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松湖」:這支管樂團,培養了上千名會玩樂器的醫學生

娛樂頭條 3124℃

站在舞台中央,周彥冰張開雙臂,手中的指揮棒輕盈起舞。跟隨著指揮棒的節奏,長笛、小號、小軍鼓、薩克斯……各種不同的樂器融為一體,如同涓涓細流,緩緩流淌至舞台的每一個角落,讓觀眾如沐春風。

周彥冰是廣東醫科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文化藝術系主任、副教授。2004年,剛剛大學畢業的他,在東莞松山湖開始打造一支屬於廣東醫科大學的管樂團,也是東莞首支大學生管樂團。如今,20年過去了,管樂團培養了上千名具有樂器演奏技能的醫學生。他們在醫療領域發光發熱的同時,也一直用音樂治癒身心。

「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貝多芬曾用這樣一句話來表達他對音樂的虔誠信仰。周彥冰也一直秉承著這個信念,在音樂的道路上一往無前、矢志不渝。20年來,他以音樂為媒,與松山湖同氣連枝、共生互榮。

「人在松湖」:這支管樂團,培養了上千名會玩樂器的醫學生 - 陸劇吧

周彥冰。

每年至少舉行一次專場音樂會

2004年,從星海音樂學院民樂系畢業的周彥冰,入職了廣東醫科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成為一名音樂教師。

入職後不久,學校便交給周彥冰一個「艱巨」的任務——打造一支屬於廣東醫科大學的管樂團。

「學生都是學醫的,90%以上沒有音樂基礎,基本上都要從零開始培養。」周彥冰回憶稱,這成了當時打造管樂團面臨的最大的困難。

「第一年非常艱難。」周彥冰說,第一屆管樂團共有50餘人,樂隊共有十餘種樂器。他和外聘老師們要一個個聲部、一個個學生單獨地教。節假日加班訓練成了家常便飯,暑假也要集訓20天左右。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5年,在學校迎評晚會上,管樂團閃亮登場,驚艷了在場的所有嘉賓和學校師生。鞠躬謝幕的那一刻,周彥冰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前所未有的榮譽感和使命感。

後來,周彥冰和他的管樂團名聲大噪,並受邀參加校內外各大活動。2013年以來,廣東醫科大學管樂團在東莞玉蘭大劇院、東莞市文化館星劇場、莞城文化周末劇場等藝術場館舉辦了多次專場音樂會,也先後斬獲了廣東省大學生器樂比賽甲組一等獎、廣東省大學生藝術展演二等獎等多個榮譽。

如今,管樂團每年都要至少舉行一次專場音樂會,這也是周彥冰給學生和自己定下的任務。

今年5月11日,廣東醫科大學管樂團還聯合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的樂團,在莞城文化周末舉行了慶祝中國共青團成立102年音樂會。

「人在松湖」:這支管樂團,培養了上千名會玩樂器的醫學生 - 陸劇吧

周彥冰帶領管樂團的隊員參加音樂會。

學生因樂器受益,「感覺一切都值得」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管樂團每一年都會招新,每一屆都有40-60名樂手。至今,從管樂團走出去的學生有上千人。也就是說,周彥冰培養了上千名具有樂器演奏技能的醫學生。

在周彥冰看來,藝術的「加持」,可以更好地成就一名醫護人員。東莞市第八人民醫院是東莞唯一一個擁有樂隊的醫院,樂隊中有好幾名樂手都來自廣東醫科大學的管樂團,張詠康就是其中一位。

周彥冰對張詠康印象深刻。「讀書的時候,他是唯一一位會修理樂器的學生,能夠拿著一把螺絲刀,把短笛零件拆掉再重新組裝。」周彥冰說,如今,張詠康是第八人民醫院小兒神經外科的主力醫生;拿著短笛吹奏的雙手,也可以在手術台上救死扶傷、妙手回春。而醫院舉行文藝活動,張詠康更是奮勇當先。

「這樣的學生不是個例,還有很多因為樂器受益的學生。」周彥冰說,總體而言,那些從管樂團走出去的醫學生,成為醫護人員之後,也能深刻感覺到,樂器給他們的職業生涯帶去了一些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為一名老師,看到自己的學生因為樂器受益,便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也有學生畢業後留在了松山湖。李營茂是早期在在管樂團吹小號的一名男生,畢業後在醫藥公司上班,同時在松山湖北部一個社區做兼職黨支部書記。直到現在,只要管樂團有重要演出,周彥冰都會叫他回來排練,每次他都會欣然應允。

「他很喜歡樂器。樂隊合作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一群人同時演奏,不同的樂器之間會產生化學反應。」周彥冰說。

「人在松湖」:這支管樂團,培養了上千名會玩樂器的醫學生 - 陸劇吧

周彥冰打造的管樂團,培養了上千名會玩樂器的醫學生。

見證松山湖20年的巨變

至今,周彥冰已在松山湖紮根整整20年。20年來,松山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周彥冰成為親歷者和見證者。

「剛來松山湖的時候,很多道路都沒有路燈,黑漆漆的。出去吃飯、購物,都要跑到其它鎮街。」周彥冰說,而如今,松山湖最大的變化是人流量和車流量越來越多。「每五年就會感覺有非常大的不一樣。」

