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竇靖童到黃多多 |被誇上熱搜的星二代,都攤上了「自私」的父母

前段時間#黃多多健身#上了熱搜,這個7歲就能安撫好弟弟妹妹的小孩子,在侵蝕了很多人的虛榮繁華中穿行而過,出落成如今自律又聰明的14歲少女。

討論區無一不讚歎於父母的教育,更有人說:「女兒肖母,多多越來越像媽媽孫莉了」。

這樣的評論,讓我想起前兩天推送《同是冠軍,郭晶晶的幸福何雯娜為什麼複製不來?》,收到過一條留言。大概是看了文章有所觸動,這位讀者向我傾訴了她成長中遭遇的困境,結婚後面對婚姻家庭遭受的苦難,最後語帶指責:幹嘛總勸別人把自己排在人生首位,卻不理解以自己為先時,我們愧對女兒、愛人、父母的心情。

類似的留言,不是第一次見。我並非不理解出於深愛,難以把自己排在第一的掙扎。但黃多多本身,或許足以讓我們看到,堅持活出自己的世界,也是一種愛意的表達——它不是狹隘的利己主義,而是偕同你愛的人尋求幸福的第一站。

仔細觀察黃多多與孫莉,會發現網友口中的「女兒肖母」不僅是長相,女兒身上讓我們讚歎的品質,在媽媽身上都有跡可循。

話劇《暗戀桃花源》孫莉演了整整14年,無論結婚還是生子,都沒讓她放棄話劇舞台。演雲之凡14年,不是簡單的重複,她把每天生活的感受,注入到對人物的詮釋中,才讓雲之凡在她身上愈發鮮活。

而從小就守望在台側的黃多多,6歲就決定要像媽媽一樣「做演員」。她的認真勁兒也和孫莉如出一轍,2年後小多多已經開始為自己爭取角色。

4年的學習磨練,讓小女孩12歲時如願拿到第一個女主角——與何炅搭檔,在賴聲川新作《水中之書》里飾演10歲的小水。苦苦求來的機會,多多沒有絲毫浪費,第一次參與排練就能將台詞全部脫稿背出,連何炅都讚歎「忘記她是個孩子」。

跟隨媽媽泡在劇場的這幾年,黃多多得到鍛煉的不僅是演技,她超於同齡人的膽氣、認真、負責、學習能力,接人待物時落落大方的氣質,無一不與此有關。

媽媽看美術展、關注時尚,女兒就去走巴黎時裝秀,從小懂得欣賞美好;媽媽日常堅持學習舞蹈,女兒就自律健身……黃多多這些「別人家孩子」的品質,皆與孫莉一脈相承。

相比大多數媽媽,孫莉已算很有時間教導孩子的一位了。她卻沒選擇時時刻刻的陪伴,也不是壓縮掉自己的興趣事業去完成和黃多多的捆綁——若真的這麼做,反而會糟。全身心付出,總不免將大把期待與要求加諸在對方身上,最後承受期待的人壓力大到崩潰,付出的人委屈,只會心生嫌隙。

坦白說,普通父母能為孩子做的事很有限。我們能教他「世界」的讀音,卻無法為伊描摹世界的樣子。

孩子變化起來,快的令人措手不及,有時不過一夜之間,或許在你還沒將告誡囑咐完全講完(甚至沒打好草稿),她已從聽不懂,變成聽不進「女人獨立」的大道理。那一刻,你的人生經驗已過時,她也不會無師自通辨別渣男避免被欺辱。

但不必擔憂,不必驚慌。孩子總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若從小見到母親,是自愛、努力、懂得如何把生活過的精彩紛呈的女性,他就會潛移默化的認為這樣有尊嚴、有自我的活著,是最自然而然的事。須知,父母的生活中,隱藏著孩子未來世界的模樣。

所以不必心懷愧疚,勉強自己把「我」排在首位。如果「擁有自己的世界是應對困境的底氣」這個理由,不足以打動你;若你尚無法從「我不如孩子更值得」的想法中脫身。那麼深愛孩子的你,為了孩子,也請認真對待自己,把「我」變成人生清單上的首位。

將自己排序置後的人,往往更善於愛別人,但得到的回應十有八九不如人意:總有父母疑惑,我一心撲在孩子身上,為他做了那麼多事,為什麼他總想擺脫我;總有女孩困擾,我幾乎百依百順,無微不至的照顧他,怎麼還是被分手;總有人委屈,我付出那麼多,他回應一下能死嗎?

