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誌|從大廠到大棚,他們是紮根邊疆種瓜的「博士兄弟」

電視劇快訊 1295℃

一大早,新疆帕米爾高原上的溫室大棚里,兩個曬得黑黢黢的莊稼漢,一個弓腰、一個半蹲,開始做種植前的準備:把一袋基質倒進白色基質槽,徒手碾碎、鋪平,再挪動地方換下一個槽……

人物誌|從大廠到大棚,他們是紮根邊疆種瓜的「博士兄弟」 - 陸劇吧

兩位博士正在做種植前的準備

這兩位其實並非農民,他們來自一線城市的互聯網科技公司,一位是有豐富科研經驗的農學博士,一位是「90後」農業經濟學博士。從互聯網大廠白領到喀什的「大棚農民」,一起來看「博士兄弟」史磊剛和程澤南的種田生活。

01為了喀什這片土地,他們改變了人生軌跡

大廠的博士們,怎麼跑到喀什干農活?原來,兩人所在的實驗室是探索助力鄉村振興的專門團隊。

喀什光熱資源豐富,但水土資源相對短缺,因此特別適宜發展設施農業。於是,他們的實驗室和國內頂級農業研究機構等共創夥伴合作,設計了一套系統化的創新方案,包括智能化改造當地「土大棚」、打造中式效能溫室,實現環境控制、溫濕度調節、水肥一體化,以此探索一條助力農村可持續發展的路徑。若試點示範成功,還能在全國其他地區複製推廣。

這樣的探索,也促使「博士兄弟」的人生軌跡發生了巨大變化。「90後」的程澤南學農業經濟出身,他的很多同學轉行了,但他一直想要在農業領域找到推動鄉村發展的解決方案。農學博士史磊剛,有多年的互聯網技術經驗,年過40的他決定重返鄉村,在田間地頭開始新的數字化探索。

人物誌|從大廠到大棚,他們是紮根邊疆種瓜的「博士兄弟」 - 陸劇吧

「騰訊SSV為村發展實驗室」高級項目經理程澤南(左)、史磊剛(右)在新疆喀什大棚中合影

02當科技賦能田地,土大棚不「土」了

要從「零」開始,用新方式在喀什搞種植,不是件容易事。

「博士兄弟」做好前期調研後,首期在當地選了20個大棚做示範點。萬事俱備,等他們去和當地種植戶溝通種植意向時,效果卻不咋樣。原來,當地種植戶年齡偏大,對技術認知有限,光是「信息化」「智能化」這些名詞,就讓他們難以理解。

「你說得再好聽、提供的技術再先進,不扎到一線,沒讓老百姓看見真東西,肯定得不到認可。」於是,「博士兄弟」扎到了喀什的大棚里,他們根據農戶們的種植經驗和接受程度,精選了黃瓜、西瓜、小番茄幾個品種,開始手把手帶著種植戶一起改造。

幾個月過去,土大棚不「土」了。

人物誌|從大廠到大棚,他們是紮根邊疆種瓜的「博士兄弟」 - 陸劇吧

經過數字化改造的大棚示範點

原本棚頂卷大被全靠人工,費時、費力,有了數字化小程序後,就可以實現遠程自動起降大被。

在大棚里種蔬菜,原本是一兩天灌溉一次、施肥一次,但有了數字化工具,可以設置水肥管理時間、劑量和次數,調控更精準有效。

大棚里還裝了遠程攝像頭監控病蟲害,農業專家可以隨時遠程指導。

03眼見為實的新奔頭,與老一輩農戶達成「和解」

兩個「外鄉人」手把手的陪伴,眼見為實的高科技手段加持,讓農戶們的態度開始轉變。

現在,大家積極性高漲,每天一大早就來大棚幹活。大棚里的環境也不一樣了,一天的勞動結束後,大家一定會把大棚打掃乾淨再走。種植的黃瓜移苗後,農戶們主動背起水箱澆水,把大棚當成自己的家一樣愛護。看到基質槽里萌發的黃瓜芽,農戶們笑得燦爛,對史磊剛說:「我信任你,你說怎麼做就怎麼做。」

大棚里有了可喜變化,生活也有了新奔頭。村裡兩位年輕人,通過培訓,已成為使用數字化工具的「一把好手」,說眼前就是他們夢想中的現代化農業,未來自己還能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幾位60多歲的老人,說沒想到在家門口還能繼續工作掙錢,覺得自己更有價值了。

04番茄在開花,黃瓜在收穫,這就是耕耘的意義

回顧來路,程澤南不禁感慨:「農村發展需要更多人回來,大家腳踏實地一起干,這樣農業才更有前途、鄉村才更有奔頭。」當大家力往一處使,村民的內生動力被調動起來,願意用新技術去提升農業,才是真正對鄉村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的良好反饋。

「發展農業的衡量標準是什麼?是老百姓能受益。希望我們一起蹚出一條數字化改造傳統農業的道路,讓更多農民生活得更好。我有一些互聯網技術的經驗積累,能更好地服務農業,這是我的初心,也是責任」,史磊剛說。

9月,在喀什這片充滿希望的大棚里,西瓜和番茄在陸續開花,第一茬黃瓜已收穫。這幾天,一位村民在自家大棚里就採摘了300公斤黃瓜,賣了2000多元。黃瓜的採摘周期預計有70多天,接下來大家還能有更多收入。

人物誌|從大廠到大棚,他們是紮根邊疆種瓜的「博士兄弟」 - 陸劇吧

新疆喀什經過數字化改造的大棚中,「博士兄弟」帶領當地農戶種下的黃瓜迎來了豐收

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博士兄弟」給當地帶來了一場現代化的豐收。



標籤: 電視劇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