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人們對宦官的評價都是特別低的,因為太監自身具有缺陷,人格都很扭曲,甚至說是變態。太監也如跗骨之蛆一般貫穿著整個封建社會,從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到最後的封建王朝清朝都有太監的身影,秦朝的趙高指鹿為馬再到漢朝的十常侍禍亂朝綱,再到明朝的大太監魏忠賢自封九千歲,這些人都是禍國殃民之輩,但是正如人的兩面性,太監之中也有做過重大貢獻之人,鄭和連續七次下西洋,彰顯中國一次次的國威,彪炳史冊。而在鄭和之前的唐朝末年五代時期的一位太監,更是通過篡改皇帝詔書,救下了幾千人的性命,他就是張居翰。
張居翰,字德卿,清河人,生於 857年,是唐朝末期和五代初年的太監,唐懿宗咸通初年,張居翰小的時候因家庭清貧,被掖庭令從大街抱回家中,因為沒有兒子,就被當成了親兒子對待,憑藉養父親的關係踏上了官場。廣明元年,唐僖宗逃亡成都時,因為他一直護衛在皇帝身旁,被皇帝重用和提拔,又因為辦事認真,勤勤懇懇,深得皇帝的信任。不久之後,派他去幽州監督幽州節度使劉仁恭,到達幽州後他與幽州節度使劉仁恭相處的非常融洽,在外任期滿了,皇帝招他回京,但由於劉仁恭的不斷請求下,唐僖宗就任命他為監軍,管理幽州的軍隊。
天復三年,軍閥朱全忠與宰相崔胤聯名上奏唐昭宗說宦官專權弄政,應該解除他們的一切官職,此時的唐昭宗早已經被架空,並無實權。對於手握大權的朱溫也只能聽之任之,「恩准」他們的奏摺,朱溫也將後宮之中所有宦官革職充軍,而張乘業和張居翰因為遠在外地得以倖免。張居翰又在劉仁恭的幫助下,躲到山上,隨後找了一個死刑犯當做張居翰給斬了,如此一來張居翰也就活了下來。
天祐三年七月,梁太祖朱溫率軍攻打滄縣,滄縣屬於幽州,是劉仁恭的轄區,劉仁恭自知不敵,一面向外各地求援,一面又派遣部將出戰。由於張居翰驍勇善戰,多次打退了敵軍,立了很多次軍功,後來又在多次的戰爭中,奮勇當先,被唐庄宗李存勖賞賜嘉獎。
同光三年九月,唐庄宗李存勖以蜀王昏庸無道為名,派遣太子李繼岌,樞密使郭崇韜征討蜀國,國主王衍自知不敵,乞降,唐庄宗允准,並招王衍前來洛陽。
同光四年四月,王衍入京的一群人行至秦川驛,突然得知河東叛亂,皇帝要前去平叛,皇帝認為此去平叛,國內兵力空虛,並且王衍此人必不甘心就次投降,留著王衍就是一個禍害,不如直接殺掉。隨後便派遣太監向嗣昌與張居翰一道前去,向嗣昌負責監督殺人,張居翰負責念詔書,詔書上說「王衍一行人,並宜殺之」,但張居翰認為王衍既然已經投降了,並沒有反叛之心,如今朝令夕改,豈不讓天下人認為後唐不講信用,涼了天下人的心,於是就把一「行」人改為了一「家」人,要知道與王衍一行人可是幾千人哪,好在向嗣昌負責執行的時候並沒有產生懷疑,也沒有看詔書就執行了。
要知道古代篡改詔書是要殺頭的,但是張居翰還是義無反顧的做了,是因為他的內心不忍這樣做,認為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唐庄宗日常事務繁雜,也就沒有過問這件事,最後這件事也就這樣「隱瞞了」過去。
不久後唐庄宗李存勖去世,唐明宗登基,他向唐明宗遞交了辭呈,想告老還鄉,唐明宗也同意了他的請求,天成四年四月二十七日,71歲的張居翰逝世。雖然身死,但他冒著巨大的生命危險篡改聖旨,救下了幾千人的性命的事例卻並沒有湮沒在歷史長河之中,他的賢明也得以流傳,後人更是稱他為歷史上最善良的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