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登上《時代周刊》的華人藝人,潘虹四獲金雞獎,63歲皈依佛門

電影快訊 1933℃

她63歲皈依佛門,10歲父親自殺去世,她是我們熟知的「惡婆婆」,也是氣質優雅的女作家。她就是潘虹,一生獨立硬氣的奇女子。

首位登上《時代周刊》的華人藝人,潘虹四獲金雞獎,63歲皈依佛門 - 陸劇吧

父親的自殺,讓我超脫,十歲沒有了童年

潘虹,1954年11月4日出生於上海,家中一共有三個孩子,潘虹是老大。

其實關於潘虹的身世,至今都沒有確切的說法。傳言潘虹的媽媽在1950年代「中蘇友好」時期,與一位援建中國的前蘇聯專家相愛懷上了潘虹,但迫於時代的壓力,這段「異國戀」草草收場。已經懷孕的潘虹母親,只好匆匆下嫁給一位南下的革命幹部,也就是後來潘虹口中的父親。

首位登上《時代周刊》的華人藝人,潘虹四獲金雞獎,63歲皈依佛門 - 陸劇吧

潘虹10歲那年,因為種種外界原因,潘虹父親服用大劑量的安眠藥自殺。那樣的年代總有些無法訴說的苦痛,母親連父親最後一面也沒見到,最後父親的骨灰盒也只能由年僅10歲的潘虹領回。

首位登上《時代周刊》的華人藝人,潘虹四獲金雞獎,63歲皈依佛門 - 陸劇吧

第二天,年幼的潘虹拿著死亡通知單走進了火葬場,這裡跟她一般大的孩子比比皆是,幾乎沒有一個大人。負責看管屍體的老人叮囑潘虹,「回去不要告訴你媽媽,你爸爸的一個耳朵被撕下來一大半,掛在臉上呢」。

話語像細密的針一點點刺在潘虹幼小的心上,不過她也突然清醒明白。「對呀,這樣活著,還不如死呢。」拿到父親的骨灰盒後,潘虹又獨自坐上了從上海到哈爾濱的火車,她要替母親送父親回家。

整整三天三夜的硬座火車,潘虹很害怕,她害怕壞人,卻更擔心完成不好母親交給她的任務。

漫長的旅程,潘虹順利的抵達了哈爾濱,也就是那刻,潘虹緊張不安的心才慢慢放緩。

潘虹後來回憶時說道,父親的去世,帶給我不是悲痛,而是悟性。我一下子超越了時代,超越了年齡,甚至超越了痛苦。但也就在那一刻,我徹底失去了我的童年。

踽踽獨行,倔強是我最大的後盾

倔強讓潘虹和母親一起背負生活的重擔,在世間踽踽獨行。單親家庭雖使她遭人白眼,但潘虹依舊努力擁抱生活。可幸運總是少之又少。17歲那年,潘虹不得不離開上海,去到長江中的崇明島插隊落戶。

不幸之中的萬幸,那會兒一起插隊落戶的哥哥姐姐們都十分的照顧她。覺得潘虹年齡小,便給了潘虹一份賣糧賣的活,潘虹只需要坐在桌子旁就行,十分的簡單輕鬆。

就在潘虹以為此生就將如此時,1973年,上海戲劇學院來到崇明島招生。

從小就喜歡藝術的潘虹立馬報了名,憑藉著極佳的外形條件和不錯的表演天賦,潘虹順利被表演系錄取。

再次回到校園的潘虹覺得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她拚命努力的學習,想著能夠早一點賺錢養家,照顧已經年歲漸老的母親。

從學校畢業後第一年,潘虹便憑藉著在《苦惱人的笑》出色演出,一鳴驚人,受邀參加戛納電影節的展映。借著強勁的勢頭,潘虹又接連出演了《透過雲層的霞光》、《漩渦里的歌》兩部電影,播出後觀眾反響十分熱烈,潘虹的名氣又上一層樓。

1981年,潘虹迎來自己演藝生涯中的轉折點。

她一改之前青澀拘謹的畫風,在《杜十娘》中飾演的一位雖淪落風塵,卻出淤泥而不染的青樓女子。

活靈活現的演繹讓觀眾驚嘆不已,潘虹憑藉杜十娘一角,成功奪得第四屆小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並提名第六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開啟演藝事業的黃金期。

1982年潘虹又主演了極具現實意義的電影《人到中年》。1983年,《人到中年》被作為「中國電影新作」在日本東京展映。

潘虹也憑藉陸文婷該角,獲得第三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提名第六屆百花獎最佳女主角。

