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雪談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在這樣寒風凜冽的冬天,有什麼故事可以讓人一聽到就熱血沸騰,心潮澎湃?有什麼人可以讓人一想到就壯懷激烈,熱淚盈眶?
那些先烈故事,那些英雄老兵,就像我們頭上的定盤星,心中的壓艙石,人生的指南針,時刻激勵溫暖著我們前進,前進,向前進!!奮進,奮進,再奮進!!!
「只愛國,不怕死」
「戰鬥在夜裡打響,我緊緊攥著刺刀,聽號聲一響,就拚命往前衝鋒。雙方拼了好一陣,我們硬生生把鬼子逼回海上。」
100多歲的鐘德元老人在抗日戰爭爆發後就戎裝入伍,開啟了他的抗日生涯。他曾參加過淞滬會戰和長沙大會戰兩次大會戰,頂著槍林彈雨,挺過狂轟濫炸,在烈火硝煙中匍匐前行。
他拼過刺刀、見過毒氣、挨過彈片,先參加淞滬會戰,後又隨軍南下,在湘皖贛跟著部隊打了4年游擊戰,左腿也在戰鬥中不幸負傷。
但沒過多久他又重回戰場,作為一名優秀的通信兵,投身於艱苦卓絕的長沙大會戰,當時戰況十分激烈,危機關頭,他徒手搶修通著電流、發著燙的電線,疼得再厲害也緊咬牙跟,死不放手,實在扛不住了,就吐口唾沫,好像這樣就能減緩疼痛,他曾生擒三名日軍,左腿至今仍留著道道深深的疤痕……
「留下那顆手榴彈是和敵人同歸於盡的」
「戰士們渾身是血,連長、指導員、排長、班長全部壯烈犧牲,最後衝出來的只有6個人!」
抗戰老兵李小龍回憶連隊在反掃蕩中被日軍偷襲時感嘆,打鬼子哪有抗日神劇里那麼容易,「兩軍交火那都是要流血犧牲的」
時隔幾十年,他仍深刻地記得自己參軍後第一次與日軍的正面戰役,那時,接到部隊命令,他們要全力拿下秦南鎮。當時戰況相當慘烈,日軍派出偽軍出來跟新四軍正面交火,他們則居高臨下,龜縮在堅固安全的軍事碉堡內。
鬼子在城牆上架起機槍掃射,幾千子彈從高處傾瀉而下,我軍沒有炸藥包,沒有迫擊炮,前方的戰士就衝上去用血肉之軀阻擋敵人的子彈,他們每前進一步都伴隨著無數戰友的犧牲,李小龍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生死與共的戰友們有的手摔斷了還依然大喊著往上沖,有的被鬼子的機槍打中力竭倒下。
就這樣他們一步一步艱難前進尋找掩體,直到距離足夠才能往裡丟手雷,那時新四軍給每位士兵分發四枚手榴彈,大家都只扔三枚,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那最後一顆是留給自己和鬼子同歸於盡的——拉兩個墊背,拉三個不虧。
多年戰爭,李小龍受傷幾十次,身體留下很多傷病,前幾年,他因子彈碎片卡在肺里,發炎引起肺積水,醫生從他的背部鋸掉兩根肋骨才把子彈片取出來,現在李小龍身上還有許多子彈碎片沒有取出來,他的「腿被刺傷過,手被炸過,眼睛兩端有彈片,腰背上也有彈片」,他笑著說:「數不過來了,其他的彈片就算了,算是留念吧」!
