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慶挑戰單人劇,「表演是當下的最優解」

娛樂頭條 9786℃

王耀慶挑戰單人劇,「表演是當下的最優解」 - 陸劇吧

排練單人劇《低音大提琴》的間隙接受採訪,王耀慶不改幽默的個性,他會拿自己的年紀打趣,也會用開玩笑的口吻自稱「細膩敏感」。但談到表演和新作,他又會嚴肅起來,「這是一部很大的戲,表面上講一個低音大提琴手對生活的抱怨。但實際在討論生命的意義。」作為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後浪新潮演出季劇目,單人劇《低音大提琴》正在緊張的排練階段,將於4月12日與觀眾見面。

王耀慶挑戰單人劇,「表演是當下的最優解」 - 陸劇吧

單人劇《低音大提琴》講述在一個失眠的夜晚,一位低音大提琴手談起自己的過往——他的事業、愛情,他的渴望、崩潰與思索。面對著自己碩大的低音提琴,他彷彿看到了身處社會洪流中的自己。無法擺脫階層束縛的他,註定了只能過著平凡而普通的日子……在探班這天,王耀慶率先展示了劇中片段,穿著睡衣的主角在家中隨意地走動,做著普通人在早上都會做的日常舉動。

這段看上去平平無奇的片段,被王耀慶認為是劇中「最困難的部分」,他在排練廳無數次地演練揣摩。「主角的身體和靈魂是剝離的,洗漱、喝咖啡、換衣服出門,這些動作需要在一個非常流暢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王耀慶和導演楊溢是氣味相投的朋友,兩人每天在劇場盡情地創作,「每天都笑到肚子痛,但其實都不能用在舞台上。」

王耀慶挑戰單人劇,「表演是當下的最優解」 - 陸劇吧

在排練廳,《低音大提琴》是一部「雙人劇」。王耀慶如果演四個小時,楊溢也會演上相同的時間。「剛才那段你是這麼演的對吧,我再演一便給你看,他經常會這麼說。」王耀慶這麼聊起兩人的「尬戲」。楊溢曾是2003版《低音大提琴》的主演,當時演出風靡上海後,他就如劇中的低音大提琴手一般,抱著理想、熱情、懷疑、猶豫,度過了往後的十年演藝生涯。2013年楊溢又以導演身份回歸,他經過多年的積累和成長,擁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給作品帶來全新的詮釋。如今,又過去了整整十年,楊溢說,「這部戲的經典之處在於它有不斷演繹的能力,每一次的呈現都能帶來新的啟示和理解,也希望這個故事在每個人心中留下獨特的印記。」

王耀慶挑戰單人劇,「表演是當下的最優解」 - 陸劇吧

《低音大提琴》的劇本是德國編劇帕特里克·聚斯金德1980年發表的處女作。該劇於1981年9月在慕尼黑首次演出後,便在眾多劇院上演,受到廣泛好評。隨後被翻譯成英多種語言,成為歐洲話劇舞台上長盛不衰的經典劇目。在這部作品裡,他以第一人稱的敘事視角巧妙地拉近了觀眾與主人公的距離,讓觀眾感受到生活中充滿了矛盾的情感。

排練舞台劇,王耀慶喜歡在劇場里一遍又一遍地去打磨所有的細節。楊溢出演《低音大提琴》時20歲出頭,王耀慶則即將迎來50歲生日,他不願意下結論,究竟哪個年齡段的演員更貼近主人公。優秀的作品經得起時間的推敲,也能在不同年齡段演員的演繹中擁有各自獨特的韻味,「表演是一個當下的最優解,這也是我想跟大家說的,每一天都是你最好的一天。」

  作者:王筱麗

文:王筱麗圖:陸宇爍 攝編輯:王彥責任編輯:李婷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