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野
2024年,明星演唱會火得一塌糊塗,這片市場就像開了掛一樣,你方唱罷我登場,搞得好不熱鬧。
熱鬧之際,白酒大牌企業紛紛選擇主辦、冠名或贊助明星演唱會,以求能借勢撬動市場,實現雙贏。
比如洋河冠名劉德華巡迴演唱會,如果用兩個字來對這種合作進行評價,那就是:賺了。
廈門2024,演唱會超過70場
今年的演唱會市場有多火,看看廈門就知道。這裡有一份廈門網友提供的演唱會日曆,根據其中所做出的標記,僅僅是今年7–8月份在廈門市召開的演唱會,總數就高達15場,共有9位歌手、5支樂隊登台演唱。
根據有關信息,在2024年內,選擇廈門作為舉辦地的明星演唱會,據不完全統計高達70多場。其中,可謂是大神雲集:歌神張學友來了,不老男神劉德華來了,歌俠任賢齊來了,百變女神蔡依林來了……
今年,前來廈門串場的遠不止張學友、劉德華、任賢齊這些曾經威震華語樂壇的大腕,此外還有很多歌手、樂隊,希望能夠藉助演唱會市場的不斷升溫,來加碼休閑經濟,同時藉此實現自己的「淘金夢」。
歌聲中,露出「灑滿酒香的舞台」
今年以來,在演唱會市場持續火爆背後,離不開白酒企業的推波助瀾,正是越來越多的大牌酒企,在將酒香灑滿演唱會舞台的同時,使得演藝市場的氛圍感被無限拉滿。
自2024年初以來,包括洋河、五糧液、瀘州老窖、今世緣、郎酒、金沙酒業、衡水老白乾、叢台酒業等在內的白酒企業,爭相通過舉辦、冠名或贊助的方式,為一場又一場的演唱會造勢引流,同時藉助事件營銷、娛樂營銷等手段,利用演唱會與消費者之間的深度互動,為自己攫取應有的市場利益。
在主辦、冠名或贊助演唱會之際,白酒企業並不會放棄演唱會背後的利益,他們在謀求通過演唱會擴大品牌影響力的同時,更希望藉助演唱會的粉絲效應,將演唱會門票與自身產品進行捆綁促銷,並以此來謀求產品動銷、銷量增長、品牌傳播和美譽度提升。
這一輪「白酒+演唱會」熱潮的興起始於2023年。有信息顯示,2023年全國演出市場出現井噴,當年5000人以上規模的大型演唱會、音樂節達到3100場,創下146億元的票房收入記錄,至今已至少有20多家知名白酒品牌,參與了至少160場演唱會的主辦、冠名和贊助。
酒企冠名演唱會,一場雙贏之旅
在2024年的諸多演唱會中,作為中年人曾經的偶像,來自香港的兩位「天王巨星」——張學友、劉德華的巡迴演唱會,無疑最為吸睛、招財並受到狂熱追捧。
在眾多演唱會中,洋河冠名劉德華巡迴演唱會,因此成就了合作雙方的一場「雙贏」之旅:演唱會獲得了票房,洋河則通過「門票+酒」的促銷活動,籠絡了粉絲,拉動了銷售,切割了競爭對手的市場。
對於洋河的這次冠名,以及冠名所帶來的巨大收益,媒體是這樣報道的:今年夏天,劉德華巡迴演唱會引發了廣泛關注,而其身後的冠名方洋河·夢之藍m6+也賺足了眼球。其實,「關注+眼球」,正是洋河冠名演唱會的終極所求,但冠名活動帶給洋河的遠不止於此。
實際上,洋河因為冠名劉德華的巡迴演唱會,不僅獲得了極大曝光機會,顯著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還通過演唱會的鏈接,在與消費者的深度互動中,與消費者之間建立起了有利於培養消費好感度和忠誠度的情感紐帶——這種紐帶,對於洋河品牌的「長期主義」發展路線至關重要。
唱響中國人的「夢之藍」
酒企冠名演唱會,最為看重的,或許是歌手的氣質與品牌自身的契合度,以及歌手粉絲群體與白酒品牌的目標消費群之間,是否能夠產生比較高的情感共鳴。至於說買酒贈票之類的促銷活動,它們所帶來的那點銷量、所拉動的那點消費,都還在其次。
洋河選擇劉德華,是因為劉天王本身就是一個有著大夢想的「追夢人」,同時,作為一名熱心公益的歌手,劉德華本身自帶「正能量」,這對於洋河來說,冠名所帶來的風險最低、收益最高。
1997年,為了慶祝香港回歸,由台灣音樂人李安修、陳耀川、塗惠元等合作編寫的歌曲《中國人》,唱響了億萬中國人的心聲,凝集了五千年的民族血脈。而這首歌的演唱者,正是天王劉德華本尊。
這是一首能夠讓劉德華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可以用香港人的身份,跟大家說自己是中國人」的歌曲。當年為了拍這首歌的mv,劉德華曾經登上長城,身著中式白衫,在紅旗漫舞中站在烽火台上,大聲唱出了「五千年的風和雨啊,藏了多少夢」。
劉德華演唱的《中國人》,不僅唱出了中國人的心聲,也唱出了一曲「中國夢」。洋河當年在推出高端產品「夢系列」之後,曾經以「中國夢,夢之藍」的廣告語,在業界贏得了極高聲量,也搶佔了預期中的高端白酒市場份額。
劉德華是藝術領域的經典人物,洋河則是白酒行業的經典品牌,在形象高度契合的背景下,用「經典」成就「經典」,最終的結果只有一個:雙贏!
洋河,身為白酒龍頭之一的老牌名酒,此番以「洋河·夢之藍m6+」冠名劉德華巡迴演唱會,決意要唱響中國人的「夢之藍」,在「搶戲」環節,也算是神來一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