「機槍手中彈犧牲,我忍痛接過他的槍,成為了機槍手」
「日本人都打到潮州和汕頭了,我不去不行」
曾運華17歲就毅然從軍,參加了被稱為抗日史上最慘烈的攻堅戰役——崑崙關戰役。
那場激戰打得昏天黑地,他眼看著機槍手中彈犧牲,只能強忍悲痛,接過那位戰士的槍,成為一名機槍手。
打了三天三夜,子彈都打完了,他就直接拿刀衝上去砍,好不容易把敵人打退了,大家還沒來得及激動喘息,日軍就派來上百架轟炸機狂轟濫炸,當時戰友們根本來不及疏散撤退,傷亡極其慘重,他手臂中彈,彈片至今未取出,左手的兩根手指也在此次戰鬥中被炸斷。
身體的傷痛還未痊癒,內心的憤恨卻更難平復,本應帶傷回家養病的他又碾轉找到廣西十字崖航空學校,後來他去廣西璃河橋,防守了三年邊境線,還用炮彈擊落了一架日軍飛機。
「為了勝利,向我碉堡頂開炮向我開炮」
老電影《英雄兒女》主人公王軍的原型就是抗美援朝志願軍戰士蔣慶泉。
在那場攻佔石峴洞北山的戰鬥打響前,201團5連的連長告訴同志們,若他在戰場上犧牲,指揮人員便是排長,再往後是班長、副班長。
經過戰士們多次英勇衝鋒,北山陣地終於被志願軍成功攻佔,一個加強連,165名士兵,最後只剩下了十幾名戰士,他們擁簇著擔任步話機員的蔣慶泉,為了保護他向我軍炮兵指揮部通報轟炸點。
當時蔣慶泉身下躺著的犧牲戰士都有三層高,身邊都是身負重傷,奄奄一息的戰友們, 他們失血過多又早已力竭,全憑一股意念支撐,敵人如潮水搬逼近,蔣慶泉對著步話機大聲嘶喊:別廢話,向我碉堡頂開炮,向我開炮!
蔣慶泉後來在採訪中堅毅地說道:這不是我一個人的聲音,這是在場所有戰士共同的聲音,他們圍在他身邊,用僅存的力氣摟著他的腿,抱著他的腰,用微弱的聲音跟他一起喊:「向我們開炮,開炮」,戰友們受了那麼重的傷,但沒有一個人喊疼哭叫,他們心中只有一個信念:為了勝利!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14年的浴血奮戰就是一部蕩氣迴腸的英雄史詩!
在炮兵連運送榴彈炮的劉湘,96歲高齡身體虛弱的他每逢說起他最驕傲的抗戰經歷仍挺直腰桿堅定表示:現在誰再敢來侵犯,我們還打;
參加過多次戰役的99歲抗戰老兵惠德泉,記憶已經開始退化,很多事都記不清了,但每每念起渡江戰役中他與戰友趁霧赤身抹豬油潛水過長江,急行15里與敵軍作戰的事,所有細節他都記憶猶新,什麼都能忘,祖國不能忘;
在戰鬥中身中七八槍,險死還生的潘長泰老人複員回家後,為無名烈士守墓四十年;司號員李安甫每次戰鬥一打響,就開始吹號,從早吹到晚,嘴都腫得老高,95歲牙都掉光了的他依然能吹響他最愛的軍號;從扛槍殺敵的11歲少年郎到有勇有謀的出色指揮員,張老表示「只要祖國需要,我還能上戰場」!
郁達夫說:「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一個有了英雄卻不懂得敬重和愛戴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民族。」
我們今天的和平和幸福,都是他們當年用鮮血和生命拼來的!他們用血肉之軀鑄就民族脊柱,用英烈英魂鑄就不朽豐碑!他們的名字和故事就像中華民族永不隕落的精神星空,永遠激勵指引著我們,引領著一代代迷茫懈怠的青年兒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而今鼓角爭鳴雖已遠去,硝煙炮火也已消散,但我們不能忘懷那段崢嶸歲月,不能忘卻那些革命先烈,強國征程仍在路上,復興之夢堅守在心,只有讓英雄的旗幟在心中永不落,才能懷揣著先輩們的夢想志願拼搏奮進,砥礪前行!
星燦烏雲里,等風也等你。我是星雪談
珍藏日常瑣碎的點滴感動
擁抱平凡生活的英雄夢想
新手作者,請多關照。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路,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本文為星雪談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