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蔡麗怡 實習生江欣怡 冼夫人,曾被周恩來總理讚譽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她矢志於反對分裂割據、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被尊稱為「嶺南聖母」「華夏聖母」。由陳健執導,葉璇、任重、賈媛媛、苗青、李若僑、楊清文等實力派演員主演的歷史傳奇劇《譙國夫人》,5月5日起每晚19:30在廣東衛視《活力劇場》開播。隨著該劇的開播,冼夫人的傳奇故事也將從文獻記載和民間傳說中走上熒屏。
《譙國夫人》由廣東廣播電視台、茂名市委宣傳部、北京光兆大地傳媒有限公司出品,廣東衛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廣東南方領航影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劇中濃濃的嶺南風味與文化元素,包括主要拍攝地茂名的風土人情,勢必在播出期間為廣東觀眾帶來共鳴。早前,該劇導演陳健、監製於承艷及主演任重、常戎、王露浠、劉昱彤再次蒞臨茂名的冼夫人拍攝基地,故地重遊,感受嶺南的獨特魅力。他們接受南都記者的訪問時,也分享了更多劇集拍攝背後的經歷與感受。
1
主創深受冼夫人的「好心精神」影響
冼夫人出生於南北朝時期古高涼(今廣東茂名),一生經過梁、陳、隋三朝,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社會活動家,被封為「譙國夫人」。電視劇《譙國夫人》以冼夫人的傳奇一生為背景,講述了她生於戰亂,在複雜危難的衝突鬥爭中融合嶺南各部落,推動社會進步、民族和睦,畢生致力於國家統一的感人故事。
葉璇飾演冼夫人。
「陳健導演的代表作是《亮劍》,他還拍了兩位巾幗英雄,一個叫奢香夫人,另一個是冼夫人。奢香夫人是貴州彝族的一位女首領,冼夫人則是咱們廣東俚族的一位女首領。」《譙國夫人》監製於承艷在採訪中向記者分享了該劇背後有趣的故事。陳健導演表示,自己十分驚喜與幸運,能將這兩位巾幗英雄的故事與經歷影視化。他說:「我們所有的演職員想通過這個戲,讓更多的人了解冼夫人、認識冼夫人,認識我們中國還有這麼一個偉大的女性。」
談及冼夫人時,主演們的表情皆肅然起敬。「冼夫人雄才大略,我(在劇中)看好她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女性,於是讓自己的兒子和她聯姻。我個人理解,她對南粵當時的經濟、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尤其是當地的民族大融合,她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常戎表示。
任重飾演冼夫人丈夫「馮寶」。
飾演冼夫人丈夫「馮寶」的任重,對冼夫人的故事有著更深入細緻的了解,任重說:「冼夫人的精神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我這次來(茂名)參觀學習了解到,全球有3000多座冼廟,在全球範圍之內大家這麼崇拜一位嶺南地區的歷史上的真人,可想而知她的影響力有多大。你到了茂名就會知道,茂名的城市標語叫——『好心茂名』,是因為冼夫人有一顆好心,一顆愛民的心,一代一代流傳下來。」任重還舉了一個有趣例子例證冼夫人的影響力,「據說在當地,以前有人做了壞事,查不出是誰幹的,拉到冼廟一問,那壞人一看冼夫人的像就馬上招了,冼夫人就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劇中馮寶與冼夫人的感情也一直備受關注。這對夫妻在千餘年來一直被稱作是「和合二仙」,他們的家庭和睦被當地人口口相傳。冼夫人的家庭不像中國傳統家庭架構那般「男主外、女主內」,而是恰恰相反。對此,任重也有自己獨特的想法:「馮寶,按照現代的話說入贅了冼家,他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賢內助。在這樣一個女性角色的故事裡,總得有一個男性在背後支持她吧。我能夠接到馮寶這個角色很開心,他主不主內我覺得也是非常好的事情。」而在劇中一直陪伴冼夫人的兩位年輕演員王露浠與劉昱彤,亦提到她們深受冼夫人「好心精神」的影響。
作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女性,冼夫人以她的堅韌、智慧、忠誠和愛國精神而蜚聲中外。她的善心和對民眾的深厚情感代代相傳,不僅深深植根於當地文化和社會價值體系,還成為茂名市的驕傲和象徵,甚至超越國界,成為許多海外華僑華人的信仰與精神圖騰。《譙國夫人》在充分消化史料的基礎上講好人物故事,同時有意識將當地民風民俗、地域特產、自然風光有效植入,體現嶺南地區文化風俗和人文歷史,讓更多觀眾了解嶺南文化,不斷激發嶺南文化的時代活力。
2
全新有趣的嘗試
演員個人的成長
