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錦華:電影最偉大的作用是對現實的映照和剖析

娛樂頭條 9381℃

作者:影視風向標

9月11日晚,電影《又是充滿希望的一天》走進北大——「演算法與人」戴錦華教授主題對談活動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行。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戴錦華與該片導演劉泰風、製片人朱桐現場回答了主持人沙丹和北大學生的提問。

戴錦華:電影最偉大的作用是對現實的映照和剖析 - 陸劇吧

戴錦華認為該片有三點打動她,尤其是影片引發觀眾對「演算法與人」的關係的思考。電影曾經發揮過最主要、最偉大的作用,是對現實的介入、映照、剖析、展示,然後對某一些問題的提出。電影用這個方法,最大程度地實現了電影作為公共藝術的公共性。以下為對談主要內容實錄。

一部和我們每個人生活都有關的電影

沙丹:這部影片除了講述快遞員的故事,還涉及夫妻關係、教育問題,以及很多內容都在電影中呈現。內容似乎有點過於龐雜,為什麼這麼做?

劉泰風:這是一部和我們每個人生活都有關的電影,所以理所當然電影外部的社會應該放在影片中去用戲劇化的方法、用拍電影的手段和視聽語言去把它呈現出來。這是一部寫社會、寫人的電影,所以我想在一個特殊的時間段,特殊的時期,用攝像機去記錄我們身邊的生活,把它編織在一起,去說出自己內心想說的話,這是這部電影對我來說的意義。

戴錦華:電影最偉大的作用是對現實的映照和剖析 - 陸劇吧

沙丹:這部電影採用16毫米膠片去拍攝,今天有一些導演會採用這樣的方法,因為它比較傳統。如果同學們看電影時仔細觀察,會注意電影畫面下邊有一些毛邊,這到底是人為處理還是有問題呢?還是說要保持一種膠片質感?為什麼要用膠片去拍攝這樣一個故事?請您給大家解釋一下。

劉泰風:我以前是一名攝影師,也做過美術師,對整個電影製作行業都很熟悉。拍這部電影首先源於生活,源於我對這個世界和環境的觀察。我覺得膠片對真實世界的還原是數碼影像做不到的。在當下這個飛速發展的環境中,也許我們遺忘了很多膠片時代的美好和膠片時代電影之所以成為電影的意義。選擇膠片拍攝,首先和影片現實的主題是契合的,16毫米膠片有一定的記錄性和人文價值,選擇16毫米拍攝成為我們在美學上的考慮。

至於邊緣為什麼會有這些細小的線頭或者說是雜質?其實剪輯後期的時候,我和剪輯師商量過,我希望能全都保留下來放在大銀幕上。他很贊同。因為我覺得生活中充滿了雜質和一些沒有辦法所剔除的瑕疵。這可能是一部現實題材電影中,能夠帶給觀眾肉眼上直觀的感受。它就像我們的生活一樣,不那麼完美。

戴錦華:有三點打動我,反思演算法與人的關係

沙丹:這本來是一個這個技術處理的問題,結果上升到了人文的層面。戴老師,這部電影涉及非常多的社會問題,我相信很多都是您平時在這生活中觀察到的。您可以從電影視聽語言,也可以從電影的社會角度,先聊聊您個人的感受。

戴錦華:電影最偉大的作用是對現實的映照和剖析 - 陸劇吧

戴錦華:上周我們放映的是《下一個素熙》,好像兩個文本之間有一個潛在的對話關係。這部電影在討論新技術衝擊之下,資本完全覆蓋和統一之下的世界的人的日常生活。不同的人,有故事有遭遇,他有可能是我,也可能是你,他是我們中間的每一個人。以前我們說農民工的時候,我們以為他們是一些特別的人,從鄉村流入城市的打工者。但是今天我們說快遞小哥的時候,其實我們不知道他們,因為他可能是一個大學生,可能是一個丟了工作的白領,甚至是一個找不到工作的碩士畢業生,也可能是最底層老百姓。

當我看到北京快遞員中的碩士和學士比例時,我嚇傻了!我記得碩士的比例曾經到過7%,大學本科畢業生的比例超過13%,這是我偶然讀到的一份材料。所以說的是在這個變動不居、漸次艱難的經濟環境中的每一個人,大家同時面對這些結構性的改變。聽說在座的觀眾中有專門研究這些社會現實的學者,我覺得這種研究、報道、觀察和這部電影一樣,是讓我們去審視我們置身其間的現實,然後提出一些問題讓我們去思考,使得我們不得不承受這樣的現實變為問題。這樣我們可以去回答,去尋找有沒有改變或者解決的方案和可能。

