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上映20多部, 方言電影崛起了?

文:大王

近日,榮獲第13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電影文本」獎項的影片《平原上的夏洛克》開啟了超前點映。但卻有不少觀眾表示:沒想到,進電影院看國產電影,居然也要仔細看字幕了。

原來,《平原上的夏洛克》是一部河南方言影片,不了解河南話的觀眾在觀影時的確會有些困難。

有記者調查發現,近幾年來方言電影的數量在增多,去年和今年就有20多部國產片講方言上映,比如今年暑假上映的山西方言電影《灰猴》,正在熱映中的《受益人》全片講重慶話,以及上映的《男方車站聚會》則是武漢方言。

方言電影到底有何魅力?

電影是視聽語言的藝術,而「聽」的講究除了音樂外,語言也是一方面。而方言的魅力在於有些風土人情和文化是普通話所不能概括的,尤其是在喜劇題材上,諧音、抖包袱、甚至只是一句當地人才懂的「梗」,都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笑」果。

比如在《受益人》中,當大鵬飾演的吳海說出「婆娘」「干代駕」「曉得」這些重慶方言中特有的表達辭彙時,很多網友會心一笑,再搭配他不修邊幅的落魄造型,從電影的開頭就奠定了劇情的基本走向和人物性格,方言交鋒間也讓人忍俊不禁,渲染了電影的喜劇氛圍。

「方言+喜劇」這樣的搭配,早在1963年四川方言電影《抓壯丁》就便有跡可循。直到2006年,糅雜了多地方言的《瘋狂的石頭》上映,廣東話「頂你個肺」一夜之間風靡全國,方言喜劇電影開始走向潮流。據悉,在至今所有方言電影里,近半數都是喜劇電影。

方言所帶來的喜劇效果,不像普通話那麼單薄,因為它們更契合電影里小人物的生活底色,能催生出普通話所實現不了的黑色幽默效果。

比如《無名之輩》里,任素汐飾演的癱瘓女子在兩個劫匪找上家門時,把對方罵的一愣一愣的,這樣極具張力的表演里的對白如果換成了普通話來呈現,恐怕效果就會打折扣了。

為什麼方言電影越來越多?

近兩年來,不僅使用的方言種類更加豐富,方言電影所涉及的題材也更廣泛,除了常見的喜劇片之外,犯罪、家庭、歷史等各類主題你全都能找到,例如全部都是南京話對白的《寶貝兒》,全片講述貴州凱里方言的《地球最後的夜晚》。

文藝電影推廣發行機構「後窗放映」發起人高達表示:這幾年講方言的電影數量在增多,與地方投資出品方也有很大關係,說明各地電影勢力在培育和孵化,隨著青年電影人的介入和成長,他們大多先從講身邊的故事和身邊人的開始。

實際上,不單是在方言喜劇片里——底層敘述幾乎是所有方言電影的共同點。方言不只體現地域特徵,也是身份標識,與普通話相比,方言本身具有邊緣性,能夠用來表現被排斥在主流之外的邊緣人。

當電影里的故事來源於生活,是在講小人物命運時,「生活里是什麼樣,電影就該是什麼樣」,方言讓電影顯得更「立體」,也能引發觀眾產生共鳴。

方言電影亦是一把雙刃劍

去年,5000萬成本的《地球最後的夜晚》斬獲2.82億票房;投資成本僅3000萬的《無名之輩》狂攬7.94億的票房;2006年,《瘋狂的石頭》能憑著350多萬的製作成本換回2500多萬的票房,方言電影的商業價值可見一斑。

但市場仍然被二八法則支配著,大多數方言電影應票房甚至不過億。

賈樟柯第九部劇情長片《江湖兒女》,票房僅6994.7萬;

曹保平執導的《狗十三》,票房5126萬;

有著頂級流量楊冪參演的《寶貝兒》,票房2472.4萬;

在珠三角掀起觀影熱潮的《爸,我一定行的》,全程採用潮汕話對白,票房達到了4706.6萬,甚至沒能「吸粉」到珠三角之外的地方。

方言本身有地域性,對於很多新人導演來說,方言能讓他們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幫他們更好地進行自我表達。

但對於許多普通觀眾來說,方言並沒有拉近他們和導演之間的距離,反而得讓他們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時時刻刻注意字幕,才能聽清演員在說什麼,甚至get不到隱藏在方言之中的梗,看完一場電影,比平常上班還累。

電影是視聽語言的藝術,聲音佔有極為重要的比重,但對於創作者來說,最核心的還是能不能把故事講好,打動人。故事講得好,方言就是錦上添花;故事講不好,方言或許就成了嘩眾取寵的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