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往事》里狂妄自大的功夫巨星, 其實是一代武學宗師

文/忠犬七公

在昆汀·塔倫蒂諾的新作《好萊塢往事》里,故事從好萊塢的黃金時代展開,其中涉及李小龍出場的片段。然而就是因為這部分情節,讓《好萊塢往事》在中國上映的計劃流產。

近日,電影資源在網路上流出,中國影迷終於得以一睹「芳容」。毫無疑問,昆汀對李小龍的事迹熟稔於心,電影里也下了不少功夫。只是片中的李小龍狂妄自大並且在挑釁之後被人擊敗,這在情感上多少有些讓中國觀眾難以接受。

《好萊塢往事》是否醜化李小龍見仁見智,拋開昆汀對李小龍的角色塑造爭議,李小龍的成就是無可置疑的。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好萊塢,李小龍引領了一股關於功夫電影的潮流,在眾多影迷心裡,李小龍本身就是功夫的化身。

四部半電影開創了一代功夫片潮流

說到李小龍,世界武術變革的先驅、截拳道的創立者、MMA之父……無數個頭銜從不同角度定義著他。從來沒有一位華裔功夫巨星在歐美如此名聲大振、深入人心,憑藉自己的努力,李小龍讓英語里出現了「Kung Fu」這個單詞。李小龍從小習武,論及其武功來歷,不得不先提他的兩位恩師。隨著近年來《葉問》系列、《一代宗師》等電影的上映,葉問的大名如雷貫耳,李小龍出自葉問門下也變得廣為人知,然而葉問之外李小龍的重要恩師還有邵漢生。

李小龍(右)和葉問

邵漢生師從霍元甲之子霍東閣,對於多種北派拳術造詣極高,可謂北拳宗師,後來南下香港謀生。葉問傳授給了李小龍詠春拳這樣的南拳,而邵漢生則教給了李小龍北拳的訣竅。節拳的迅捷犀利、羅漢拳的靈活多變、譚腿的氣勢連貫,都被邵漢生傳授給了李小龍。在美國長堤空手道大賽上,李小龍以一手漂亮的連環飛踢震撼全場,被譽為「致命芭蕾」,這其中的奧妙,多得益於邵漢生的指點。李小龍也由此融匯中國南北拳術,為他日後創立截拳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59年李小龍赴美國讀書,幾年後前往好萊塢闖蕩。通過試鏡的李小龍先是參演了電視劇《青蜂俠》,不過這部關於超級英雄的電視劇,因為老套的故事和不夠討喜的形象,並沒有引起多大轟動。隨後他又客串了包括《蝙蝠俠》在內的多部電視劇,然而都是不溫不火,這也為後來李小龍返港發展種下根由。

1971年,李小龍加盟香港嘉禾,同年推出的《唐山大兄》以300多萬港元的成績創下了當時的票房紀錄。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唐山大兄》是一個相對陳舊的復仇故事,然而李小龍以精湛的動作表演,讓打戲的光芒掩蓋了缺點。1972年是李小龍的爆發之年,在這一年中,他拿出了他最好的兩部功夫片——《精武門》和《猛龍過江》。《精武門》是一部將愛國情結和功夫結合起來的電影。李小龍飾演的陳真,用自己的功夫踢碎了侮辱中國人的招牌,同時還橫掃各路不懷好意的外國勢力,抒發了一種自立自強的民族情感。在電影結尾,為了保全精武門,陳真挺身而出,衝出了大門一躍而起,隨之而來的密集槍聲,將整部電影的氛圍推向了高潮。有意思的是,這樣一部頗具沉重氣息的電影,近年來卻因為一句「我少讀書,你不要騙我」意外翻紅。

《猛龍過江》是一部足以載入功夫片史的作品。在這部電影里,李小龍和美國空手道冠軍查克•諾里斯在羅馬斗獸場里進行了一場精彩的對決。兩人你來我往,以鬥士的姿態展開了殊死搏殺,可謂「世紀之戰」。《龍爭虎鬥》則展示了李小龍從香港影壇走向世界的一種嘗試。這部影片除了香港的電影公司參與制作外,還有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的參與。電影里英文對白的運用,成龍、洪金寶、元華等演員的加盟,對於007風格的效仿以及東方風情的渲染,都令人印象深刻,該片最後的全球票房達到了9000萬美元。