戴錦華:電影最偉大的作用是對現實的映照和剖析 - 陸劇吧

我自己的感受有三點。一點是影片的現實主義不僅表現在現實關懷、現實關注和一種情感的投射,和某一種道德的自我要求。創作者不僅體現了這些,同時以這種完全的無形式,似乎是一種紀實的方式,實現了本質性的電影美學。16毫米膠片不僅是傳統的電影介質,還決定了電影的記錄特性,而數碼就使得這個特性已經完全變為幽靈和無所依憑。重新回到膠片意味著重新或者說再次獲取電影的記錄特性。這種沒有形式的形式,這個似乎是直面現實的東西所達成的電影美學成就,是這部電影特別打動我的一個點。

打動我的另一個點是:其實現實主義本身是一種敘事套路,這部電影也從這樣一種敘事套路進入:一個災難性的事件,使兩個階層上彼此隔絕的家庭相遇。那麼通常按照套路,最後這兩個家庭應該達成某種和解,但在這個故事中,他們始終未能達成。這種對敘事套路的無視或者悖反,就是我感興趣的,就是被我覺得這部電影的藝術成就或者美學成就的組成部分。

最重要的一點是製片人說的「演算法和人」,我們經歷著這樣一個技術衝擊、技術進步的時代。技術曾經承諾服務於人民,方便人民,它是社會進步的一個標識。但是現在我們發現這個故事中的一個中等階層和一個相對低下階層的人,如何成為演算法中微不足道的數據,可能完全可以被忽略的數據。

戴錦華:電影最偉大的作用是對現實的映照和剖析 - 陸劇吧

危力(男主角,宋寧峰飾演)的故事可能有另外一層意思,我們都知道在大廠里35歲到40歲你就該走了,員工所有對於職業,對於公司的體驗,可以一分鐘化為烏有。片中那個一直是男主角跟班的小弟,可以無縫隙地替代他。他們又是製造這個模塊的人,是製造這個演算法的人。

所以,這些內容讓我們去思考所謂的技術進步,在演算法中,人不要說是否佔據主導位置,人還在什麼意義上可以被感知為人,被處理為人?這就是我看了影片後受到的衝擊,所以就說來北大放映這一場,和我們北大最年輕的同學們一起來分享這些問題,也分享這樣一個不大合時尚潮流的電影的美學成就、美學追求和表達。

電影最偉大的作用是對現實的映照剖析

沙丹:今天同學們的提問很多。有同學問:這部電影開始時,孫總給危力說,你要習慣身體里的結石,習慣了你就不難受。這個身體里的結石是否隱喻了現代人精神中的某種結石?

劉泰風:你有沒有覺得這部電影在現在的電影市場中,也像一個結石。每個人感覺到自己體內有一個小石頭,都會造成無比的疼痛感,就像眼睛裡的沙子。與其說這是一種隱喻,我覺得這是一種對現實的認知。很多時候我們必須忍住,剋制住,慢慢習慣了,就好了,但是我們要去想一想: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現象?這就是影片中男主角後來去反思的一些問題。

沙丹:有好幾位同學都提了類似問題:片名中的「希望」是怎麼體現的呢?片名《又是充滿希望的一天》,希望到底在哪裡?為什麼感覺不到希望?

劉泰風:我覺得北大的同學們是能夠看得非常透徹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類似的經歷,就是當你打卡的時候會跳出來一行字說:加油!今天又是充滿希望的一天,今天又是元氣滿滿的一天,今天又是什麼什麼樣的一天。

其實我們在生活中耳邊充滿了這樣的一些類似給你打強心劑的話術。它讓你一天變得非常好過,但是壓力和一些災難性的事件,它不會有預知地就降臨在我們每個人身上。我們每個人難道真的是每一天過得很幸福,很有希望嗎?但是到了第二天,太陽還是照常升起,你還要從被窩裡面爬起來,還要被那個吵鬧的裝修聲音所吵醒。

