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如懿傳》到《慶余年》: 新麗下嫁閱文時的「漫威夢」如何實現

文/達倫糕

從《我的前半生》、《白鹿原》、《大丈夫》、《虎媽貓爸》、《辣媽正傳》、《煎餅俠》、《夏洛特煩惱》、《羞羞的鐵拳》再到《如懿傳》以及現在《慶余年》,沒人可以否認,新麗傳媒一直以來都是和熱門影視作品相關聯的。

11月26日晚上,一條新劇發布的消息突然引起轟動:大型古裝劇集《慶余年》製作完成已經接近兩年,但是一直沒有定檔播出的消息,不過當天上午,片方卻火速宣布晚間8點30分上線播出,創造了定檔和播出最快的紀錄。

根據貓膩同名小說改編的大劇《慶余年》,幾乎是零宣傳的狀況下,突然宣布開播。

在這樣的突然開播背後,有著新麗的無奈,劇集確實陣容華麗,但是遲遲無法在衛視定檔開播,也著實讓人無可奈何。

據媒體報道,《慶余年》最早的打算原本是在浙江衛視、東方衛視雙星聯播,但這部劇從2018年至19年10月一整年過去了,都沒有定檔消息——直到上個月終於選擇在騰訊網台播出。

這樣的「熱門劇無緣衛視」的情況對於新麗已經不是第一次。

2018年初,隨著《巴清傳》被群眾上書舉報,新麗的年度重頭戲《如懿傳》也因為宮斗題材也被限制難以上星,80多集的劇情如果轉晚間檔周播大概要播上半年,嚴重影響和消耗劇集的熱度。

再加上當時《延禧攻略》先發制人搶跑暑期檔,重重壓力下新麗傳媒終於選擇放棄台播,將獨播權賣給了騰訊視頻,投資三億的「重磅戲」變成了網播劇。

2018年3月新麗宣布與光線「分手」、後來被納入騰訊麾下,再後來八月就被閱文集團全資收購,新麗傳媒終於實現了自己上市的夢想——155億元的價格,新麗傳媒100%股權被收購。

當時的景象可謂歡欣鼓舞,媒體預測,閱文集團拿下新麗後,「今後不再只是IP巨頭,它擁有了影視製作能力,同時掌握了IP授權與IP影視改編權,或許可能成為中國的漫威。」

一年多過去了,應該說,新麗當初「下嫁」閱文時的願景短期並沒有實現,反而是因為《如懿傳》和《慶余年》這樣的熱門劇集不得不走向網播,導致當初簽訂的對賭協議壓力倍增。

從《如懿傳》到《慶余年》:新麗的不易

在這一次《慶余年》突然上線之前,其實很多人都已經在期待這部劇的播出,不過大多數人都覺得可能要2020年才能看到,因為之前毫無消息;然而,在毫無預兆、零宣發的情況下,《慶余年》卻突然在11月底宣布開播,讓觀眾和媒體都著實吃驚了一把。

《慶余年》改編自作家「貓膩」的同名小說,原著本身就擁有廣泛的原著粉和超高人氣基礎。小說自2007年開始連載至今,持續保持在網文平台歷史類收藏榜前五位,在QQ閱讀、起點讀書雙平台,讀者粉絲貢獻超10萬次打賞、340餘萬張推薦票。

截止到12月第一周,《慶余年》已更新11集,從觀眾反饋來看,豆瓣評分5萬人,大家給出了8分,其中打出4星以上的觀眾佔比超70%——口碑算是上乘。

另一方面,《慶余年》熱度也體現在播放量上,據貓眼數據,除首日播放量不足千萬,《慶余年》在騰訊視頻的日播放量均破3000萬,其中11月29日播放量9723.1萬幾乎破億,這個成績與《都挺好》、《小歡喜》等爆款劇首周播放量持平,某種程度上也算一種「爆款認定」。

不過,話說回來,無論是口碑還是熱度,其實與當初新麗以及閱文(騰訊)對於這部劇的目標設定還是相差甚遠。

據說《慶余年》原本打算拍三季,第一季將近50集的劇情只是完成了人物登場,故事線和感情線還沒有完全鋪開。能夠看得出製片方野心不小,但因為限古令的原因,《慶余年》難以登上黃金檔聯播,走網播路線原本就是一種妥協和折中。

和此前的《如懿傳》類似,此次新麗傳媒再次選擇將《慶余年》轉網播,放棄上星,從側面印證了如今古裝劇在衛視播出越來越難。眾所周知,現在因為監管政策限制,衛視每年都會有古裝劇份額,但這個份額非常寶貴,能不能獲得這個份額,以及什麼時候能夠獲得,都有一個複雜的流程。

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了新麗的另外一部古裝大劇《如懿傳》上。作為《甄嬛傳》的姐妹篇,《如懿傳》從籌備階段就備受矚目,早在2016年,就傳出了單集1500萬元的高價版權費用。其中騰訊視頻以單集900萬元的價格拿下網路播出權,兩家衛視各出單集300萬元拿下電視播映權。

但是,隨著2017年播出平台對古裝劇的播出限制越演愈烈,2018年騰訊視頻獨播的《如懿傳》並沒有在預期內拿到13.05億元的版權費。

原本在2017年底就拿到了播出許可證,但宮斗題材的《如懿傳》一直等不到電視台排期。直至2018年8月,同題材的《延禧攻略》引爆網路,《如懿傳》不得不放棄電視渠道,選擇騰訊視頻網路獨播。

這樣的播出安排,意味著新麗傳媒原本可以從兩家衛視各拿到單集300萬元版權費的願望落空,按照87集的總體量,至少5.22億元不能確認收入。

閱文集團公告顯示,騰訊視頻購買《如懿傳》獨播權的價格由8.1億元變更為12.7億元,相當於單集1460萬元。而兩家衛視分別以1740萬元取得了《如懿傳》的多輪播出權,為此新麗傳媒付出了5300萬元的代價。

對於《慶余年》,暫時我們還無法了解其中賬目收入的具體情況,但是單單只走網路播出的渠道,顯然對於新麗今年的財報也會有嚴重影響。

新麗吃緊,閱文與騰訊支持到底?

