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電影, 選擇低成本還是高成本?

隨著國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勵電影產業發展,投資電影已被越來越多人所接受,有閑余資金的都想轉戰電影行業,分得一杯羹。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很多人自己不了解,聽別人說什麼都覺得是對的,這就給自己投資帶來了很大的誤區!

我們都知道,一部電影的製作成本是很高的,加上後期的宣發費用等等,下來上億元投資已是常態。但是也有部分電影投資動輒三四個億,甚至更高,這時,投資者就會比較迷茫,到底投資低成本電影,還是投資高成本電影比較好呢?低成本的電影能有好的票房嗎?高成本電影如果票房沒有足夠的量能賺錢嗎?風險一樣大!

對於低成本電影,確實,不需要太高的票房就可以回本的,但是低成本電影一定就不是優質作品了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影響電影票房的因素有很多,不僅僅在製作成本上,我們要綜合分析,題材、陣容、宣發、檔期等因素,比如于謙老師主演的《老師,好》,製作成本800多萬,雖然沒有流量明星陣容,但是很有情懷的故事情節,加上後期的宣傳,雖然只有三個多億的票房,片方收益佔比1.22億,但是仍有12倍之多收益。投資10萬就是120多萬的回報。如此,我們能說低成本電影不好嗎?

當然,並不排除低成本的電影也有很多爛片,畢竟成本在這裡,很多道具,場景,演員等各方面開支都要考慮到。

對於高成本電影,就一定是精品電影嗎?

答案也是否定的,高成本電影,雖然在特效,道具,演員方面佔據優勢,但是沒有足夠的票房,很難達到收益,比如2019暑期檔熱議的《上海堡壘》,據說三個多億的成本,更是有流量明星鹿晗,舒淇坐鎮,但是僅僅過億的票房讓各個投資方虧損嚴重。此類案例不在少數。

2017年熱映的《戰狼2》,56億的票房獨攬國產票房之冠,片方收益佔20.84億,而該片總投資成本2億,回報率僅僅十倍,相比於《老師,好》的性價比,我們還能說什麼?

綜合來看,不能單單從製作成本去分析電影是否是精品,學會去分析投資性價比,更是作為投資者應該關注的;更不要因為一部電影沒有你喜歡的流量明星而去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