對於我來說,希望這兩個字應該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我們要抱著什麼樣的態度去迎接未來所有在我們身上的壓力和挑戰?這是我想問自己的,也希望觀眾能夠在看完這部電影后,能夠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和自己去解讀這些問題。

戴錦華:我看到這個片名的理解就是片中的一幕,快遞小哥早上出發之前,這個其實我們每天都看到。比如說餐館前面,保安集合,服務人員集合,這是我的年輕時代沒有的一種儀式,大家就要喊出一個什麼口號,什麼加油啊,什麼快樂啊,就是要表演這樣一個儀式。片名就是借用了這種儀式的口號。至於你怎麼理解影片故事和情境,那就你自己去理解吧。下回你再參加這種儀式說「又是充滿希望的一天」的時候,你帶一點距離,帶一點思考。

電影曾經發揮過最主要、最偉大的作用,就是對現實的介入、映照、剖析、展示,然後對某一些問題的提出。電影用這個方法,最大程度地實現了電影作為公共藝術的公共性。而且它需要去參與、去構造、去召喚我們更好的生存,我們更有意義的、更合理的、更人性的這種生存。

所以我喜歡影片結尾的那個閑筆:就是夜晚公交車站坐著的那個老人,看似不那麼現實主義的,但其實是非常現實主義的一場男主角和老人夜晚的對話。老人關於電影的回應,是影片中最溫暖的時刻,同時也是電影現實主義的力量。因為不光是直面現實,同時是一種真誠的,一種情感和希望的傳遞。我是在那個意義上看到了我認同的希望,就是我們對生命不同的理解,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關愛。

危力在最後的時刻選擇了尊嚴,而不是被收買。他選擇站出來說的那個網約車司機兒子被電動車燒死的案例。故事開始男主角想換輛豪車,但結尾也許以後他將成為坐公共汽車的人,這明顯是一個階層的墜落,但這是他的選擇。這個時候我們看見了人的尊嚴和力量。對我來說,這樣明天可以是充滿希望的一天。

影片半開放式結尾交給觀眾去續寫

沙丹:咱們再討論最後一個話題,因為大學生對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最後女主角發現自己懷孕了,這個即將出生的孩子有何隱喻呢?是給家庭帶來希望還是增加新的負擔?為什麼選擇新生命作為結尾呢?

戴錦華:電影最偉大的作用是對現實的映照和剖析 - 陸劇吧

劉泰風:這部電影有一個半開放式的結局。這個家庭要誕生新的成員,女主角(張歆藝飾演)心情是複雜的,他們這一家將來所面臨的生活充滿了未知。但是不要忘了,與此同時,徐曉霞(郭柯宇飾演)他們家走了一個人。所以,生老病死,來來往往,這就是生活中每天都在發生的事情,這就是我們的世界。我希望觀眾能夠通過這部電影,找尋一些共鳴點,因為在龐大的演算法機器的籠罩下,我們每一個人,都和電影當中的外賣騎手是一樣的。

朱桐:其實在我看來這個結尾是一種新的絕望。我覺得這個時代對於中國女性的要求非常高,恨不得你十項全能,我覺得這樣很辛苦。我很感激導演把這場戲作為影片的結尾,我覺得是一種深深的思考。

當然我們還是希望有新生命的誕生,但是在讓我們都倍感壓力的當下,我們能夠替別人分擔以及承擔多少的壓力和責任,這是我們要捫心自問的。

戴錦華:我覺得整個劇作呈現了一種開放性,每個觀眾可以根據自己對世界和生命的理解去延續這個故事。如果你相信孩子是婚姻的黏合劑,新生命的到來會使這對夫妻和解,那你就覺得這是一件好事兒;如果你很現實地想,一個40歲的男性很難再就業,即使找到新工作也要接受地位的下降,那麼新生兒就成為負擔,你就會覺得這是個悲劇因素。

這到底是又是充滿希望的一天,還是充滿絕望的一天,是壓垮生活的最後一根稻草,還是拯救一個家庭的新的希望,我想這是交給了每一位觀眾去續寫。

(影視風向標 長風 根據現場錄音整理)

【影視風向標】由資深媒體人、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秘書長、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新媒體文藝評論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影協理論評論委員會理事胡建禮主編。涵蓋微信公眾號、人民號、微博、百家號、企鵝號、新浪、網易、搜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大魚號等自媒體平台。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