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可能: 《星球大戰》系列與工業光魔往事

1977年的五月,美國。

一部製作不怎麼優良的,科幻不怎麼硬核的,導演不怎麼有名的電影橫空出世。

本以為這部鮮為人知的科幻電影會石沉大海,默默地同其他庸作一樣,沉寂在電影院里。

但是,極高的上座率和好評,甚至刷新了美國電影有史以來的票房紀錄。

沒錯,這部電影,就是此後風靡全球近半個世紀的《星球大戰》的開篇作《星球大戰:新希望》。

香港上映時,《星球大戰》海報

01

「太空歌劇類科幻電影創始」

簡單來說,《星戰》系列講述的是一個「起義」的故事:

邪惡的銀河帝國為了威懾和佔領其他星系,製造了超級武器「死星」,兩個機器人攜帶著關於超級武器重要的文件資料出逃,然後結識了「天行者」盧克與絕地大師歐比旺,從而捲入到一場針對銀河帝國的鬥爭起義中。

但是,龐大而又複雜的劇情,又會不停地牽扯出新的人物,新的支線劇情。

整個龐雜的故事背景就像一池取之不竭的靈感泉水,不停地為後續的作品提供劇情支撐。

《星球大戰》系列作品繁雜,年代跨度也比較大,總的來說,可以分為:

「正三部曲」:1977年《新希望》,1980《帝國反擊戰》,1983《絕地歸來》;

「前傳三部曲」:《幽靈的威脅》(1999年),《克隆人的進攻》(2002年),《西斯的復仇》(2005年);

「後三部曲」:《原力覺醒》(2015年),《最後的絕地武士》(2017年),以及即將在12月上映的《天行者崛起》

除了正片,還分別有兩部外傳:《俠盜一號》,《遊俠索羅》

而42年前喬治·盧卡斯的這篇開山作,卻無意間提供了科幻電影的另一種創作模式和基石——「太空歌劇」題材的科幻電影。

為什麼要說「歌劇」,這其實和《星戰》系列早期的劇本有著密切的關係。

據喬治·盧卡斯袒露,早期的《星戰:新希望》的劇本創作靈感,即是來源於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的《戰國英豪》,劇本人物,主要的故事脈絡,實際上都有《戰國英豪》影子在裡面。

換句話說,實際上喬治·盧卡斯不過是將這個故事改動後,搬運到了太空。

將人物換成了機器人,將戰馬換成了飛船,將武士刀換成了槍和光劍。

可是,這一次對日本電影文化的「抄襲」,卻為《星戰》系列的創作提供了不少「星戰元素」。

而儘管四十多年過去,這些元素已經成為「星戰」的一部分,被完整地保留和繼承了下來。

比如「絕地武士」這個稱號「JEDI」發音來源於日本語,絕地武士揮舞的光劍則是武士刀的轉化。

貫穿每一部的「原力」(The force),則是來源於東方的「氣」(Chi)。

時隔近半個世紀,當在熒幕上已經播放了四十多年的星戰,一次又一次地出現,俘獲了兩代甚至三代人的青睞。

1977年的第一部星戰製作人們,誰能想到由這部電影開創的太空歌劇風格電影,竟然有如此強大生命力,並且對好幾代人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而這一切的開端,可能不僅僅是這樣一部經典的電影。

《星戰系列》帶來的巨大影響力,和它本身的製作密切相關,而這要從第一部《星球大戰》上映前兩年說起。

02

「星戰背後喬治和他的工業光魔」

1975年,加州威尼斯郊外的一間倉庫內,尚未名聲大噪的導演喬治·盧卡斯,帶領一群年輕人,建立了一個簡易的電影布景和特效工作室。

早期《星戰》中的特效場景,也是最為經典的場景之一

這群年輕人,大部分是剛畢業甚至還在讀大學的學生。

有的是藝術家,有的是工程師,有的是建築師,卻在喬治盧卡斯的帶領下,開創了現代特效電影的新紀元。

起初,準備籌拍《星球大戰》時,盧卡斯的腦海里便給出了非常清晰和明確的目標:那就是創造一種全新的觀影方式,將特效帶去電影,給觀眾帶來新奇的感官體驗。

但是,這樣的想法在當時卻是十分危險的。

在紀錄片《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中,便詳實地記錄下了當時電影特效的困難處境:許多大公司開始逐漸削減在特效上的投入,從而大量的特效部門關閉。

可對於盧卡斯這幫「初生牛犢」,這是風險,也是機會。

風險是花費了一大部分電影預算在特效工作上,需要頂住十分巨大的來自投資人和製片公司的壓力,而且為了一部電影成立這樣的一個工程浩大的工作室,成本能否收回?

機會則是由於特效電影市場的萎靡導致了倒閉的工作室,留下了大量的經驗,設備,這為盧卡斯剛成立的工作室帶來了不可小覷的便利。

於是,頂住了巨大的壓力,選擇了成立工作室。

孤注一擲的盧卡斯和他的夥伴們,就這樣在加州威尼斯郊外的倉庫里,開始了對第一部《星球大戰》的製作,並且給這個工作室命名為「工業光魔 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

兩年後,1977年的夏天,《星球大戰》一炮而紅,證明了盧卡斯「特效致勝」的思路完全正確。

而工業光魔也迎來了電影事業道路上最重要的一次轉折:人們熱愛特效,熱愛特效電影帶來的神奇的視覺世界,新奇的感官體驗。

而工業光魔,則為成為業內最重要的特效公司,奠定下了十分堅固的基石。

《星戰》上映後,除了盧卡斯的團隊,更加認定了這種新型電影生產方式,其他導演也開始躍躍欲試:畢竟,令人眼紅的票房和人氣,誰不愛呢?

