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這樣拍真沒救了

都說2019年,是港產片在大陸電視市場攻城略地的關鍵一年,從年初的《廉政風雲》算起,香港電影大咖們輪番上映,港產片密集上映、再破票房紀錄,似乎讓很多人看到了新港產片的新希望。

《掃毒2》和《追龍2》成了今年港產電影的最高峰,在觀眾寄予厚望的時候,下半年的港產商業大片密集發布,票房表現卻不盡如人意。

《催眠·裁決》登陸國內電影院線,可謂是悄悄地來、悄悄地走,上映三周不過8600多萬票房成績。

這是一部擁有港產電影元素的作品:亦正亦邪的雙雄戲,港產成熟戲骨+內地人氣明星,融合了動作、犯罪、懸疑於一身。

以往屢試不爽的套路,這次連破億元都難。二八定律固然是這部港產商業片,票房表現不盡如人意的大背景,哪怕有令人眼前的創新元素,依然救不了循規蹈矩的保守套路。

題材的突破

港產片這個詞,大家都說慣了,其實,純粹的港產片在國內電影院線早已沒了市場。

2018年年末在內地上映的那部《家和萬事驚》,算得上港味很足的片子,本來想在元旦檔淘個好彩頭,最終悄無聲息。

去年香港金像獎的獲獎影片中,只有《無雙》能被內地觀眾認可,至於拿到關鍵性獎項的《翠絲》、《三夫》、《淪落人》等,以及全程參加陪跑的《非分熟女》,怕是很少有人會提及。

港產片的沒落,早在香港影視人持續北上的2000年前後就已經開始了,人才、資本、環境的巨大變化,讓純粹的港產片越來越劍走偏鋒。

其實,像《無雙》、《掃毒2》這類影片,應該是新港產片的代表:它們藉助香港電影圈的人力物資源,利用內地雄厚的投資與渠道,目標是主攻內地市場。

這樣的好處是,大家出人出力、共同賺錢,影片整體質量相對穩定,久而久之,新港產片變得越來越類型化、程式化、資本化。

觀眾只認可商業電影中動作犯罪題材,只認識劉德華、古天樂、張家輝、梁家輝這些上世紀60年代出生的香港演員,客觀上讓新港產片更加保守與套路。

和主打科幻元素的《明日戰記》一樣,《催眠·裁決》本該是一部很有創新性的片子,編劇兼導演黎兆鈞、施柏林、劉永泰很有野心,選擇了頗為神秘催眠入手,讓觀眾看到了新港產片的可能性。

此前,林正道的《催眠大師》很成功,跟催眠貼邊的《記憶大師》靠著黃渤與段奕宏的演技,票房表現也不差。

催眠的題材拍好了,就是《老男孩》、《致命魔術》;一旦把控不好劇情的寫實性與催眠效果視覺化展示之間的關係,一不小心就就拍成了奇幻片,《催眠·裁決》便是如此。

套路的癥結

從片名上,《催眠·裁決》有些討巧,卻平庸了些。

似是而非的片名,是為了強調張家輝飾演的心理醫師許立生,在陪審團這條明線與找尋女兒這條暗線上相互交錯、牽絆的緊張感。懸念設置好了,節奏把控穩健,下面就該主角出場了。

即便因普通話捉急,被網友調侃為渣渣輝,張家輝依然是一位好演員。

局促的空間、有限的時間之內,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不動聲色中成功塑造了一位邏輯清晰、亦正亦邪的高智商人物。

不管是人物的層次感還是每一個動作、眼神,張家輝收放自如、功力了得,差點就實現一個人撐起一部戲了。

他差在哪呢?明明全片在人物、環境、劇情、動作戲上都很寫實,卻在催眠的具體呈現上,顯得那麼不可思議。

《催眠·裁決》中儘可能全面展示了男主實施催眠的主要過程:尋找弱點、創造條件、利用情緒、有效引導,只是在片長和尺度上的限制,以及導演把控能力的不足,讓這個過程變得如夢似幻、並不可信。

與之相比,《盜夢空間》就做得更好。從向觀眾植入盜夢的基本概念和方式,再到展現由淺入深的造夢過程,讓觀眾目不轉睛的跟隨導演的指揮棒,在步步緊逼中步步破局,全篇看完,觀眾在驚奇主創的想像力之餘,又對這個真實的謊言嘆服不已。

說服力才是一部強觀點商業片的核心,《催眠·裁決》沒處理好的癥結,其實是套路化的思維定勢。

用觀眾耳熟能詳的老套路,拍一部很有想像空間和創新精神的電影,固然顯得很工整、很專業,主創卻忽略了商業片最重要的因素:觀眾。

電影本質上就是一場夢,合理的設計和引導才是關鍵,當催眠一次次打破環境氛圍,當直升機救人這種為了高潮而高潮的段落突兀的出現,觀眾一次次齣戲之後,終於憤怒了。

什麼都是真的,就是催眠感覺是假的,這是很多觀眾對《催眠·裁決》這部影片最直觀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