是做的不夠嗎?顯然不是。事實上,無論親情友情愛情的哪一種關係里,能活出自己的色彩,對別人來說,才意味著更值得被愛。

蕭亞軒剛交往柯震東時,或許還有人嘲諷她老牛吃嫩草。但她始終清楚,無論是努力變美、戰勝病痛、保持工作、享受生活,所有改變都是為了「蕭亞軒」本人。如今把她捲入姐弟戀爭議中的柯震東已消失在熒幕,她卻換了幾任優質小鮮肉,40歲仍享受在愛與呵護中,被萬千網友封為「戀愛教母」。

反觀同樣有過姐弟戀的鄧萃雯,曾經的TVB當家花旦好不容易從「小三」醜聞中抽身出來,眼見能憑《四大名捕》、《美人製造》等大IP劇在內地三度翻紅,卻因為小男友停滯工作,終日跟在身邊。如此盡心儘力的付出,還是因為黐身(太粘人)被甩。甚至戀情結束後,患上抑鬱症暴肥,生生停工2年,錯過了大好時機。

把自己排在首位,還是隨著我們人生不斷邂逅老公、孩子去改變排位,沒人能強迫別人去選擇。但復盤這兩種人生的結果,如何抉擇,孰好孰壞,早已一目了然。

若你愛別人時,沒期待對方以愛回應,那不理解這篇文章的內容也無礙。但你若與我一樣,也希冀得到所愛之人反饋的關心依賴,那麼先擁有獨立的生活與精神世界,才是第一選擇。

自我為先,絕不等同於自私自利、自說自話,更不是把自己當成太陽,要求世界圍著你轉。事實上,能坦然的把自己排在首位的人,往往需要更賣力的去生活,讓自己成為能帶來溫暖、力量、希望的太陽。

我曾在某次活動中,結識了一位努力成為太陽的人。她是整場活動的統籌,初見時她和別的工作人員並無二樣:印著logo的工作服,掛在脖子上的工作證,一手拿著流程本,一手握著對講機。但當她說話時,你就知道她是不同的。

對講機不甚清晰的話語傳到她這邊,總能得到快速準確的回答:「三號化妝間調2個化妝師調去畫男嘉賓」、「最後確認大屏素材有沒有備份,給我準確回復」……指示清晰,語氣篤定。她站那裡就像定海神針,穩住了所有人。

我忍不住多看了她幾眼,她似有所感,抬頭沖我笑,自然而然聊了起來。晚宴時再見她早換了衣服,一身不出錯的黑白晚禮服,高髻挽起,當季流行的銀色細閃高跟鞋,與周圍人打招呼攀談,怡然自得、落落大方。

我們後來做了朋友,才知道了些她的故事:高中時父親病倒斷了家用,她在病房伺候了半個月後卻被媽媽帶到媒婆家——她許了人,拿了彩禮,父親以後的葯錢才有著落。就在她含著淚打算應下時,卻突然梗住:賣身救命,真能讓一輩子挺直脊梁骨的父親高興嗎?

當晚她管同學借了錢,跑到上海,從吃苦受累的明星助理做起,最難時自留的1000塊還沒到月底就花光了,只能靠中午隨組的那頓盒飯撐著,男群演吃兩盒她能厚著臉皮拿三盒,被一群大老爺們調侃。

說到這一段時,或許酒精上了頭,她眼裡閃出淚光:「那我也得熬啊,不熬怎麼辦,嫁給癩老頭?給別人當小三?我不能那麼過,我得好好的,起碼……起碼,不能辜負自己。」

她後來如何拼到現在的位置,無需細講也能想到其中有多少心酸、苦楚、委屈,但她終究熬過來了,熬過了那些苦,也熬過了喪失自己的掙扎。

對你我來說,活出自我不會比她更難,或許,也沒我們想像中那麼難。兒女老公父母從來不是羈絆,一直阻攔我們為自己而活的,是我們自己面對糟糕境遇時的選擇了妥協,面對獨立所帶來的困難時選擇了膽怯。

把自己排在首位,不是成功學,不是心靈雞湯,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藥。它更像田徑比賽中的指令槍,一旦你決定這樣去做,槍響之後就要努力拚搏接下來邁出的每一步,認真對待跑道上的每一米。

這樣做不見得能換來財富名聲成功,卻能不偏執、不怯懦的,放肆享受人生一切美好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