣,使得他在愛女之情和維護治國理念之間掙扎的遍體鱗傷。最終公主以半瘋狂的抗爭,始終未屈服於成為李瑋真正妻子的命運,卻與懷吉永生不得相見。

可以說全劇對北宋仁宗朝的家國故事進行了近乎全景式的演繹。但是,因為其緩慢冗長的節奏風格、近乎拖沓的劇情推進,也讓不少網友覺得這部劇難道是人間的褪黑素嗎?實際上這非常符合歷史上仁宗的調性,仁宗趙禎本來他就是個慢性子,處置政務是不急不徐,一切以法律為依據,曾倡言說「法制立,然後萬事有經,而治道可必。」所以說信奉法治的仁宗在《清平樂》的開篇,應該不會存在他違反夜闖宮門的事情。

宋仁宗的「仁」是他的廟號,可以看作是對皇帝生前的極簡評價。孟子曰「仁者愛人」,能被稱作仁者,起碼都是王朝中等以上的皇帝。我們縱觀歷史上趙禎的一生也確實是仁政愛民、寬厚客氣的一生,用仁來評價他,其實是恰如其分。為人君止於仁,跟歷史上那些功在千秋的盛世明君相比,宋仁宗可能比不上他們,他性情文弱、待人寬厚,少了點帝王的威嚴跟魄力。但是北宋也在他的統治時期,經濟繁榮、百姓富足、政治清明、名臣輩出,不僅是仁宗盛世了,那更是太平盛世。

咱們以小見大,就單講幾個他的趣事好了。試問大家,你如果是宋朝老百姓,喜不喜歡這樣的官家?比如有一年,宋仁宗尋思著要把他的皇宮擴建一下,就派人去跟皇宮北面的居民商量。可是這些居民竟然拒絕了來自皇宮的拆遷協商,無論給多少錢,他們都不願意搬走,就當釘子戶。事情到這裡就僵持住了。如果按照常理的話,接下來應該是官府發布強制拆遷公告,找一幫子拆遷高手浩浩蕩蕩的跟在推土機後面開進拆遷現場,但是這一步沒有發生,這位宋朝權力最大、掌握生殺予奪不在話下的宋仁宗卻退卻了。於是北宋就有了有史以來最小的皇宮,僅僅相當於一個節度使的府邸大小。

還有一個事,當年在四川有個讀書人,他可能是想做官想瘋了,就寫了首詩獻給了成都太守。詩里有一句,「把斷劍門燒棧道,西川別是一乾坤」。太守當時嚇壞了,這不是反詩嗎?把棧道燒了,割據成都、自立乾坤,大逆不道,馬上就把讀書人五花大綁的壓進了京城。案子呈到了仁宗處,趙禎卻不以為然的說:「這是老秀才想做官,寫首詩發泄一下。怎麼能治他的罪呢?」於是這位幸運的讀書人不但沒有受到處罰,還被封為了司戶參軍,圓了做官的夢。如果這個人擱到明清早就被剝幾層皮了。

還有很多點點滴滴就不講了,這也使得後世對他的評價非常高。像王安石評價其「此寬仁恭儉,出於自然,忠恕誠愨,終始如一之效也」。王夫之更是對其推崇至極,高度肯定宋仁宗的德、才、理、功 為之真君子。連後來的康熙大帝都是他的迷弟。不過在電視劇《清平樂》當中,宋仁宗也暴露出了其不為人知的更加細膩的一面。他上敬天命、下畏人言,既有為人君的霸氣、清貴,也有為人父的溫柔、慈悲,更有不為人知的悲愴孤獨。在理智與情感之間他百般為難,不僅僅是他的母親,妻子跟愛女也都跟他一樣,被囿於看不見的高牆之中掙脫不得。

這麼說《清平樂》中的官家是一個合格的守成之君,卻並不是一個合格的兒子、丈夫,甚至是父親。劇中趙徽柔公主原型其實正是宋仁宗趙禎的長女,寶元二年被封為福康公主,嘉佑二年晉封為兗國公主。她自幼機敏聰慧,極盡孝道。仁宗曾經生病時,她不僅服侍在父親身邊,還赤足散發、向天禱告,願以身代父受罪,使仁宗愈發寵愛她,那麼在電視劇當中也完美的還原了這一場景。不過這位公主的命運真的是比較悲慘,她的命運、結局跟電視劇演的是一樣的。

仁宗當年是念及自己的親生母親李宸妃不能頤養天年,所以就把公主嫁給了其兄子李瑋。可強扭的瓜不甜,包辦婚姻害死人,李瑋樸陋與公主積不相能。歷史上也確實發生過公主夜叩宮門,向宋仁宗哭訴,希望能夠和駙馬離婚的事。宮門夜開在那個時候後果是非常嚴重的,氣的司馬光要撞死逼皇帝治罪。

歷史上趙徽柔和李瑋後來雖然離婚了,但是宋仁宗晚年又重新封李瑋為駙馬,不過此時他的駙馬之位已經是形同虛設。那麼公主真的愛上了一個太監嗎?歷史上沒有記載。在神宗三年,公主逝世,年僅33歲,那不知道是不是詛咒,宋仁宗所有的兒子,後來無一存活,無奈之下,他只得把堂兄的兒子趙曙接到宮中給皇后撫養,隨後立為繼承人,這便是後來的宋英宗。公元1063年,趙禎在臨朝受文武百官參拜時,突然手舞足蹈、口出涎水,不久便駕崩,享年54歲,在位42年,成為了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清平樂》就此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