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婭直播賣電影票, 「宣發」對電影票房有沒有幫助?

11月5日,薇婭的直播間來了兩位「新」面孔。

他們是電影《受益人》的兩位主演,大鵬和柳岩。兩人雖然是娛樂圈的熟面孔,但卻是「帶貨界」的「小學生」。

他們要帶的貨,是《受益人》的電影票。

坐在這位「淘寶第一女主播」的身邊,他們傻傻地看著薇婭驚人的帶貨速度。

「5、4、3、2、1!」五聲倒計時結束,電影票鏈接正式在薇婭的直播間上線。這一晚,800萬名網友走進了直播間。在薇婭的強大帶貨能力下,幾萬張電影票瞬間賣光。

大鵬驚訝地捂住了嘴,他從未想到,電影票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售罄。「這對於中國電影來說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時刻,這是第一次用這樣的方式售賣電影票,我感到非常開心。」電影上映13天後,票房為1.9億。這個數字不算出彩。

作為整個電影產業鏈的後端,宣發是最接近市場的一環,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宣發定位清晰,能讓一部電影聲名大噪,定位一旦出現偏差,有可能會毀掉一部好電影。

然而,中國觀眾的口味越來越變幻莫測。2019年的暑期檔,雖然「小哪吒」一個人撐起了超過49億的票房,仍有65部電影票房不足100萬,佔總數的48%。

如何讓更多的好電影不賠錢?「宣發」對電影票房有幫助嗎?

在首期貓眼研究院研習社「影視宣發大師課」上(以下簡稱「大師課」),來自聯瑞影業、華誼兄弟、光線彩條屋、伯樂營銷等公司的資深電影人們,與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一起,討論了這些戳中電影從業者靈魂深處的話題。

啥是「電影宣發」?

在「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的洗腦旋律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在國慶檔的混亂戰局中「突出重圍」,拿到了28.61億的總票房,昂首衝進2019年度票房第四、國產電影票房第三。

這一結果,是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

比起同期的《中國機長》《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國》並不是典型的商業電影題材。7位導演,7個故事,這種非常規的電影結構,也具有很大的市場風險。

很多網友認為,《我和我的祖國》贏在了「宣發」上。從前期王菲演唱的主題曲「出圈」,多平台的宣傳物料鋪墊,再加上國慶檔高漲的愛國情緒,讓觀眾把「我和我的祖國」這六個字,深深地刻進了腦海中。

不過,「電影宣發」不止這些。

簡單來講,電影宣發不只是觀眾肉眼可見的物料投放,還包括院線排片等諸多工作。 電影宣傳和發行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推動更多目標觀眾走進影院,幫助電影在早期獲得一個更高的票房。

貓眼娛樂COO康利談到,「無論是宣傳還是發行,本質上都是傳播學。宣傳更多是對觀眾的傳播,發行是對行業的傳播。」

在電影上映初期,觀眾的傳播宜「精」不宜「廣」。

「我們原來說,成功的營銷是讓更多的人走進電影院,但是現在我們是要讓喜歡這部影片的人先走進電影院,產生一個積極的口碑,帶動更多的觀眾。」伯樂營銷CEO張文伯說。

中國電影市場正在擺脫「明星效應時代」,走進「口碑效應時代」。比起演員和IP,中國觀眾更容易受到一部電影口碑的驅動,從而走進電影院。

貓眼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2018年,9分及以上的優質電影票房佔比逐年提升,優質內容正在成為市場的核心驅動力。其他分段的票房佔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2018年,8分以下票房降至10.0%。

2019年春節檔顯示出了強大的口碑效應。在預售階段和上映首日,韓寒的《飛馳人生》,寧浩的《瘋狂的外星人》與周星馳的《新喜劇之王》,都率先進入了「春節檔第一梯隊」。

漸漸地,「第二梯隊」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開始因高口碑引發了強烈的逆轉走勢。

正月初三之後,《流浪地球》票房一舉超越了前面的「喜劇三巨頭」,持續霸佔票房日冠,成為2019年春節檔票房冠軍。在影片質量過硬的情況下,《流浪地球》走的就是一條穩紮穩打的「口碑」路線。

不過,營銷策略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審時度勢」。大部分電影在上映前,會定期召開項目營銷會,除了觀察市場反映,也要討論是否調整營銷策略。

一般情況下,電影的賣點會變,尤其是在預告片發出之後。在這樣的一次大動作之下,觀眾對電影的興趣會迅速發生變化,這也是驗證宣發物料有效與否的「試金石」。

電影《捉妖記2》上映時,最開始的賣點是由井柏然、白百何等明星組成的「群星陣容」。但在宣傳過程中,「群星」策略並沒有得到意料之中的結果。於是,《捉妖記2》迅速把「賣點」調整成為「梁朝偉」。

這種調整的考慮是,雖然梁朝偉並不是所謂的「流量明星」,但他擁有相當大的票房號召力。影片上映後,貓眼研究院分析觀眾評論發現,梁朝偉的討論量果然是最高的。

不過,營銷並不是決定一部電影票房成功與否的最關鍵因素。

「一部電影的成功如果把營銷放在第一位,其實是一件非常可悲,而且很不符合規律的事。」張文伯認為,營銷和宣發實質上,都是對於內容的一種「錦上添花」。

所有電影的成功,一定是內容的成功。

中國電影的「檔期文明」

如果《哪吒之魔童降世》和《流浪地球》在同一個檔期上映,「哪吒」還會有49億嗎? 《哪吒之魔童降世》製片人魏芸芸給出了一個否定的答案。「可能不會,可能會4億,可能會5億。」

