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談及黃河,習近平總書記都會提到「保護」二字,強調沿黃河開發建設必須守住生態保護這條紅線。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四次蒞臨山西省考察調研,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出明確要求。晉中市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強烈的責任擔當、堅定不移的信心決心,全面投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對汾河進行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的綜合治理,用心用力做好治水興水護水大文章,讓母親河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
晉中,地處汾河中游,汾河幹流從祁縣思賢村斷面入境,蜿蜒流淌124公里,至靈石王莊橋南斷面出境,占汾河總長的17.8%,流域面積達8519平方公里。
佇立於汾河百公里中游示範區的河畔,憑欄遠眺,眼前的景象令人心曠神怡。河道宛如一條碧綠的絲帶,蜿蜒曲折,清澈的水面映照著岸邊鬱鬱蔥蔥的綠意。水中游魚穿梭,激起層層漣漪,鳥鳴聲與花香交織,一幅山水相映、碧波蕩漾、水鳥翩躚的綠色畫卷徐徐繪就,讓人沉醉其中。
晉中,正以這份綠色答卷,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樂章。
水量豐起來
優化水資源管理
編織流動不息新景象
介休市汾河國家濕地公園內流水潺潺、碧波蕩漾,吸引了百餘只白鷺、黑鸛、蒼鷺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鳥類在此嬉戲覓食。本報通訊員 侯學濤 攝
漫步在汾河百公里廊帶介休段,記者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十幾位頭戴斗笠的婦女,正在揮動鋤頭,播撒著馬藺草的種子。這種生命力極其旺盛的植物,將在汾河畔紮下深根,與經過特殊改良的土壤,共同構築起抵禦水土流失的堅固屏障。
「介休市對汾河廊帶左岸外堤坡處的汾河二號濕地進行了生態綠化提質,實施了3.3公里路面提升改造工程,打造了3個親水觀景平台。」介休市水利局質量監督部部長李莉全程參與,她親眼見證了河面寬度從一眼可見擴展到60多米,如今的水域,最淺處也有3米深,最深處更是達到了10餘米,汾河水量得到了顯著的增加。
汾河正以其嶄新的姿態,展示著勃勃生機。這不僅僅是一條河流的復甦,更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寫照。
祁縣昌源河是汾河的主要支流,昌源河國家濕地公園內,流水潺潺、碧波蕩漾,河水與岸邊青翠的蘆葦相映成趣,蒼鷺在天空翱翔,鴛鴦在水裡嬉鬧。
這片水草豐美、綠意盎然的土地,離不開晉中市大力實施污水處理廠尾水綜合利用項目,謀劃河流連通,將再生水資源與地表水、地下水、引調水共同納入城市水資源統一配置,預留了足夠的生態水量。「祁縣污水處理廠每天處理中水約1.8萬噸,全部回用到昌源河國家濕地公園,用作景觀生態補充用水。」祁縣鴻宇市政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永青告訴記者。
市水利局局長李學文介紹,為了再現「汾河流水嘩啦啦」的美景,晉中市大力推進工業節水,推動高耗水企業生產工序節水改造和再生水利用。大力推進農業節水,以汾河流域平原地區為重點,規模化推進高效節水灌溉,嚴厲打擊非法取水。嚴格地下水管理保護,落實地下水禁采限采有關規定。通過實施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逐步實現地下水採補平衡。
「中水管道直通企業,不僅實現了再生水的高效利用,更為工業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水資源支持。」靈石縣「一泓清水入黃河」工作專班負責人張耀偉告訴記者,靈石縣不斷探索完善再生水水權交易機制,錨定再生水「全收集、全處理、全利用、全交易」目標,先後開工建設了兩渡產業園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第一污水處理廠擴容工程,用「水權交易」這把鑰匙,為工礦企業用水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為保護黃河流域的水資源環境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平遙縣香樂鄉的農田裡,記者看到黑色滴灌管道已然成為田間「標配」。每逢天氣乾旱,這些滴灌管道就會打開,將水滴精準滴在農作物的根部。平遙縣嚴格控制汾河沿線取水量,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引進滴灌供水技術,避免大量引用汾河水造成水資源浪費。
汾河,這條曾經沉寂的河流,正以其豐沛的水量、優美的生態和蓬勃的生機,展示著新時代水利事業的嶄新面貌。
水質好起來
提速水污染防治
勾勒碧波蕩漾新圖景
曾幾何時,汾河面臨著嚴峻的水污染挑戰,但如今,它已煥發出勃勃生機,水質清澈,碧波蕩漾,成為晉中生態環境的一張亮麗名片。
「一到夏天,蚊蟲遍布,惡臭衝天,周邊環境髒亂差,行人屏氣而過是常態,如遇強降水天氣,還會出現排水不暢現象。」回想起幾年前的村莊環境,介休市義安鎮中街村村民張修紅連連搖頭。