此次在劇中飾演的角色,對演員們來說都是一次全新且有趣的體驗。任重自2017年參演《那年花開月正圓》之後,時隔多年再次出演古裝劇,他坦言此次的拍攝感受與此前完全不同。「因為時代背景不同。我拍《那年花開月正圓》的時候是清裝,男演員全部要剃頭。而我們這部戲是全頭套,從妝發上、服裝上是不一樣的。而真正的不同,劇中人跟現代人的行為舉止是不一樣的,我們在拍攝冼夫人這個故事當中,學會了很多俚族、俚寨的禮儀禮節,這也是我們在現場拍攝時非常注意的。」
常戎飾演馮寶的父親。
常戎在劇中飾演任重的角色馮寶的父親馮融,兩位實力派男演員在合作中發生了不少趣事。「我和任重飾演父子倆,我們在戲裡的合作非常愉快,因為我們很多年前就認識了。我的愛人和任重是上戲的同班同學,所以這次合作雖然是我倆的『第一次』,但像是合作了很多部戲的感覺,合作起來非常的默契,非常的順暢。」常戎笑言。
「朵娃」王露浠。
而第一次拍攝電視劇的兩位新人演員王露浠與劉昱彤,均表示她們在這部劇里受益匪淺。飾演冼夫人身邊的得力女將朵娃的王露浠說:「我之前參演過兩部電影,第一次拍電視劇就遇到《譙國夫人》這樣的大戲,我到現在還清楚記得當時自己的忐忑不安和誠惶誠恐。我記得當時製片人於承歡說:你完全可以本色出演,演你自己就好了;陳健導演也是一位特別溫和且有耐心的導演,他會給演員很大的創作空間,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指點和指引。在他們的鼓勵和支持下,我逐漸有了自信心。雖然我對自己的表現並不是非常滿意,但也是盡心儘力去完成了對這個角色的創作。藝術總是留有遺憾,我希望以後會越來越好。」劇中飾演冼夫人的侄女冼愛蓮、與葉璇有頗多對手戲的劉昱彤則表示:「她(葉璇)表面上是一個很嚴厲的人,但私下裡會告訴你,你這裡該怎麼樣去感受、怎麼樣去演,大家私下裡相處得很融洽。」
「冼夫人」葉璇。
談及扮演「冼夫人」的葉璇時,一眾演員對她的評論是「嚴謹、認真、負責任」。任重說:「葉璇是一位對戲特別認真、特別敬業的演員。我覺得自己在拍攝的一個多月里,已經屬於挺辛苦的,每天拍十幾個小時。葉老師在這裡奮戰了三個多月,每天兢兢業業,她對自己的妝發、服裝要求非常嚴格,一點點小細節她都要與製片人討論很久。對於劇本的發展脈絡,她也每天都在與製片人商討。我覺得這個非常難得。」
葉璇本人雖然未能來到採訪現場,也透過劇組帶來她的演繹感受,她說:「很榮幸能接到這樣一個富有挑戰的角色。我一直準備著演一位女政治家,所以我算是『活』在了這個角色里很長的一段時間,也希望最後的呈現能讓觀眾感受到我們做過的功課。」
3
真實的置景,精緻的美術
冼夫人影視基地成為茂名的新文化地標
其實《譙國夫人》這部劇從籌備到播出,花費時間長達十年之久。主創團隊翻閱大量的史料,在美術置景上精益求精,儘可能復原和營造嶺南人物、嶺南建築的風貌特點。
「冼夫人的家『俚寨』,在國內各大影視城都沒有當年的建築樣式,南北朝時期的建築本身留存就很少。我們就在廣東冼夫人的家鄉恢復了冼夫人的家——俚寨。」製片人於承艷對記者說。由於冼夫人的故居早已在歷史的長河中消失了,為了讓冼夫人「回家」,為了更好地傳承與發揚冼夫人的精神,在製片人的帶領下,主創團隊不僅查閱大量的史料,一步一步生動地還原冼夫人生前的故居,還進一步地將拍攝場地打造為冼夫人影視基地,並推動其成為茂名的新文化地標之一,推動了茂名當地的文旅產業的發展。
除了打造真實的置景,主創團隊在美術上也花費了大量心血。製片人於承歡說:「我們的美術組提前一年半時間來到廣東,把廣東所有的博物館關於俚寨的資料全部調齊,不管是已公布、沒有公布的,包括南北朝時期的瓷器、香爐、器皿,我們都是照著博物館出土的器皿,來做1:1的複製。」鏡頭下也許一閃而過的裝飾,實則是主創團隊花費大量工夫打造的、專屬於俚族的文化符號。「現在市面上做竹器、做屏風的手藝人很難找,我們是在茂名的鄉村裡面去找這些老手藝人,按照當年出土文物的圖紙去恢複製作了很多竹器、香爐、碗,整座俚寨的裝飾大家在劇中可能鏡頭一閃而過,不會注意到演員身後的銅鼓、蛙神、俚寨的各種自然圖騰,裡面每一個符號其實都有(歷史)出處。」「我們在博物館發現當時俚族人有很多吉祥圖騰符號,像孔雀羽、蛇形紋、雷神圖案等,所以我們在演員的頭飾、服飾上都做了一些多角度的俚寨符號的體現。」
該劇對於美術的精益求精,常戎也深有體會。「我們昨天去冼夫人廟看到兩個細節,我跟展覽館的工作人員提出來,我說魏晉南北朝的時候沒有線裝書,要麼是木牘、要麼是竹簡,但是展覽館裡冼夫人的塑像,左手拿著泥塑的線裝書。我提出來後,工作人員說,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在這一點上,我們劇組的道具師是用了心、查了史料的,劇中所有的書,包括我看的書、馮寶看的書,要麼是木牘,要麼是竹簡。」
作為導演,陳健表示自己十分幸運可以在如此精美的影視基地中進行創作,而重走來時路,重新遊覽自己曾工作過的冼夫人影視基地,陳導也感觸良多:「我們當時的拍攝選址原來只是一個河塘,現在真的成了一個影視基地,我們花了那麼多人力物力建的這些景留在了茂名,也造福了很多人。因為冼夫人、包括俚族的居住環境現在已經沒有了,我們實現了一個夢想:讓冼夫人回家,讓我們的後人知道,以前的俚寨,冼夫人生活過的地方是什麼樣子的,這是很高興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