然而可惜的是,就在《龍爭虎鬥》上映之前,李小龍就突然去世,年僅33歲,其死因至今仍眾說紛紜。李小龍身後,留下了尚未完成的《死亡遊戲》,該片後來由韓國演員唐龍(本名金泰中)補拍了部分戲份,加上李小龍生前的片段連綴而成,於1978年上映。仔細算來,李小龍完成的功夫電影,僅有這四部半而已,然而就是這四部半功夫片,開創了世界範圍內的功夫電影潮流,更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從漫威的超級英雄「上氣」到遊戲「街霸」系列裡的「飛龍」,李小龍的痕迹處處可見。

他是功夫巨星,也是多面王者

李小龍能打、會打,但是在他令人眼花繚亂的功夫背後,是一個被遮蔽的多面王者。李小龍,遠遠不是一個功夫巨星之類的標籤可以定義的。李小龍是開宗立派的武學宗師。能被稱為武學宗師的,一定是在理論上有所創新的人物。肌肉發達的李小龍,並非頭腦簡單之輩。在李小龍生前,他就完成並出版了《基本中國拳法》。在他離世之後,後人根據其手稿又整理出《截拳道之道》等多部作品。由他創立的截拳道這一現代武術體系,更是風靡一時。

李小龍創立截拳道並非偶然,這既有自己的主觀思考,又有時代的風雲際會。當年在美國求學時,李小龍主修哲學,對於「形而上」有著相當的探索。截拳道的綱領是「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這正是其哲學思想在武學體系中的體現。赴美之前,李小龍已經身兼中國南北拳法之長,到美國之後,又和世界範圍內的武術高手相互切磋學習,「美國空手道之父」艾德·帕克、「柔術之父」肯尼·拉貝爾、「美國跆拳道之父」李峻九……都是李小龍的良師益友。20世紀下半葉,正是世界範圍內各種新武學體系紛紛建立的時候,截拳道作為其中一種,可以說李小龍趕上了時代的機遇。對自己,對時代,李小龍有著清醒的認識。在1971年李小龍接受採訪時,他曾表示:「假如我出生在四十年以前,如果我冒出這樣的念頭,我要在美國的電影電視劇里當主角,那恐怕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但我想現在有可能了。」李小龍接受採訪視頻:提到李小龍的電影,總離不開標誌性的怪異叫聲和出神入化的雙截棍,但是李小龍其實也拍過不動拳腳和兵刃的文藝片,比如1960年的電影《人海孤鴻》。

《人海孤鴻》由李晨風擔任導演,在香港導演界,李晨風以善於改編文學名著而備受矚目。根據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美國作家賽珍珠同名小說改編的《大地》,根據張恨水同名小說改編的《啼笑因緣》等當時名噪一時的電影,皆出自李晨風之手。此外他還將巴金、茅盾等人的作品搬上過大銀幕。

在《人海孤鴻》里,李小龍飾演了一個孤兒。面對和他搭戲的吳楚帆等戲骨演員,他活潑自然的表演十分出彩,對比後來精彩紛呈的打戲,簡直判若兩人。李小龍不僅是武林高手,同樣還是「舞」林高手。在當年的「全港恰恰舞大賽」中,李小龍獲得了少年組的冠軍,在拜入邵漢生門下之後,還教邵漢生學習「恰恰舞」,其以「舞」換「武」之舉一度成為美談。在影視行業,李小龍是一個全才式的人物。他做演員,貢獻了諸多的影視經典;他能創作,有編劇的本事;他還是導演,自己掌鏡的作品同樣口碑不俗。自編自導自演的《猛龍過江》暫且不提,單是其留下的手稿,就足以遺澤後人。2019年,由執導了《速度與激情》系列的華裔導演林詣彬擔任導演的美劇《戰士》上映,該劇來源於李小龍潛心多年的一個項目。李小龍留下了大量相關手稿,這些資料由李小龍的女兒李香凝發現,並最終運作為電視劇,李小龍若泉下有知,不知是否會生出圓滿之感。

在李小龍去世20年後,其子李國豪在拍攝電影《烏鴉》時,道具槍里的假子彈意外變成了真子彈,腹部中彈的李國豪身亡。這樣的結局給本就迷霧重重的李小龍猝死事件更添諸多疑問,也讓李小龍家族的傳奇人生變得充滿悲劇色彩。可以想像,圍繞李小龍的諸多爭議和傳說仍將延續,也許這些問題永遠不會有答案。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在功夫電影的領域,李小龍已經不朽,而且李小龍的偉大,遠遠不是一部電影能夠撼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