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李健、高曉松拍到同一部電影里…

如果選一個BGM來形容青春期里錯過或愛過的人, 你會選哪一段?

或許有人會選周杰倫的《不能說的秘密》,那裡有一些隱埋在心裡,還沒說出口的小情愫。

或許有人會選林俊傑的《小酒窩》,裡面是溢滿甜甜的愛戀和與喜歡的人一起對唱的回憶。

但這些都是90後們的BGM。 對於70、80後來說,在他們的記憶里,提起青春,他們回想起的卻可能會是這首歌——

一句「多少人曾愛慕你年輕時的容顏,可知誰願承受歲月無情的變遷。 」估計能讓許多想起自己的校園時光和那些遞出去卻沒得到回應的情書。

水木年華的這首《一生有你》,詩意地唱著青春,當年一經發出,便大受讚譽,不僅專輯銷量狂增,傳唱度更是驚人,幾乎文藝青年和校園學生人人都會唱這首帶著初戀憂傷的歌曲,組合成員盧庚戌和李健也成了新一代的民謠音樂人代表。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之後由於對音樂的理念不同,水木年華在發完第一個專輯後,李健便選擇了退出,創隊的盧庚戌便招徠另外2個一起玩音樂的學弟繆傑、姚勇再度組隊水木年華,一年後人員再度變動,姚勇退出,盧庚戌和繆傑成了最終定局的二人組。

儘管如今,李健與盧庚戊各自發展: 李健在沉寂幾年後,憑藉一首《傳奇》再度走紅,如今成為全民「男神」; 盧庚戌則始終保持著水木年華一年出一張專輯的速度,十年如一日地在堅持自己作詞、作曲。

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盧庚戌如今還多了一層身份——「盧導」。 2014年,盧庚戊將自己的同名音樂《怒放之青春再見》改編且拍成了同名電影,就獲得了不俗的口碑。

最近,盧庚戊又出了新片: 由徐嬌、謝彬彬主演的校園愛情主題電影《一生有你》就要上映! 或許你會疑惑: 一首歌也可以拍成一部電影? 但其實,一首歌背後的故事,遠遠不止一首歌那麼簡單。

就拿《一生有你》來說,其實依稀從過往的訪談中就可以了解到,《一生有你》這首歌,實際上是在一段感情結束後,盧庚戌為喜歡的女孩子所寫,之後他又讓李健拿去參加比賽,還獲了獎,於是就有了水木年華;

再譬如,當初原本就讀的是建築系,但是堅持之下,盧庚戌卻選擇了音樂,是因為有了喜歡的人,而師兄高曉松當年就是憑藉吉他頻頻把妹成功;

再譬如,在清華讀書時盧庚戌聽李健說起自己戀愛的煩惱,還有幫李健修改過情書……

再譬如,當年畢業後,為了夢想,盧庚戌提到想要從事音樂事業,卻受到家人反對,差點和父親斷絕關係……

盧庚戌此前在採訪中就有透露,這部電影里的故事,都是曾經在清華園裡真實發生過的故事,而裡面的幾位角色,也與清華園的幾位大佬,盧庚戌、李健、高曉松等有所對應。而在《一生有你》的首映禮上,高曉松甚至特地前來為盧庚戌「撐台」。

「歌曲《一生有你》發布已經十八年,我大學畢業二十幾年了,現在帶著電影《一生有你》回到清華,也把它獻給那段最美好的時光。 」 在電影首映禮上盧庚戌曾說過這麼一席話。

而電影《一生有你》也是根據盧庚戌自身的經歷改編而來,講述的也是一個「音樂求愛」的故事: 母胎單身的工科男歐洋(謝彬彬飾)邂逅文藝女校花方瑤(徐嬌飾),為了畢業前脫單,歐洋陰差陽錯地學起了吉他,夥同損友們「音樂求愛」,於是一段充滿歡笑眼淚,熱血而又遺憾的初戀開始了……盧庚戌說,雖然拍攝過程中出現過不少困難,但是能夠把這段美麗的故事呈現出來,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完成了向那一代人的青春致敬的心愿。

