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殼機動隊》
導演:魯伯特·山德斯
主演:斯嘉麗·約翰遜(少佐草薙素子) 皮魯·埃斯貝克(巴特)北野武(荒卷大輔)
朱麗葉·比諾什(奧萊特博士)
劇情介紹
近未來,人類的各種器官均可實現移植,一時間機器人、生化人、仿生人充斥世間,與人類真假莫辨。某座繁華都市的大廈內,漢卡公司高管正與非洲來賓洽談業務,突然宴會變成血腥大屠殺,暴走的機器人大開殺戒。隸屬公安九課的米拉·基里安少佐(斯嘉麗·約翰遜 Scarlett Johansson 飾)帶領巴特(皮魯·埃斯貝克 Pilou Asbæk 飾)等手下趕往現場,平息事態。根據對暴走藝伎機器人的調查發現,被稱作「久世」的神秘之人策划了這一系列的行動,而且他的目標全部指向了掌握著生化前沿尖端科技的漢卡公司及其研發人員。經過一番兇險的周旋,少佐逐漸逼近真相,同時也漸漸解開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驚天秘密……
關於賽博格
曾經的科幻世界,現在正一步步成為現實,未來科技世界,人類將獲得永生,只要把大腦的意識儲存,再和新的人造身體結合,就能實現完美的軀殼。
這當然不是異想天開,美國一男子因為事故失去了雙臂,如今裝上人工手臂,行動自如,加拿大失明男子,通過攝影技術把映像直接傳輸到大腦,實現了重見光,不僅如此,賽博格技術還在一系列人類精神病變上做出了貢獻。
科學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讓你的生活效率提高一萬倍,但也可以製造飛機大炮,讓人類滅絕的速度提高一萬倍,科學只是冷冰冰的技術,掌握科學的人才是關鍵所在。
95版《攻殼機動隊》對此作了深刻的探討。如果我們出生在一個母體,通過無數的線管連接你的身體,打造一個完美的虛擬世界,讓你活在這個世界,然而你對這一切茫然無知,每天遵循虛擬世界的生活方式「真實」的生活著,那人類怎麼才能認清真實和虛幻,或者怎麼擺脫虛幻進入到真實世界。雖然《黑客帝國》對此觀念做了突破性的影視化,但在思想的深度和廣度上遠遠不及《攻殼機動隊》來得深刻。
《攻殼機動隊》的創作理念
很多科幻電影的創作背景是以當時的時代背景為基礎,但後來很多科幻電影開始探討未來世界,《攻殼機動隊》也是以探討未來科技給人帶來的創新和困惑為主。
科學研究發現,我們人類的大腦有無數的神經元素,每一條簡單的神經元素會互相產生化學作用,人類的情感、理性、思維、想像力都來源於這些神經元,神經元之間的相互連接是基於電傳導。
計算機的計算方式跟人類的大腦計算方式有著很大的相似處,但不同的是人類天生具有的意識,臨時應變能力等,計算機的計算方式是固定的,但人類的大腦除了一些正常情況下的運作方式,還有一些超出人類理解範圍之外的結構方式,人類可以擁有潛意識,這是機器永遠不能擁有的權利。
《攻殼機動隊》基於上述兩個觀點進行了結合,把人腦和電子腦進行結合,這也就是很多科學家所追求的生物電子化和機器生物化的理論。但如果以後的人類都是通過這種方式來生產,那人類就成了自己的造物主,這從倫理上來講還需要進一步研討。
《攻殼機動隊》的人格
如果生化人成為一種事實存在,那是不是意味著未來的人都具有一致性統一的人格。假設一個人在一百年前生活著,他有自己的家庭、父母、孩子、朋友等社會關係,一百年後他死亡了,把他的意識保存和機器結合重生,那他進入到全新的社會系統,一切人物關係都需要重建,他真的是一百年前的那個人嗎?不同時間和空間中的人是否是同一個人,我們怎麼來判斷?通過人格、靈魂、肉體?這三點都無法來判斷。
假如當下的時間有一個人擁有孔子的全部人格特徵,那我們會認為他就是孔子嗎?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人類的人格產生需要依託在肉體上,而重要的大腦部分是分為兩個部分,左腦和右腦,如果把一個人的左腦移植到A軀體,右腦移植到B軀體,那A和B結合以後是不是原來那個人?假設結合出來這個軀體擁有人的特性,但他有靈魂嗎?而靈魂在科學上還未得到證實存在,所以這是一個哲學問題。
《攻殼機動隊》里的機械人成了一種新型犯罪的利器,電影圍繞著九課和操控機械人的主謀之間的周旋展開。在主謀的操控之下,機械人的大腦記憶是可以隨時被修改的,一旦被修改,他會不由自主的按指揮行動。
還記得被審訊的機械人嗎?他的記憶在被一層層揭開,而這一切都是虛假的記憶,看著家人的照片時,不禁讓我們毛骨悚然,如果真有一天這成了事實,那我們怎麼保證自己不會成為這樣的受害者。
好萊塢通過先進的拍攝技術把動畫版的場景進行了視覺化,最讓大家喜愛的應該是素子和反派在水中搏鬥的場景,今天看來只是為了吸引觀眾而製作的效果,但結合原版就會發現,素子的隱形不僅是為了視覺效果,罪犯在搏鬥的過程中是看不到素子的,他在和一個自己根本看不到的力量搏鬥,最終徒勞無功,真正的對手不是素子,而是被植入的虛擬世界。
《攻殼機動隊》的中國情結
不管是原版還是新版,《攻殼機動隊》的背景很多地方都是中國,還時不時會出現中文,很多影迷以為是好萊塢為了打通中國市場所為,其實不然,如果是為了中國市場,那95版根本沒在中國上映。
著名的圖靈測試大家都聽說過,把一個人和一個機器人分別關在兩個小屋子裡,由外面的人來提問,如果分辨不出小屋裡哪個是機器人,哪個是人類,那麼就說明人工智慧已經成熟了。但是後來有科學家反駁到,如果機器人的智力跟人一樣,但他只會用英文交流,而這時候需要他用中文,當然可以用翻譯功能進行翻譯,但是這代表他懂中文嗎?所以電影中的中國背景基於這個理念創作出來的。
素子在人類為他設計的範圍類無所不能,但當他離開那個環境,進入到真正的人類社會,顯得那麼格格不入。當他看到一個假人模特的時候,這也意味著人造人只是沒有靈魂的軀殼。
《攻殼機動隊》的意義
《攻殼機動隊》和《銀翼殺手》都探討了同一個問題,生與死,《攻殼機動隊》中最後素子和幕後主使者活了下來,而代表機械合體的個體一個個都死了,他們兩人代表一種新的主題誕生。
賽博朋克電影都有雙層敘事,《銀翼殺手》和《攻殼機動隊》都無一例外,表面是未來的科技世界,但內核是人類對科技的思考,以及科技給人類帶來的困境。我們作為觀眾,除了感受科技片給我們帶來的視覺震撼,還應該用社會、人倫、道德等不同的維度去觀看影片,這樣才能試著理解創作者想傳遞給我們的真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