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電影值得深思的東西有很多

片中的一些特寫鏡頭做的特別好,包括對兩個人審訊時,兩個人一人一段的對話,再包括陳念去看守所看小北,那個玻璃反出小北的臉,兩個人的臉重疊在一塊。這一段兩個人的演技特棒,一會哭一會笑,這個鏡頭算是整部我最喜歡的部分。再有對高考現場還有審批試卷現場,拍攝出的效果很好,也很真實,可以看的出導演是很下了功夫的。再有小北看陳念的書,書上的那一行字「我們生活在陰溝里,但仍然有人仰望星空」。很多細節都做的很到位。 我不知道這種校園欺凌在中國現在是一種什麼情形,反正我身邊我已知範圍內沒有發生過。我覺得,校園欺凌和打架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顯然校園欺凌要可怕的多。我記得以前那會最討厭的就是喜歡跟老師打小報告的人,這種人通常都會被孤立。所以我覺得其實遭遇校園霸凌的也並不都是無緣無故的,有的也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當然,它仍然是一種錯誤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我想說的是,解決這個問題最根本的其實不是被欺凌者的反抗,而是減少欺凌者。但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正確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以及對孩子三觀的培養,對真善美和假醜惡的分辨。總是會在網上看到一些什麼諸如撕衣服拍裸照一群人欺負一個這種的欺凌,普遍都是發生在那種不懂事的小孩子身上。我覺得還是現在的大環境不太好,網上總是有一些很糟糕的東西,小孩子看了以為很「社會」,然後就去模仿,卻不知道這種行為是錯誤的。其實大多數欺凌或者被欺凌的都是家庭存在問題,父母關心教育不到位導致的,還有就包括片中那位欺凌者的父親採用打孩子的方式教育,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所以眾多父母,你們的一言一行,也有可能影響你們孩子對待事物的看法。曾經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很扎心的案件,一個在路邊等醉酒丈夫回家的女子被四個初中生活活打死,身體每一處都淤青,重要部位被火燒,而事後審問他們竟然說就是想聽慘叫,享受那種快感,而且他們並不感覺任何的內疚感。而且好多未成年人都有一種奇怪的想法,我是未成年人,犯法也不會判很久(其實當時小時候我也有這種想法,哈哈哈哈哈哈)其實我覺得校園欺凌,旁觀的人也有一定的義務來阻止這種事情的發生。但還是太多人都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和我無關的樣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其實有的時候,可能一個報警電話,或許就會挽救一個生命。就像《悲傷逆流成河》裡面女主說的「假設我跳下去,旁觀的你們都是兇手」。 一部好片子,總會有一些讓我看不懂的地方,像是這個開頭和結尾,was和used to be什麼樂園之類的,就沒看明白,還有陳念的那個弱弱的男同學,我也沒看出來這個人物有什麼作用,顯示小北的「硬」?說到硬,想起了片中兩個開車的地方,也是增添了一道風采。另外,還是很好奇,為什麼校園霸凌片子的最大的霸凌者都會是一個顏值比較高的演員來演?我覺得這似乎不太好,給人們一種假象。不過這個小姐姐演的還是不錯的,這麼年輕就接反派角色,也需要很大勇氣,另外一個魏萊的跟班後來被欺凌的我覺得可以演的更好,還是有一些表情很僵硬。 這個劇本我真的好喜歡,可能我喜歡作者把這種嚴肅的話題最後的結局寫的美好一點吧,但事實其實往往不是這個樣子的。片中有幾次我都以為要結局了,其實在那幾處結局也並不突兀,但總感覺不夠完美。我覺得那個警察這個人物很重要,沒有他也不會有這麼好的結局,是她最終擊碎了兩個人錯誤的想法。但是我想,如果陳念一直不說的話,她也不會過的很好,一定會整天活在內疚之中,其實可能小北內心中也是希望她自首的,但是他不會說。所以最終兩個人都被判刑,無論是從故事本身,包括對於法律的嚴密性,都是一個很好的結局。再到最後一個鏡頭二人出獄後的生活,很符合國產電影大團圓式結尾,而恰巧我也很喜歡。可是最終兩個人也沒有一起並排走,一直都是小北跟在陳念後邊。其實最開始我還以為那個人是小北殺的,然後我發現我想的太簡單了,如果真這樣那電影也就沒這麼高評分了。正是由於小北以為自己可以成功頂罪,才有了後面更精彩的情節。電影很多情節都是很戲劇化的,現實中並不會發生,但並不影響它是一部好電影。就比如我想如果我是陳念的同學,看到她媽媽那個樣子,我並不覺得有什麼笑得出來的。再比如我覺得現實中,「小北」和「陳念」也並不會相遇。電影值得深思的東西有很多,可能一遍不一定會看的出來,也有許多台詞都值得推敲。看了許多影評知乎關於電影的評價,還有關於刪減的部分的一些東西,還是有很多自己沒有看出來的,很多很多,良心作品,推薦大家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