確實,學吉他、校園民謠,這些幾乎都是那個年代的產物,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愛情很朦朧,表達也很含蓄,音樂成為了18到20歲左右的少男少女們抒發愛戀的最主要方式。 如 高曉松、老狼、沈慶、逯學軍、朴樹、許巍、郁冬、盧庚戌、李健等一大批才華橫溢的民謠歌手,當初選擇學習彈吉他的初衷,無非是為了追女孩 。

雖然在功成名就以後,他們依然創作出大量優秀的作品,但是真正打動了一代人的歌,永遠是那些他們在校園時代或剛剛走出校園時的作品。

所以說,與其將《一生有你》電影視為歌曲的IP「改編」,倒不如說它是以此為基礎進行的二次創作。

盧庚戌也表示,為了這部電影,他幾乎將十幾年唱歌的錢都投進去了。籌備四年,這部電影在製作之初遇到了不少不認可的聲音,但他卻始終堅持,當年他可以為了那個「你」而選擇成為一名音樂人,如今,他也想為了「有過你」而成為匿名導演。

這樣的初衷,也得到了朋友們的支持。

回歸到影片本身,會發現,會寫歌的盧庚戌在講故事起來,也格外地注重節奏感。隨著優美的旋律和久違的校園畫風,回憶如潮水般湧現,將我們帶回到那個校園民謠盛行的舊時光。 而點開《一生有你》的最終版MV就會發現,劇集中所展現的實際上不僅僅只是70、80後們的青春,幾乎每一個人都可以在《一生有你》里找到自己青春的影子。

比如 一個心動卻沒能落下的吻。

一塊適合談戀愛、談夢想的小草坡。

一段前後間緊跟對方的路。

一段嬉笑怒罵耍二的時光。

一個懷揣在心被寫下的夢。

一個愛過卻最終錯過的人。

以及兩人成年後,終於回頭時的唏噓: 「一生有你」是我太過美好的願望,但一生有過你,已足夠幸運。

不知是上了年紀還是怎麼,儘管師妹已算是閱片無數了,尤其是校園愛情電影,更是已經看得快麻木了。 但看了《一生有你》的電影試映後,卻還是忍不住感慨。

這種感慨就區別於看《少年的你》時的心疼,也區別於看《我的少女時代》的欣慰,區別於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時候的唏噓……《一生有你》給人帶來的感受像是一種釋然——一種過盡千帆再遇故知的釋然。

我想這可能是人到中年、忙於生活之後才會有的感受,而盧庚戌卻能用他的電影,將他的感受帶給了25歲的我。同樣的一段《 一生有你》,當熟悉的旋律響起,腦海里塵封的記憶便也像電影一樣鋪了開來。這種感覺很奇妙,像是打通任督二脈,音樂讓人產生的不止是對話,更像是共情。

實際上,許多得以觀看了試映會的觀眾,也都會多多少少產生自己的共情——

有人能在這段BGM里,懷念自己青澀懵懂的愛情,有人能想起自己的追夢之路,有人想起的或者是曾共聽這首歌的友人…… 或許 ,盧庚戌無意間將「你」 虛化了: 「你 」不再局限於某一個人,而成為 承載著許多 青春記憶的符號。

令人感動的是,當時在首映禮上,盧庚戌還曾邀請到一對攜手47載的清華夫婦,他們兩人是彼此的校園初戀,在現實生活中也用真實的人生體驗,詮釋著「一生有你」的浪漫含義。 老爺爺還接著舞台,對老奶奶深情表白: 「這麼多年,辛苦你了! 」這頓猝不及防的撒狗糧,卻令人忍不想飆淚。

所以說啊,7080年代人的青春和90年代人的青春哪有什麼不一樣,畢竟每一個值於年少時的人,都曾像現在的95後們一樣,有在轟轟烈烈地愛,在毫不畏懼地闖。我希望,當電影的片尾曲響起時,我們可以不必去回憶別人的故事,而是能想起自己的青春。

電影 11月29日 上映,不如一起來做一場 青 春 的 白 日 夢 吧。

唉, 突 然好 想 初 戀 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