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國科幻產業總產值超300億 反映了新一代思維正發生重大變革

電影快訊 1605℃

每經記者 溫夢華 每經編輯 杜毅

最近一個月,完全可以稱之為「科幻月」。10月底,在重慶舉行了世界華語科幻星雲獎十周年慶典,11月初,2019中國科幻大會在北京舉行。11月22日-24日,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又將在成都拉開帷幕。

上半年中國科幻產業總產值超300億 反映了新一代思維正發生重大變革 - 陸劇吧

2019中國科幻大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多位知名科幻、科技人士齊聚一堂,他們不僅聊了聊他們眼中科幻的魅力和對自身的影響,同時也共同探討中國科幻未來發展之路。

中國科幻規模還稱不上黃金時代,但處在黃金時代氛圍中

在2019中國科幻大會上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科幻產業報告》顯示,經歷了高速發展增長,2018年中國科幻產業總產值為456.35億元,相比前一年的140億元增長了3.26倍。到了2019年,僅今年上半年中國科幻產業總值就達到315.64億元,相比前一年同期增長1.38倍。科幻閱讀、科幻遊戲、科幻電影、科幻周邊衍生品等細分產業市場總值均實現快速增長。

每經記者注意到,在2018年中國科幻產業總值中,科幻電影和科幻遊戲兩大產值佔比達到89%。其中,科幻電影佔比最高,為46%。除了這兩大類,科幻電視劇、科幻閱讀、科幻周邊的產值佔比則分別為6%、4%、1%。

具體來看,2018年科幻電影市場總產值為209.05億元;科幻電子遊戲產值為195億元,整體收入增幅放緩。而2018年科幻細分市場收入增長最快的,則要屬中國科幻閱讀市場。

2018年中國科幻閱讀市場產值總和17.8億元,相比上年暴漲83.5%,全年出版和重版的科幻圖書共382種,與上年相比增長65%。其中,數字閱讀和有聲閱讀在2018年增長勢頭迅猛,據估算,2018年科幻數字閱讀總產值約4.3億,有聲閱讀總產值約6000萬元。

科幻周邊領域,《三體》《流浪地球》是周邊衍生最豐富的創作源泉。2018年科幻周邊產品總值為4.5億元,到了2019年上半年,周邊產品產值總和則約為9.5億元。

數據上的增長無疑為中國科幻發展帶來信心。劉慈欣認為,中國科幻從邊緣的存在到如今受到更多大眾、媒體、政府的關注,說明了中國科幻正在走向科幻的黃金時代,而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其實是,科幻反映了中國新一代思維方式的重大變革。

不過,劉慈欣也強調道:「科幻作為狹義來講比如文學、小說、電影,中國科幻現在還處於起步階段,它的規模稱不上黃金時代。但從大的環境來看,中國科幻確實是處在一個黃金時代的氛圍中。」

「讓我吃驚的是中國有那麼多科幻迷」

如果用一個詞概括2015年的科幻圈,大多數粉絲一定會給出「三體」或者「劉慈欣」。那一年,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獲得雨果獎,而《三體》電影版權持有方游族影業也宣布電影正式開拍。

「在《三體》之前我沒有讀過任何中國的科幻作品。我第一次接觸《三體》就是它獲得雨果獎的時候,我看到很多中國的科幻迷到雨果大會,這讓我感到很吃驚,中國有這麼多的科幻迷。」日本科幻作家藤井太洋在科幻星雲獎十周年慶典上說到。

藤井太洋的感嘆不無道理。《三體》日文版在日本引發的「《三體》熱」恰恰說明了這些。數據顯示,今年7月,《三體》日文版正式開售,發售當天,《三體》就登上了日本亞馬遜文藝作品銷量榜第一;到了第二天,譯者大森望在社交網路表示要第3次印刷,《三體》發行一個月內超過10萬冊。據悉,《三體》日文版售價為2052日元,約合人民幣130元。

日本中國科幻研究學者《三體》日文版監製立原透耶教授解釋:「一般在日本電子版都不太好賣,但是《三體》一直賣得很好。現在13萬冊里有30%是電子版。一般在日本賣的電子版就是10%。很多從來沒有看過科幻的讀者第一次看的書就是《三體》。」

這樣的銷量對於劉慈欣來說是意料之外的。「確實以前世界尤其是亞洲對中國科幻認知比較少,我自己的書在亞洲其他地區銷量影響都不行,遠不如在英國、德國、法國、西班牙等這些地方。《三體》第一部在韓國才賣了400本。」劉慈欣表示。

論壇上,每經記者注意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據介紹,2014年到2017年,在日本發行的中國科幻小說大多數都是英文版翻譯過來的,而到了2017年以後,則轉變為直接從中文翻譯成日文了。

科幻產業正在成為風口

「科幻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從2016年開始已經出現很明顯的增長趨勢,這和國家人均GDP增長有直接關係。作為大文娛消費,尤其是年輕人文娛消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科幻產業逐漸成為關注的風口。我認為未來3~5年,甚至10年科幻是比較有潛力的產業。」著名編劇、導演、製片人張小北表示。

談及未來趨勢,現場的多位業內人士指出,未來在科幻細分領域方面,影視作為帶動性較強的產業形式,仍然會有強勁表現,遊戲產業也一樣。相比之下,閱讀產業將平穩增長,周邊產品將持續增加,不過整體來看,科幻產業的總體格局基本保持不變。

除了行業格局帶來的變化,未來隨著產業的發展,科幻產業的從業人數穩步增長、新技術研發與科幻產業結合的趨勢將會出現,與此同時,產業的基礎理論研究與教育培訓也亟需加強。

在張小北看來,中國科幻目前沒有成為流行文化裡面的主流類型,不過這個趨勢正在發生變化。「如何把科幻這種外來的流行文化類型和中國流行文化類型很好的結合是未來3~5年需要面臨和解決的問題。」

正如劉慈欣所強調的:「隨著中國的發展,科幻小說仍然有可能迎來真正的黃金時代。但在目前,首先需要改進的是科幻小說的作家數量,增加專業作家的數量,提升作品的數量。」

張小北和劉慈欣的看法不謀而合,他認為,中國科幻需要更多像劉慈欣這樣的暢銷小說作家、暢銷作品出現。「下一部科幻小說是什麼,沒有人知道,也沒有答案,而這恰恰是未來三到五年時間我們要思考的方向。」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