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演出近萬場,18家上海國有文藝院團激活文化消費新動能

娛樂頭條 7189℃

一年一度的上海市級國有文藝院團 「一團一策」考核2月1日在中華藝術宮舉行。會上數據透露,2023年,上海18家市級國有文藝院團2023年共計開展演出9570場,演出收入3.64億元,較2019年增長20.13%,創歷史新高。

2023年,上海不僅有多部重大文藝創作問世,更在演出市場上有了許多突破,包括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在內的多家院團的演出收入均超過2019年,各家院團的駐場演出和主題演出季更是成為上海激活文旅消費的重要內容。

9部重大文藝創作持續推進,21部作品入選文旅部重要展演

去年一年,在市重大文藝創作工作機制指導下,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上海戲曲藝術中心、上海文廣演藝集團建立重大選題聯合攻關機制,圍繞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新時代溫暖現實主義題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題材和經典ip跨藝術門類轉化四個方向,共有9部作品入選上海市重大文藝創作委約項目。

一年演出近萬場,18家上海國有文藝院團激活文化消費新動能 - 陸劇吧

民族歌劇《義勇軍進行曲》

一年演出近萬場,18家上海國有文藝院團激活文化消費新動能 - 陸劇吧

淮劇《火種》

其中,民族歌劇《義勇軍進行曲》、淮劇《火種》、京劇《龍潭英傑》三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作品都傳承紅色基因。

反映以上海城市舊改的海派滑稽戲《寶興里》、反映新中國成立後滬疆人民攜手奮進的雜技劇《天山雪》以及交響曲《新時代》、交響合唱《復興的大地》、滬劇《蘇河十八灣》都是書寫了人民故事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

一年演出近萬場,18家上海國有文藝院團激活文化消費新動能 - 陸劇吧

一年演出近萬場,18家上海國有文藝院團激活文化消費新動能 - 陸劇吧

舞劇《永和九年》

舞劇《永和九年》聚焦「天下第一行書」, 上海歌舞團新創舞劇作品講述李清照的故事,都是賡續中華文脈 「雙創」出新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題材作品。

此外,根據茹志鵑同名短篇小說改編的芭蕾舞劇《百合花》、改編自第十六屆「五個一工程」、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同名獲獎小說的舞台劇《千里江山圖》和中篇評彈《千里江山圖》,都是優秀ip跨藝術門類轉化的新作,目前都在持續創作推進中。

一年演出近萬場,18家上海國有文藝院團激活文化消費新動能 - 陸劇吧

新創作品之外,去年一年,上海市級國有文藝院團共有21部作品入選文旅部等重要展演活動,獲得多個獎項。

其中,崑劇全本《牡丹亭》、雜技劇《戰上海》入選文旅部「新時代舞台藝術優秀劇目展演」;交響樂《我們的世界》參加第十五屆全國聲樂展演暨全國優秀交響樂作品展演,獲評「優秀作品」;歌劇《漂泊的荷蘭人》、芭蕾《大地之光》分獲第五屆中國歌劇節、第十四屆全國舞蹈展演「優秀劇目」;京劇《七俠五義》(上、下本)參演第十屆中國京劇節。

一年演出近萬場,18家上海國有文藝院團激活文化消費新動能 - 陸劇吧

 滬劇《陳毅在上海》劇照 祖忠人 攝

滬劇《陳毅在上海》則入選第三屆全國戲曲(南方片區)匯演;淮劇《趙五娘》參演2023全國地方戲精粹展演;雜技節目《豐碑》入選第十一屆全國雜技展演;兒童劇《那山有片粉色的雲》、皮影戲《九色鹿》入選第九屆全國優秀兒童戲劇展演,獲「優秀劇目」。

文藝人才也是獎項頗豐,尚長榮、奚美娟獲首屆上海傑出人才;史依弘、黎安、余彬參演全國戲曲演員會演(生行、旦行),被文旅部授予「新時代中國戲劇(旦行)領軍人才」「新時代中國戲劇(生行)領軍人才」稱號;羅晨雪摘獲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顧芯瑜獲「表演藝術傳承英才」稱號。

以演出為中心環節,全力激活文化消費新動能

創作之外,上海的演出市場一直走在全國前列。2023年,市級文藝院團都以演出為中心環節,通過盤活優勢演藝資源,打造駐場演出和主題演出季,舉辦各類節展活動,增強文化消費吸引力,激活文化消費新動能。

上海的駐場演出已經形成品牌效應。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朱䴉》先後在美琪大戲院開展5輪駐演,至今已累計完成駐場演出146場。國風音樂現場《海上生民樂》常演常新,已經在去年8月完成首個百場駐演。此外,《時空之旅2》《不眠之夜》等駐演項目年內分別演出247場、294場,併入選文旅部「全國旅遊演藝精品名錄」。其中,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秋、國慶長假期間6場駐演上座率均達到100%,票房近400萬元。

一年演出近萬場,18家上海國有文藝院團激活文化消費新動能 - 陸劇吧

《永不消逝的電波》劇照。澎湃新聞記者 薛松 圖

主題演出季也一直是上海各大文藝院團的品牌。其中,上海交響樂團「團廳演出季」「夏季音樂節」、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人文之光」「環球舞台」「經典重繹」「後浪新潮」等四大演出季、戲曲藝術中心下屬院團「京昆群英會」「盛世越章」等主題演出季等都是持續多年的市場品牌。

此外,上海木偶劇團將原定兩年一屆的上海國際木偶藝術節調整為每年舉辦,創新推出「國際精品木偶藝術展演」;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則將「上海國際兒童戲劇展演」升格為「上海國際兒童戲劇藝術節」,實現了原有展演品牌的升級。

上海的文藝院團在加強商圈聯動上也一直有新嘗試,每年都會出現「演藝新場景」。諸如上海戲曲藝術中心下屬院團與豫園商圈「海上梨園」合作,打造古戲樓版作品,構築國潮打卡新地標。上海滑稽劇團聯動北外灘來福士等商場,打造推出海派互動體驗項目《歡迎入戲》,定期更新演出內容。上海評彈團開發古鎮資源,以文藝小分隊形式,赴新場、七寶、南翔等古鎮書場開展演出,並在虹口的1925書局、今潮8弄舉辦主題性、定製類評彈演出。

一年演出近萬場,18家上海國有文藝院團激活文化消費新動能 - 陸劇吧

《劇院魅影》

作為文旅消費重要組成,演出在節假日期間也發力。文廣演藝集團、上海芭蕾舞團在2023年五一長假前後推出音樂劇《劇院魅影(中文版)》和芭蕾舞劇《歌劇魅影》,形成共振效應,其中《劇院魅影(中文版)》在上海大劇院連演34天共計40場,實現票房4850萬元。上海京劇院在天蟾逸夫舞台推出《西施》等4部作品5場演出,票房收入破百萬,創近年同期新高。

激活國內市場消費同時,「文化出海」同樣在去年收穫新成績。上海芭蕾舞團經典版《天鵝湖》赴荷蘭連續巡演45天,為該團史上最大規模商業巡演活動,36場演出上座率近100%,吸引不少觀眾從德國、比利時等國家跨國觀演。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