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夢藝術」的影視文化, 深入其中的影視創作人是否應該繼續堅持自我風格, 不被同化呢?

影視文化,在最高的藝術舞台上是「造夢的藝術」,以及是演員向觀眾表達人性的舞台。對於很多老導演來講,這是神聖的難以複製的藝術,而現今越來越多的電影都成為套路,工業化的流水線製作讓電影越來越像一門生意了。

勇於創新的人是非常難得的,在這群敢創新的人裡面又敢於實踐的人,那更是鳳毛麟角。2019年5月,國內大陸第一部科幻喪屍題材影視劇《一往無前》終於上映了,該劇經歷了一年多的完善、修改、刪減之後,完成了嚴謹的過審要求。

《一往無前》這部影視劇的導演是馮鋼,一位80後的影視創作人,他經歷了該片在「杜撰、籌資、攝製、審核、修改、重置以及上映」的全部過程,造就了其影片背後的故事,可謂艱難至極。

為完成國內首部喪屍題材影視劇,馮鋼作為20多年的「喪屍題材發燒粉」來說,完全算的上閱歷深厚,再加上他本人國內外專修影視風格中「暗黑」藝術手法的導演,更是對此類題材的絕佳搭配。在國內,馮鋼對於「喪屍」題材的第一次試水,解釋成本極大的情況下,他向資方誠懇報價500萬人民幣的製作費用,最終他只拿到了不足100萬的製作經費,並嚴格限定在24天之內拍攝完成。這樣的要求,已經不像是在做「影視藝術」,而更像是一項商業的「綜藝挑戰」行為了。

《一往無前》共計三季完結,其中上映的第一季為12集,獲得了大約「一億」的完整播放量,成績對於該題材的全球炙熱性情況來講,只能算是一般。經過搜索平台的梯隊調查,《一往無前》對於該題材的國內影迷覆蓋量,僅達到美劇《行屍走肉》的1/50,當然《行屍走肉》單集的投入就超過了1000萬美金!

我們理性的認識到《一往無前》和國際大作的差距時,更多的是對國內冷門影視創作人的一種無奈,像馮鋼這類仍舊在國內一片「流量小鮮肉」和「古裝迷情」的現狀中,勇於涅槃的人,成功之後可能驚動的是一群人的利益,他們不見得會這麼輕易的同意這樣的人脫穎而出,就算他極具才華。但是《一往無前》的國內破冰在某種意義上是里程碑式的,是國家對於年輕影視創作人在「文藝、文化」多元化道路上的一種支持和認同,這完全就是政策上的溫暖。並且我們也看到了絕大多數國內影迷的中肯態度,據調查,《一往無前》上映後的整體評價,中肯以及正面評價超過了7成,這對於如此成本的片子來講,結果難以想像。

好的電影絕對不會只是純粹的商業,或純粹的藝術,一定是商業與藝術雙方達到了最佳平衡點,而握有強大國際資源的題材,譬如「喪屍類」,它們本身就是巨資電影、遊戲中的當紅元素,只有國際性的東西才具備國際性的影響力,這是不爭的事實,這樣的強大優勢下,只要馮鋼這樣的影視創作人能繼續堅持下去,給他們更多的培養和機會,或許以後,我們的影視工業真能走的出去,而不是固門自封,自認為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