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了電影卻沒有營銷, 票房不足千萬, 以後還敢投進口電影嗎

對電影來說,票房的高低除了與自身的品質相關外,對電影的營銷宣傳也是很重要的,畢竟只有知道電影的人多了,對電影感興趣想去看的人才會多,這點無論是國產電影還是進口電影都是一樣的。對於進口片來說,也分分賬大片與批片兩種,前一種以好萊塢大片為代表,電影的海外片方是要參與到大陸票房的分賬的;而後者則是國內片商以固定的價格從海外片方處買斷影片的國內發行放映權,也就是說海外片方不參與中國票房分成,賺錢賠錢都由中國片商承擔。不過,兩者之間的差別還不只如此,通常分賬大片在國內的宣發團隊也是有實力的,能讓更多的大陸觀眾了解這部電影。而眾多的批片卻不然,假如引進這部電影的國內片商本身缺乏相應的實力,又缺乏優質的宣發團隊,那麼,電影本身的知名度就不會很高,看得人也就少,最終的票房成績也不高。

比如最近上映的一部電影《萌寵特工隊》就屬於這樣的情況,雖然導演曾經獲得過奧斯卡短片動畫獎,故事本身也取材自家喻戶曉的《格林童話》,但是在宣發這塊做得實在不好,在網上搜索《萌寵特工隊》基本很少有報道,當然人們知道這部電影的人就少了。截止目前,電影的票房還不足千萬。

當然,票房這麼低也和電影的題材和目標觀眾有關,動畫類的題材本身是面向低齡孩子,屬於合家歡作品,然而現在距離放假還遠,能有時間到電影院看的人非常少,這也是導致影院不願意給這部電影增加排片的原因。總之,現在票房千萬級別實屬正常。相較於很多人投資時3000萬的成本,可以說是血虧了。如果對電影的整體缺乏一個正確的認知,3000萬的成本的確屬於小成本的電影。但是只要知道了什麼是批片,對電影的宣發以及題材有個正確的認知,即使成本1000萬,也是不屬於「小成本電影」中的。所以投資者在選擇電影項目時,一定要綜合考慮,切不可只考慮電影成本一個因素。那麼,現在市面上也有很多小成本電影,包括王子鳴導演、張炭編劇的新作《畫個圈圈》以及任素汐參演的《通往春天的列車》等,又和進口片有什麼區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