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業廣告副業會員順便拍戲,愛優騰在罵聲中賺大錢!

娛樂頭條 9482℃

主業廣告副業會員順便拍戲,愛優騰在罵聲中賺大錢! - 陸劇吧

前不久,愛奇藝發布的財報顯示,去年總營收319億,增長10%,而其中凈利潤達28億,同比暴增了115%。在經歷了十多年的長期虧損後,這已經是愛奇藝連續第二年盈利。

實際上,業績大漲也不只是愛奇藝一家。

從2023年初的《狂飆》到年底的《繁花》,過去一年中,不少電視劇都稱得上是叫好又叫座。甚至許多過去從不看劇或者很少看劇的人,也架不住周圍朋友的安利,點進各大視頻網站來一探究竟。

得益於此,愛優騰三大長視頻平台的業績都在大踏步前進,其中優酷雖然還沒能賺錢,但虧損同樣在收窄。

有人說,一個20年前的全民追劇時代已經重新到來,剛剛過去的2023年就是長視頻平台的復興之年。

然而對觀眾來說,這可能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這樣的復興對我們觀眾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其實如果把時鐘撥回到兩年前,長視頻平台的主旋律還是降本增效。

因為短視頻的衝擊和互聯網擴張期的結束,錢荒從巨頭一路蔓延到劇組,那時候可以說個個都在為錢發愁。

前面10年,愛優騰三大平台拍片、宣傳、辦綜藝,前前後後已經燒掉了一千多個億,然而收益表裡卻一直掛著負數。

早期哥仨還能拿奈飛做擋箭牌,說人家也是先花錢再賺錢。

但同樣的理由總不能一直用,尤其是當投資人看到,奈飛的收入和股價在不斷攀升,更是要質疑,為啥都是做電視劇的,你們就跟人家差距這麼大?

主業廣告副業會員順便拍戲,愛優騰在罵聲中賺大錢! - 陸劇吧

這裡頭,最尖銳的批評來自汪海林,他在21年底的一條微博里寫道:「十年的時光,沒有實現產業升級。1000億,沒有產生優秀的作品。反倒是消滅了觀眾,培養出一代腦殘,關鍵是,還賠錢。」

要不說人家是著名編劇呢,短短几十個字,字字都扎心。

實際上也的確如此,這十年裡頭愛優騰燒錢雖然夠多,產齣電影電視劇不少,但絕大部分評價都是一個字「爛」。

而且難得的是,它爛得是五顏六色,千奇百怪。小說改編就是胡編亂造,原創劇本就是胡說八道,經典翻拍更是被前作暴殺。

要麼就是「甜寵」「霸總」「古偶」這三板斧來回折騰,很多時候,我們就是光看網劇封面,都能把劇情猜了個七七八八。而如果有哪一步劇火了,還馬上會冒出來四五部新劇跟風抄襲。

所以最後愛優騰再算一算賬,發現這麼多年,花了這麼多錢,拍了那麼多戲,最大的貢獻是捧紅了一大堆的流量明星,以及養活一大批影視區的吐槽up主。何況,就栽培流量明星這點,還真不好說能不能算是「貢獻」。

投資人有意見,觀眾不買單,投資性價比極低,這就迫使愛優騰必須轉向。

而幾大平台對外又不好意思明說,我們是經營困難,於是不約而同地換了一個高情商的說法,叫做「精品化戰略」。

在這個戰略底下,最直觀的變化就是,能夠立項開拍上線的電影電視劇在大量減少。

2022年,騰訊視頻70多個項目最終只通過了2個,優酷一次立項會,53個劇集項目最後只留下1個。

看來,國產網劇雖然沒拍出《魷魚遊戲》,但一樣是在參與《大逃殺》。

在之後半年多時間裡,重點網劇的備案又同比減少204部,下降了29%,網路電影同比減少1670部,下降了65%。

減少項目投入,當然可以降低成本,但是對公司經營來說,光想辦法省錢肯定是不夠的,關鍵還得是「開源」。

對長視頻平台來說,賺錢的路子無非兩條:廣告和會員。

而不幸的是,這兩樣也正是咱們觀眾追劇過程中,最大的痛苦來源。

所有網劇觀眾,不管追哪個明星,是誰家的黑粉,應該都有這麼一個共識,那就是現在平台上的廣告,真是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

主業廣告副業會員順便拍戲,愛優騰在罵聲中賺大錢! - 陸劇吧

10年前,視頻廣告的領地,還僅僅停留在片頭的十幾秒鐘。

可現在呢,廣告不但從開頭十幾秒擴展到了兩三分鐘,整部戲裡,各種彈幕廣告、劇中廣告、角標廣告、植入廣告是層出不窮,把觀眾的觀影體驗攪得支離破碎。

這裡頭,最膈應人的,就是小劇場形式的劇中廣告。

馬伯庸就吐槽過,他小說所改編的電視劇《古董局中局》:「中插廣告也就算了,還是該劇角色來演;該劇角色出演也就算了,偏偏廣告編排完全不考慮和電視劇角色格調的統一性。」