如今行走在中街村,道路平坦開闊,花香襲人,綠樹成蔭,錯落有致,一池清澈透明的水體取代了昔日的黑臭水體,為村民帶來了清新的空氣和舒適的生活環境。
這一華麗變身的背後,是介休市為提升水環境質量,針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精準發力,投資540萬元實施的「黑臭水體治理和中水利用」項目。污水處理後統一收集到中水蓄水池,蓄水量可達1萬立方米,一改往日「污水橫流」的窘況。
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是增強城市防洪排澇能力、改善城市人居環境的另外一項重要民生工程。
作為「一泓清水入黃河」省級工程,平遙古城基礎設施提升改造項目,重點對古城電力、通信、雨水、污水等地下管網進行綜合改造,讓古城煥發出新的活力。雨水與污水各歸其位,不再混雜,保障了汾河水質的清潔。這種轉變不僅增強了城市的防洪排澇能力,更為市民帶來了宜居宜業的美好環境。
在晉中,科技的力量正在為水環境治理注入新的活力。「晉中智慧水利」app的推出,讓巡河工作變得更加便捷高效。一部手機就能實現簽到、軌跡記錄、照片上傳等功能,大大提高了河道管護的效率。無人機、河流視頻監控系統的加入,更是構建了「天地空」全方位、全天候、全覆蓋的監測體系,讓汾河水質得到更加嚴密的監控和保護。
「從城鎮生活污水設施建設及提質增效工程,到農業農村污染防控工程,從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到河流生態治理和河道綜合整治工程,晉中市7大類86項工程項目保障著汾河流域自然生態系統的穩定和提升。」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馬成毅說道。
23個國、省考斷面水質全部達標,汾河幹流4個考核斷面水質達到歷年來最好水平。可喜成績的背後,是全市上下同心、合力共為的結果。
如今的汾河晉中段,波光瀲灧,魚翔淺底,吸引著無數遊客前來駐足欣賞,切身感受那份清新與寧靜,無聲地訴說著晉中人民對高品質生態環境的追求和堅守。
風光美起來
統籌水生態修復
繪就風光旖旎新畫卷
當晨曦初露,汾河百公里中游示範區祁縣段宛如一幅流動的山水畫卷緩緩展開。兩岸金葉女貞綠籬如金色波浪般連綿不絕,點綴著汾河,為這條清澈的河流增添了無盡的魅力。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頭鴨悠然自得,與河景相映成趣。萬里茶道的路線圖被精心雕刻在石板上,講述著祁縣悠久的茶文化歷史與汾河的美麗傳說。
棧橋虹夢、三灣印月、晉商流韻、汾河晚照、汾水聽濤等沿汾河景點,彷彿鑲嵌在晉中大地上的一顆顆璀璨明珠,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著無數遊客的目光。
順著汾河百公里廊帶,向北可直達太原濱河西路,南下則直至平遙、介休,彷彿一條綠色的紐帶,將晉中的山水美景和人文風情緊密相連。
騎行愛好者馬小海沿著汾河廊帶一路騎行,沿途景色美不勝收。他笑著說:「以前也不敢穿淡色衣服,現在穿白t恤,好幾天都不用洗。」
追新逐綠,向美而行,惠澤山川草木。為了讓汾河的水更清、山更綠,晉中市在治水、興水、護水、管水上出實招,統籌水生態修復,對汾河幹流及其支流進行全面清理,加快推進天然濕地修復和濕地保護區、濕地公園建設。同時,強化河(湖)緩衝帶和河堤生態護坡建設,恢復湖庫生態功能,實現水域、陸域生態環境的聯通。加強小流域綜合治理,實施植樹種草、封育保護,涵養水源,積極打造美麗河湖,恢復水清岸綠的水生態系統。
這些措施的實施,不僅讓汾河的水質得到了顯著提升,更讓汾河的風光變得更加旖旎。
以平遙惠濟河為例,作為汾河的重要支流,其生態環境及行洪安全直接關係著汾河水質及兩岸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平遙縣以維護河道自然形態、促進河湖休養生息為出發點,通過採取護堤、治溝、修坡、植綠等措施,將惠濟河打造成了一個生態、生產、生活融合的水利長廊、生態長廊。
汾河流水、奔騰不息,一泓清水、匯入黃河。全市上下,眾志成城,矢志守護綠水青山,捍衛每一滴清澈,傳遞每一份綠意,讓汾河之韻,成為晉中永恆的驕傲,在「一泓清水入黃河」的時代大考中,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記者手記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一件大事。晉中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殷殷囑託,紮實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修復,讓晉中大地不斷上演著水清、岸綠、景美、人歡的和諧畫卷。
要治好水、管好水,實現「一泓清水入黃河」,並非一朝一夕之功,也非一人之力可為。今年,本報記者走進祁縣、平遙、介休、靈石四縣,通過實地走訪、深入探尋,發現綠水長流、魚翔淺底背後,是全市上下同心同力、同向同行,久久為功、馳而不息努力的結果。
為了讓「汾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晉中市各相關部門、各縣(區、市)緊密配合,打好「組合拳」,唱好「綜治曲」,上下齊心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以更加飽滿的幹勁,一錘接著一錘敲、一棒接著一棒干,生生不息、接力前行。一項項舉措、一次次實幹,一幅幅畫面、一個個場景,持續書寫著「涓涓清水潤民心」的時代答卷,讓晉中治水興水的路徑越來越清晰,成果越來越顯現。
來源:晉中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