工業光魔的手稿,這個場景成為了後來所有《星戰電影》的經典標誌

斯皮爾伯格首先找上了門,要求工業光魔幫助他製作一個場景:一個變形融化的腦袋,和一個從匣子里鑽出來的鬼魂。

實際上,在早期的「特效」製作上,大部分是製作實物,然後後期進行攝影加工:這也是為什麼盧卡斯的團隊中有藝術家和建築家,工程師。

於是,工業光魔團隊給出了一份方案:用蠟製作了一個十分逼真的人頭,然後融化,爆炸,後期加上火焰等效果。

結果十分成功,斯皮爾伯格也十分滿意這次的作品,給出了非常高的評價。

而對於盧卡斯來說,這份作品卻並不滿意,他開始思考另一種更困難,但是效果更好的技術:計算機繪圖。

而這次思考,徹底使得電影特效得到了巨大的飛躍。

1980年,適逢史蒂夫喬布斯的Apple電腦問世,盧卡斯迅速感知到了計算機技術對於電影特效繪圖可能產生的巨大生產力。

於是與計算機圖形專家艾德成立了電腦繪圖部,潛心研究使用計算機進行繪圖製作的技術。

由此開始,一個新的辭彙誕生了,「Computer Graphic Technology」 。

此後,這個技術被廣泛用於現代電影的製作,並且再也不限於科幻類電影,徹底改變了電影的生產方式。

甚至還影響到了其他產業比如遊戲,AR, VR等領域。而這個技術,還有一個更簡略的縮寫被人熟知:CG.

03

「電影技術革命式突進與星戰文化」

如今,說起工業光魔的特效,必提《星戰》,而說起《星戰》,也都會想起工業光魔。

實際上,「電影特效」是一個非常廣泛的命題,包括了場景特效,化妝特效,造型特效等等。

早期的特效主要集中於造型和化妝,通過對實物的製作,營造新的事物和場景。

舉例來說,早期《星戰》系列中,那些外形奇特的外星人,實際上不過是用膠水,硅膠,金屬,毛髮等等實物製作而成的。

而如今,突飛猛進的計算機技術,給「特效」下了新的定義。

早期的3PO機器人實際上是由人扮演的

今天的計算機CG技術已經不再成為是幻想類電影的標配。

類似於維塔(WETA,曾經為《指環王》系列,《阿凡達》等電影製作特效)這樣的後起之秀越來越多,CG和綠幕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

許許多多類型的電影都加入了CG技術以實現一些傳統攝影技術無法實現的影像合成。

而《星戰》系列,則是盧卡斯的團隊新開創的模式下最成功的產物。

四十二年的全球風靡,成就了盧卡斯,成就了工業光魔,更成就了20世紀後半葉到21世紀的最大IP和主流文化。

迪士尼樂園中的星球大戰項目

《星戰》系列近半個世紀的流行,為盧卡斯,工業光魔乃至於後來的「新東家」迪士尼創造了大量的營收,電影,動畫,遊戲,音樂,迪士尼樂園……

迪士尼官方財報顯示,2015年重啟的新《星戰》系列第一部。

《原力覺醒》就為迪士尼創造了20億美元的收入,也成為了票房史上排名第三的作品。甚至超過了同屬迪士尼集團的漫威影業的作品《美國隊長3內戰》

同時,各類星戰IP 授權的玩具和娛樂消費品,也帶了巨大的利潤。

樂高,SPHERO等玩具公司,不停推出的星戰玩具則是很好的說明。

而工業光魔,發源於《星戰》系列,又壯大於自己的技術實力。

不斷發展壯大的40多年裡獲獎無數,包括歷史記錄的15次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28座奧斯卡技術貢獻成就獎,以及參與制作了300多部電影的製作。

從《星球大戰》第一部中,那個外形奇特,金屬包裹的機器人3PO,到《奪寶奇兵》中電腦影像合成的鬼魂,到《侏羅紀公園》里逼真的霸王龍,再到《魔獸》中的吳彥祖動作捕捉……

工業光魔從那個加州倉庫,一路走向了更高級的特效製作,也徹底改變了人們看電影的方式。

即將上映的《星戰:天行者的崛起》

所以說,《星戰》的意義絕不僅僅是一部優秀的科幻系列電影,也不僅僅是一個能夠賺大錢的世紀IP 。

從1895年的盧米埃爾兄弟的第一部正式意義上的電影開始,工業光魔和《星戰》系列,改變了人們對於電影的認知,也改變了電影可以展現的形態。

最後,小編覺得,今年的《星戰:天行者的崛起》,不會是這個系列的終章。

工業光魔,也會繼續用更加嘆為觀止的特效技術告訴我們:

未來,不會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