戲中角色剛「一臉逼格」地懟人,跟著就跟「大傻子」一樣在宣傳微視app,「你說這設計能讓人不齣戲嗎?」

同樣的問題,在2017開播的《軍師聯盟》一樣突出。

本來作為一部三國歷史劇,《軍師聯盟》的劇情演繹,演員表現都可圈可點,算是近些年來難得的古裝佳作。

但討厭的是,它中間時不時要插播一些搞笑廣告,又大大破壞了整部劇的嚴肅風格。

像《軍師聯盟》的第一集里,前面還在給曹操建言獻策的郭嘉,後腳就端了個蛋糕,拿了個手機給某貸軟體做起來了推薦。

包括可口可樂,伊利牛奶這樣現代的產品,也堂而皇之地穿越到三國歷史背景中,借歷史人物之手給觀眾做強行植入。

像這種劇中廣告,觀眾跳不過又躲不開,價格自然也是最昂貴的。

所以插入到熱門網劇中,動輒都需要數百萬元人民幣,這同時也讓整個行業水漲船高,各路廠商都到網劇平台搞廣告內卷。

《每日經濟新聞》曾做過統計,2023年的暑假檔里的25部頭部劇集中,各種廣告居然多達472個,其中12部劇帶貨超過20家,位居榜首的《我的人間煙火》的金主爸爸更是多達47個,屬實是往廣告裡頭摻電視劇了。

今年初爆火的《繁花》,廣告一樣不少。據豆瓣用戶「來看月」統計,平均每集廣告9到10條,金主包括德芙、百事、衛龍、美團、問界、vivo、唯品會等40個品牌,合計共有286條廣告。

主業廣告副業會員順便拍戲,愛優騰在罵聲中賺大錢! - 陸劇吧

廣告多到這個地步,視頻平台自然是大賺特賺,可是僅僅有這一項收入還是不夠。

因為既然是對標奈飛,他們心心念念的,還是咱們觀眾的口袋,能靠會員費賺大錢,才是這些平台的終極目標。

這些年來,長視頻平台的會員制度一直引人詬病,各種vip、vvip、vip中p,都讓人眼花繚亂。

以愛奇藝來說,現在有黃金、白金、星鑽三檔vip,除此之外還有做動漫fun會員和看比賽的體育會員。

騰訊視頻則是給會員分了八級,雖然說有做任務、攢積分的免費升級方法,但是掛過qq的人都知道,不給小馬哥充值,想光靠毅力升級,可不得等到猴年馬月去了。

而視頻平台把會員分得這麼細,本質上還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榨取商業利潤,給觀眾提供的權益就像是擠牙膏一樣,一分錢一分貨,多給一點都好像會要了他們的命。

冷叔記得十多年前,看視頻每個月10塊錢就能暢行無阻了,但現在呢,最基礎的會員真的也就能看個「劇」,廣告跳不過,登錄設備有限制,電腦電視投影儀多個平台還不互通。

包括以前電視劇常有的製作花絮,現在也能變成增值項目,明目張胆地問客戶要錢。

而你要覺得沒有多少人會掏錢看花絮,那可就想錯了。

三大平台用戶數量都是上億,裡面就是只有很少一部分願意掏錢,那都是很大一筆的收益。何況對平台來說,花絮本來就是正片的副產品,不用花額外成本製作,能賣出去一份都是白賺。

另外還有超前點播服務,2019年《陳情令》熱播,騰訊視頻就順勢推出了30塊提前收看結尾5集的服務,結果點播人數高達520萬,僅憑此一項,平台就增收1.56億元。

同年另一部熱劇《慶余年》也是一樣,最後增收也高達1.45億,超前點播由此成為網劇標配,開始全網泛濫。

雖然後來超前點播因為陷入法律爭議,引起輿論批評,而一度被喊停,但平台賺錢的願望誰也攔不住,很快又以別的形式重出江湖。

現在最典型的一種玩法就是「大結局點映禮」,表面上說是主演們一起看大結局,然後聊聊電視劇的一個直播活動,出來賣的也是這場活動的觀看許可權。

但同時呢,視頻平台又會貼心地給購買的觀眾,「贈送」一張大結局的提前觀看券,那這事情就很明顯了,觀眾掏錢買的,其實還是超前點播。

愛優騰收費花樣繁多,廣告鋪天蓋地,應該說,中國觀眾可以找出一百個理由不買他們的賬。

然而現實情況是,現在這三家再加上一個芒果tv,基本就等於全中國的網劇市場。

這一方面是巨頭的實力形成了壟斷地位,另一方面,又因為這種壟斷地位,最優質的資源也總是往這幾個平台聚集。

而最近幾年,在縮減項目規模後,愛優騰對單個劇集的資源投入,顯然是更加集中,影視圈對互聯網時代觀眾的口味,也琢磨得越來越透。

可以預見,在這個背景下,像《狂飆》《繁花》這樣的爆款電視劇在未來會越來越多,這也就能夠不斷吸引觀眾為平台的廣告和會員買單。

只是對觀眾來說,在影視劇以外的體驗依舊糟糕,想要打破行業壟斷,實現文化產業的百花齊放和全面繁榮還很遙遠,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對長視頻平台,也只能是繼續又恨又愛,邊罵邊看了。

你最近又在追劇嗎?體驗如何呢?歡迎在評論區里留言。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