在「大師課」上,講師團點破了「忽略檔期看票房」的認知誤區。電影在不同檔期的票房,可能會呈現出巨大的彈性。

康利認為,在中國的檔期文明裡,只有兩個檔期,即「春節檔」和「非春節檔」。

「檔期里時間多,市場活躍高,消費力旺。在電影里就是春節檔,因為中國只有春節消費提升明顯。」康利分析說。

「春節檔」雖然盤子大,但也意味著競爭將最為殘酷。

貓眼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年春節檔綜合票房超58億元,同比增長1.4%,創下春節檔票房新紀錄。同時,2019年春節檔上映了8部影片,是近三年來上映影片數量最多的一個春節檔。

不過,八部影片存在著明顯的票房差異。《流浪地球》因口碑爆棚,密鑰延期至五月,以46.54億總票房成績位列國產片票房第三名。《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也以22.01億,17.16億的總票房成績,在春節檔分得一杯羹。

成龍的《神探蒲松齡》僅收穫1.52億票房,《無間道》導演麥兆輝的新作《廉政風雲》,則在春節檔票房表現平平,還不及貓眼評分5.9的動畫電影《小豬佩奇過大年》。

在競爭激烈的"熱」檔期下,觀眾有更多選擇,口碑一旦處於劣勢,就會迅速被市場拋棄。

「如果營銷性強,影片質量沒有那麼過硬的電影,不建議去最熱的檔期,建議去一個次熱的檔期。」康利說。 華誼兄弟電影公司副總經理劉歌認為,檔期決定命運。他在「大師課」上,和學員們聊起了他職業生涯中,一次令人難忘的發行經歷。

10月4日晚上11點,電影《找到你》的製片人給劉歌打了個語音電話。在電話另一頭,製片人非常興奮地和劉歌說,一年前的此時,就是《找到你》上映前一個小時。

2018年3月份,華誼宣發團隊看完《找到你》的樣片後,覺得這部影片非常好,上映方向基本確定在國慶檔。

然而,2018年的國慶檔已經有《影》《李茶的姑媽》《無雙》《胖子行動隊》等影片「虎視眈眈」,再加上兩部動畫電影「摩拳擦掌」;作為一部女性題材影片,《找到你》無論在類型還是宣發預算上,都面臨較大的挑戰和風險。

最終,《找到你》選擇了10月5號這樣一個有些「奇怪」的檔期。

劉歌使用的是「半路出擊」的策略。在國慶檔初期與上述幾部影片正面較量,勝算並不大。但在國慶檔中後期上映,如果有個別影片後勁不足,《找到你》通過前期點映進行口碑營銷 ,積累想看指數,「半渡而擊之」,會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結果也正是如此。

在國慶檔激烈的競爭下,《找到你》首日票房依舊達到1831萬。憑藉兩大女主過硬的演技以及優質的內容和口碑,在接下來的幾天里,票房一直保持穩中有升的勢頭,最終以2.85億的票房成績圓滿收官。

「發行就是在正確的時間,在關鍵的時刻做正確的決定。」劉歌說。

貓眼研究院的使命

在為期三天的「大師課」上,很多從業者找到了突破自我邊界的「鑰匙」。

一位做從事宣發行業三年的學員說,他是帶著職業瓶頸和自我困惑來的。「聽完第一天解決了50%,三天聽下來解決了80%的困惑,剩下的20%其實也算是解決了,但還是需要回家再好好思考和沉澱下。」

他在課後總結中寫道,「未來的路還很長,我已上路,只要路對,就不怕路遠。」

「我們期望能夠讓產業更加規範化,標準化,工業化。通過舉辦『大師課』,我們也把自己的方法輸出出來,讓更多的好內容孵化開發出來,讓觀眾看到。」貓眼研究院院長劉鵬對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說。

這是貓眼研究院舉辦這次大師課的初心,也是目的。

11月8日晚,「大師課」首日課程結束後,劉鵬拉著所有學員,來到貓眼公司內的小影院,開始了一場特別的「拉片課」。

一般的拉片課是講怎麼拍片子,這堂拉片課講的是怎麼改片子。

在前期的觀眾試映中,貓眼研究院設計了一套詳細的用戶調研體系,根據問卷結果對電影提出了優化建議,從故事結局、剪輯節奏,再到人物關係、劇情邏輯。

「作為品牌方,我分清了營銷、宣傳、發行的區別,懂得了與電影營銷方換位的思考模式。了解到了大數據調研的作用,電影剪輯的最後一道關卡是目標觀眾的反饋。」經過了培訓和拉片,在騰訊微視工作的學員方言更加堅信,只有內容才能救票房。

劉鵬告訴刺蝟公社,推動貓眼研究院去做「大師課」,有三點邏輯。

首先,電影行業的產業鏈很長,但國內影視行業不夠標準化,工業化。其次,電影行業的風險大,賠錢的項目不少,這對行業的發展本身也是有阻力的。

之所以現在做,是因為中國電影市場的人口紅利已過,一個通過精工細作方式,產出好內容的階段正在到來。

想明白了這些事,貓眼研究院才決定,是時候做這件事了。

在劉鵬「用戶研究與數據化宣發」的課程講義里,充斥著密密麻麻的分析模型和數據案例,像極了一個數據相關專業的畢業答辯報告。

與其他數據分析團隊不同的是,貓眼研究院的每一位分析師,都是電影迷。

在面試時,他們需要有基礎的閱片量要求。在茶餘飯後,他們看的是電影,聊的是電影,分析的也是電影。

憑藉數據化精工細作的模式,以及背靠貓眼協同合作的基因,貓眼研究院的業務量,幾乎是以翻番的速度迅速增長。「今年我們已經參與了超過100部電影項目,是前幾年的總和。明年也許會更多。」

對數據的嚴謹,電影的熱愛,把團隊內的每一個人維繫在一起。這些互聯網電影人相信,中國電影將會誕生更多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