近年來,松山湖每隔兩三年都會有新的商業區拔地而起,生活也越來也便利。除了生活上的便利,松山湖最吸引周彥冰的地方,還有非常濃厚的文化教育氛圍。

周彥冰說,在一些全市甚至全省的音樂、舞蹈比賽中,松山湖的實力都很強勁。「這跟松山湖的人才數量眾多密不可分。」

周彥冰稱,松山湖的音樂人才非常多,尤其是最近兩三年,引進了一批學歷高、職稱高的音樂人才。「音樂專業的博士有好幾個,碩士也不少,很多中小學都引進了音樂專業的碩士。每次搞活動,就能看出他們的專業能力和組織能力都很強。」

「人在松湖」:這支管樂團,培養了上千名會玩樂器的醫學生 - 陸劇吧

很多學生因樂器受益,也一直用音樂療愈身心。

在周彥冰看來,松山湖的樂隊水平也很高。他所打造的大學生管樂團,在松山湖乃至全市都是首支;放眼全省,也是比較早的。「目前,松山湖三所大學都有具備交響樂演奏能力的樂隊,而且都在50人以上。大部分中小學也都有自己的樂隊,這些都需要有人才的支撐。」

除了藝術領域,近年來,來自各個領域的人才薈萃於此,為松山湖的發展添磚加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松山湖已經成為「高端人才」的代名詞。

另一方面,隨著松山湖人口不斷增多,群眾對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松山湖作為東莞獨特的高端人才流入地,政府和社會組織需要為人才提供更多的服務,而文化滋潤最適合不過了。」周彥冰稱。

以「文化之興」賦能「科學之城」,成為松山湖的發展戰略。

近年來,松山湖圍繞「樂賞、樂品、樂學、樂動」四條主線,著力打造精品文藝展演、音樂、閱讀、旅遊、運動等系列文體旅長線活動,精心培育和發展「樂享松湖」文化品牌,聚焦文化傳承與創新,以松山湖獨特的潮文化開闢發展新路徑,進一步擦亮「潮流東莞」城市文化名片。

為了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充分、便捷的文化服務體驗,松山湖建了4個城市閱讀驛站、6個共享文化空間,進一步營造「閱讀+交流」的社區文化氛圍。「文化空間的打造,可以帶來強有力的、凝聚人心的力量。」周彥冰說。

此外,越來越多的咖啡品牌入駐松山湖北部片區,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咖啡文化,成為松山湖生動的文化符號。

「人在松湖」:這支管樂團,培養了上千名會玩樂器的醫學生 - 陸劇吧

周彥冰(左一)跟學生們在排練。

日益濃厚的文化氛圍激發創作靈感

松山湖日益濃厚的文化藝術氛圍,也為周彥冰帶來了更多的創作靈感。

在松山湖濃厚文化氛圍的熏陶之下,周彥冰還把身邊的城市風情寫成了動人樂章。由澤平作詞、周彥冰作曲的《遇見松山湖》,描繪了這座科技新城的秀美與繁盛。

「無數霓虹燈,點亮繁華的城市」「路的盡頭,有湖的入口」……這首歌曲中的意象和描繪來源於周彥冰在松山湖的人生體驗,也是一個松湖追夢人的真實寫照。

2020年,周彥冰創作了原創歌曲《幸福松湖》,旋律流暢自然,松山湖的奇麗之景完美地融入其中。其後,這首歌曲多次在省市歌曲徵集比賽中獲獎。

在松山湖這片充滿活力和創意的土地上,藝術文化活動如同繁星般點綴其間。周彥冰也多次參與其中,見證了很多精彩的瞬間。其中,最令他難以忘懷的,莫過於松山湖建園十周年和二十周年的晚會。

2011年,松山湖建園十周年時,周彥冰帶領學生們精心排練了《世紀序曲》。當樂團奏響那首熟悉的旋律時,整個松湖廣場彷彿被音樂點燃。松山湖在十年間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壯懷激昂的旋律中得以淋漓盡致的體現。

2021年,松山湖迎來了建園二十周年盛大慶典。周彥冰帶領學生們演奏了由晚會導演組原創的音樂。這首激昂澎湃的音樂,表達了對松山湖二十年來風雨兼程和不懈追求的敬意。當晚,小號手們身著統一的服裝,精神抖擻地站在舞台上。他們演奏技巧嫻熟,配合默契,技驚四座。當小號手們奏出最後一個音符時,全場觀眾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回顧這些年在松山湖參與藝術文化活動的經歷,周彥冰深感這片土地充滿了無限的可能和機遇。「這裡不僅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和完善的設施條件,更有濃厚的藝術氛圍和開放包容的文化環境。」

對於周彥冰而言,20年來,他早已與松山湖融合共生。他說,自己對松山湖的一草一木都無比熟悉,也充滿感情。「是命運讓我選擇了松山湖,我在這裡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方式、音樂定位和閃光之處。」

統籌:南都記者 梁錦弟

采寫:南都記者 田玲玲

攝影:南都記者 譚偉山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