但在影片開拍前,小說原著作者並不看好潘虹。作者甚至曾當面對潘虹說「你太漂亮了,根本不是我心目中的陸文婷」。

直接的話語沒有讓潘虹退縮,倔強的她反而愈發的努力。為了完美詮釋眼科醫生陸文婷,潘虹斷絕了一切社交活動,去到醫學院實戰訓練,每天跟著醫生查房、和病人談話、目睹著醫院的生老病死。

她努力證明自己不是「像什麼演什麼」,而是「演什麼像什麼」,外貌絕不會影響自己演藝事業的發展。

功夫不負有心人,影片上映之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從此她不再是潘虹,她就是所有人心中的陸文婷。潘虹將一個處在中年的知識女性,在家庭事業的雙重壓力下,只能選擇透支生命的無奈,演繹得令人震撼,成為當代銀幕上中年女人的一曲絕唱。

此後,潘虹的演藝之路是越走越遠,越走越寬。她也不負好年華,抓住演藝黃金期,拚命拍戲,膾炙人口的角色越來越多。

大馬士革國際電影節和義大利陶爾米納國際電影節等多項國內外最佳女主角獎統統收入囊中。

除此之外,潘虹先後獲得了日本評選的「世界十大影星之一」,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世紀之星」等榮譽稱號,世界吉尼斯還給潘虹頒出獲得「金雞獎最佳女演員獎次數最多的人」證書。

除在演藝事業上有所成就外,潘虹的文學造詣也頗高。

她發表的以日記為題材的《潘虹獨語》中的隨筆日記相繼被多家出版社收錄編輯專欄,其文采之高。

關於愛情,浪漫一次足矣

事業蒸蒸日上,潘虹的婚姻卻開始走下坡路。她和前夫米家山相識於電影製片廠,兩人當時都只是最普通的員工,慢慢的接觸讓兩人擦出了愛情的火花。

1982年,兩人修成正果,成功步入婚姻的殿堂,新婚燕爾十分甜蜜。

那時米家山為了讓潘虹好好演戲,本是美術專業的他專門跑去北京電影學院進修了導演專業。潘虹接戲,他負責把關;潘虹演戲,他四處幫她找參考資料、錄像帶;等到潘虹新片上映,他又是第一個觀眾和批評家。

漸漸的隨著潘虹的走紅,米家山的專業度也越來高。

1983年,他執導的電視劇處女作《彎彎的石徑》就一舉奪得第3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電視劇一等獎,1989年,他又導演了由著名作家王朔原著小說改編的喜劇電影《頑主》,成功提名第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曾經默默無聞片場員工潘虹和米家山,為了彼此步履不停,努力變優秀。終於一個成為了演藝大咖,一個做了知名導演。

可事業上的相扶相持,並沒有讓這段感情更為牢固。某種程度上講,反而成了兩人感情的絆腳石。

為了成功,潘虹是一心撲在了演藝事業上,每天除了演戲就是演戲。婚後的八年里,她和米家山在一起的日子僅僅只有三百多天。

日日夜夜不復相見,讓兩人漸行漸遠,最終協議離婚。

這段彼此真摯付出過的愛情,至今對於潘虹來說都是難以割捨的美好回憶。這麼多年,她始終孑然一身,甚至最後皈依佛門。

回首當年,潘虹曾在接受採訪時感慨道:「已經有過一次刻骨銘心的愛情,足夠了」。

當再次追問後悔與否時,潘虹卻回答的十分果決,「不後悔,我生來就是這樣一個獨立要強的性格,再來一次,我還是會這麼做,這是我的命數,我改變不來,也後悔不了。」

如今退居二線的潘虹飾演的角色大多都是丈母娘、婆婆一類的中年女子。熒屏上的她的臉頰已幾近凹陷,看著十分的清瘦蒼老。而每每看到潘虹時,大家又總會不自覺的把她和香港演員劉雪華聯繫到一起,因為倆人實在是太像了。

可是仔細一看,就不難發現,劉雪華總是盈盈一笑十分溫暖,而潘虹的氣質永遠是那麼清冷優雅,

尤其皈依佛門後,眉梢眼角更顯淡定從容。

潘虹曾稱自己是個「無鹽女」。是一個極其沒有生活情趣的人,能夠點外賣就絕不做飯,因為做飯對她而言實在太麻煩,她也真的不喜歡。不喜歡的事絕對不做,潘虹有時也自嘲自己日子過的十分擰巴,對自己要求過於十分苛刻。

但正是這些看似的固執與堅守,令她取得了斐然佳績。成為登上美國《時代周刊》的第一位華人藝人。

潘虹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潘虹永遠是那個最獨一無二的她。沒有沒有美人遲暮的不甘,只有歲月靜好的感嘆。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