《如懿傳》和《慶余年》的問題並不是全部,客觀來看,新麗傳媒的理想與現實差距頗大。

截至12月,新麗傳媒2019年僅有三部電影上映,其中延續肖戰「流量光環」的《誅仙Ⅰ》是票房最高的電影作品,累計票房4.02億,分賬票房3.72億,片方分到的票房為1.39億元,其餘兩部電影《一吻定情》和《素人特工》則僅分別報收1.73億元和2242.1萬元票房。

電視劇方面,新麗傳媒也僅有三部開播,其中《芝麻衚衕》與《諜戰深海之驚蟄》豆瓣評分均未破7,播放量表現平平,所有的壓力都落在了《慶余年》身上。

更有甚者,當年閱文收購新麗的時候,雙方是簽了對賭協議的。對賭的包袱一直壓在新麗身上,更是凸顯了其現在的困境。

從閱文投資新麗的具體協議來看,「2018年、2019年、2020年新麗需要獲得不低於5億元、7億元、9億元的凈利潤。」

「下嫁」閱文集團後,新麗傳媒的業績並不亮眼。從2018年來看,新麗傳媒實現凈利潤3.24億元,比承諾的5億元少了1.76億,業績承諾的完成率不足65%——客觀來說,新麗傳媒儘管有大股東騰訊護航,2018年的業績是不過關的。

根據閱文的公告,新麗傳媒若無法完成對賭,閱文集團支付給新麗傳媒的收購對價會根據績效完成情況進行扣減調整。鑒於2018年新麗傳媒未完成業績對賭,閱文集團調減了約8.5億元的支付對價。也就是說,新麗傳媒管理層損失了8.5億元。

截止到目前,參考閱文公布的半年報,新麗傳媒實現收入6.6億元,凈利潤僅0.95億元,離承諾的7億元凈利還有大約6億的差距——《慶余年》的播出,顯然並不能夠填平這一差距。

話說回來,無法完成對賭卻並不妨礙閱文和騰訊對於新麗的持續支持。

據內部人士透露,作為《慶余年》的出品及聯合承製方,騰訊影業對於《慶余年》的版權從2018年3月開始生效,此前的版權掌握在深藍和華娛手上。

為了能更好的開發這個IP,騰訊影業在2017年就找到前版權方溝通,決定共同開發這個IP。隨著戰略合作夥伴新麗的加入,以及閱文作為IP的源頭,才有了大家現在看到的《慶余年》。

同樣的,對於閱文集團來說,雖然新麗的賬面不好看,但是收購新麗依舊是一個「戰略性的部署」。

做網路文學生意的閱文這兩年在線閱讀業務收入已經出現明顯下滑,根據2019年中報,閱文在線業務收入同比減少11.5%至16.63億元,佔總收入56%,但與之相對的是版權運營收入的增長,其中就包括新麗傳媒業務帶來的約6.6億元的版權運營收入。

隨著在線閱讀市場與影視市場的接軌,網文內容的變現方式從付費閱讀走向IP改編,人口紅利的泡沫消失,市場進入細分垂直階段,網文付費用戶增速放緩,而網文IP改編、影視、遊戲、動漫等各產業的聯動成為資本騰挪的新場所。

閱文集團這兩年顯然意識到了這個趨勢,2018年閱文集團授出60餘部作品的改編權,其中就包括《慶余年》在內的等10部影視劇,還有《斗破蒼穹》等10多個動畫項目。其戰略始終是「IP授權為主,IP改編」為輔,要想真正把握IP生態鏈條產生的紅利,甚至成為所謂的「中國漫威」,閱文集團需要穩定的內容製作端,將版權與內容改編的內部渠道打通。

騰訊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新麗傳媒的出現恰逢其時,騰訊迅速進行了階段性的試水。2017年騰訊影業宣布與新麗傳媒合作《慶余年》,合作項目將採用「五年三季」的模式打造影劇聯動的多文本產品,同時還宣布合作《贅婿》、《我真是大明星》等多個項目。

新麗傳媒顯然將與企鵝影業、騰訊影業形成聯動,對於騰訊整個生態而言,可謂如虎添翼;而閱文集團孵化出的海量IP則有了影視聯動的平台,業務多元化發展,IP價值鏈進一步深化。

不過,對於新麗傳媒自身,好處是終於從無法上市的資金短缺的窘境里逃脫出來,在所謂的產業寒冬中找到了新的生機;難點在於,雖然《慶余年》好不容易可以播出,但是積壓的《狼殿下》至今未定檔,翻拍的《天龍八部》和《鹿鼎記》也不確定能否順利播出,這現在與未來的對賭如何達標——至今依舊是個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