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趙麗穎、林更新主演的仙俠劇《與鳳行》順利收官。該劇自開播來便收穫廣泛好評,7.2的豆瓣評分在同類劇集中屬於相當亮眼的成績。仙俠劇如何做出質感、讓人物落地,同時融合輕喜風格?在劇集完播後,該劇導演鄧科、製片人鄭中莉一同接受媒體採訪,對該項目進行了全面的解析與復盤。
1
評價兩位主演:趙麗穎像「定海神針」、林更新鬆弛又認真
在採訪的一開始,被問到趙麗穎、林更新兩位主演的表現,導演鄧科首先連誇了三句「好」:「非常好,特別好,出奇意料的好!」他提到對二人的印象:趙麗穎和劇中沈璃一樣「愛吃」,也同樣「外剛內柔」;林更新則「有趣又暖心」,「表面上看起來他好像在現場比較活躍,其實他很認真地在做功課。」
「這個項目其實在2019年初我開始操作的時候,沈璃這個角色只有唯一的人選,就是麗穎。」製片人鄭中莉透露,「她是主演沈璃,像沈璃一樣勇敢和果決。同時也是監製,是《與鳳行》這個項目的『定海神針』。」
《與鳳行》是趙麗穎與林更新的「二搭」作品,許多觀眾都十分喜愛他們在劇中的有愛互動,二人的高甜吻戲頻頻衝上熱搜。導演也表示,兩位主演在片場有著十足的默契,「我在現場觀察到,他倆已經很熟很熟了。有些事情不用說出來,他們的眼神、微表情,都可以把意思全部傳達出來。比如小院部分的戲比較偏日常相處,像扔缸、吃葡萄等等互動,以及現在網路上傳播的那些備受大家喜愛的片段,可以說90%都是大家在現場共創出來的。」
2
「現實主義仙俠劇」如何落地?找到人物的現實根基
和其他仙俠劇不同的是,《與鳳行》有著「現實主義」的定位。針對「現實主義仙俠劇」的定位,鄭中莉表示:「我們在拍《與鳳行》的時候,有一個想法是要讓這些人物落地,讓大家相信這個故事,找到人物的現實根基。」她以劇集開篇人間小院的部分舉例,「沒有用一個宏大的世界觀開場,而是以沈璃這個人物的視角娓娓道來,來展開小院的生活。所以,我們也堅持去找實景拍攝,和導演去各處看景,去了貴州、江南等等,最後我們選擇了在仙都鼎峰湖的景區實景搭建了一個行雲小院,現在很多遊客都會去那裡打卡拍照。」
鄧科補充道:「在這個項目創作的最早期,我、製片人和麗穎三個人在商量怎麼給這個項目做定位的時候就說過,還是要以相對成熟一點的視角去看待這個項目。包括像開篇設定是在除夕夜,幾個小孩點爆竹這種很童真的場景,然後慢慢一個長鏡頭帶到天上,從人的視角去看這些神仙。其實這是我們給影片定的一個基調,就是永遠站在人的角度去看待一個仙俠的世界。」
3
工業化突破:最大的難點是特效
《與鳳行》是新麗傳媒出品的第一部女頻仙俠劇。被問及製作過程中有哪些不易,鄭中莉坦言最大的難點在於特效。「《與鳳行》的特效鏡頭數很多、後期製作時間比較長,哪怕是我們前期和導演和監製一起做了很多的概念和拍攝方案,但是在實際落地的過程中,我們也是遇到了很多無論是技術上還是執行上的一些困難。」
鄧科直言:「這次製作上的挑戰非常大,我覺得我完成了一次工業化的『進化』。《與鳳行》真的是一個特效量非常龐大的影片。以我的工作經驗,一部戲導演拍完,工作基本上已經完成80%左右了,因為它很多東西都確定了,只是可能在精剪或者音樂的調配上還會有一些創作的空間。但是《與鳳行》拍完後,還有大量的特效方面的工作沒有完成。」
鄧科透露,《與鳳行》的後期特效拆分給了十幾家公司去整合完成。他要與各個公司、團隊分別溝通、調整,相關內容ppt長達500頁。為此,主創成立了一個後期管理團隊,專門整合特效工作。
鄭中莉補充道:「其實特效做得炫、要燒錢並不是一個難事,但它難就難在要跟你的劇情、人物、音樂、演員結合起來,不能各玩各的。在這方面我跟導演包括麗穎做了很多的探討,最終呈現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所以,我們現在面對未來可能有的任何大特效劇,都會迎難而上。」
4
如何融合輕喜元素?根據演員「量身定製」
在2021年熱播的男頻古裝劇《贅婿》中,鄧科導演很好地融合了喜劇元素,令人印象深刻。
此次在《與鳳行》里,鄧科又是如何去處理女頻劇的輕喜風格的?對此,鄧科表示:「喜劇最終還是得落實到人。」每部戲的喜劇風格得根據不同的演員「量身定製」。
他提到《贅婿》與《與鳳行》在喜劇處理時的差異:「我覺得《贅婿》會更熱鬧一些,更直給一些,結合當時的演員郭麒麟,他非常善於抖包袱;那到了《與鳳行》,更多的是通過劇情來帶出的喜劇。林更新身上最大的喜感就在於一種反差,比如說前期行雲在小院的時候,他是一個相對活潑一點的凡人,經常會去捉弄一下碧蒼王,他的那些反應我們會留長一些。到了後期他變回上神之後,兩個人像是史密斯夫婦的那種感覺,我當時讓兩位演員盡量收著演,然後通過音樂的節奏來破他們的梗。整體而言,我覺得《與鳳行》的喜劇會更偏日常一些,它有很多是通過日常的一些微表情、反應,臨場的一些狀態去呈現的。」
鄧科總結道:「其實喜劇是一個很微妙的東西,我覺得唯一的心得就是得定製,根據不同演員去不同定製。包括我後來又拍了《大奉打更人》,它也是男頻,最開始大家會覺得應該跟《贅婿》會有某種相似吧,但其實也沒有。最後我們在呈現的時候,根據王鶴棣這個演員也進行了一種風格的轉換。」
采寫:南都記者 朱雯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