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秒變外國人,AI換臉演短劇行得通嗎?

娛樂頭條 9834℃

界面新聞記者 | 趙一帆

界面新聞編輯 | 宋佳楠

一頭黑色長髮,五官秀氣、身材瘦削的甜美中國女演員,搖身一變,成為金髮碧眼的火辣歐美女生。這種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經由ai換聲換臉技術的加持,已經在短劇里頻繁出現。

隨著國內監管紅線收緊,題材重複飽和、行業加速內卷,不少短劇廠商紛紛將目光轉向海外。ai則為他們打開了以低成本獲得高回報的新思路——將華人演員的面孔替換為外國演員的模樣。

華人秒變外國人,AI換臉演短劇行得通嗎? - 陸劇吧

圖源:赤辰ai實操記

在國內製作一部短劇,成本通常在50萬元到70萬元之間。而在海外,這一數值往往需要100萬元到150萬元左右,高出兩倍甚至更多。

短劇概念的爆火,也讓演員的片酬水漲船高。易點天下社媒營銷經理李佩玉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國內演員主要集中在西安、成都、杭州這三地。當某一部劇走紅後,不僅演員身價提升,檔期也變得更緊張,製作方要麼選擇等待,要麼給出更高的片酬。

而在國外,雖然演員資源多,但他們對於短劇模式認知尚淺,需要服務商進一步去談。

海外拍攝周期長也是推動製作方將視線投向ai的原因之一。在內卷嚴重的短劇市場,用「分秒必爭」來形容並不為過。

一位不願具名的影視員工稱,國內的演員經常在和時間賽跑,一天能拍12到15個小時,一部劇7到10天就能拍完。而國外的演員大多每天工作八小時,即使付加班費最多不過10小時,成本比國內高很多。

整體下來,國內短劇製作周期在1到2個月左右,國外拍攝會把時間拉長到兩倍。但若使用ai,情況會好很多。據界面新聞了解,即使加上10天左右的ai換臉和配音工期,國內製作的周期也能比海外少一半時間。

至於價格,則由ai製作的效果來決定。據上海哈沐科技ceo鄧庭豪介紹,目前ai換臉基本約為每部3萬到10萬元,對口型匹配每部需要多加2萬元,最高級打包套餐在15萬元左右。該公司此前主要業務即ai換臉服務。

「如果對質量沒有過高要求,更多是想抓住短劇的熱度,那使用ai進行簡單替換,在時間和資金上至少可以降低20%的成本。」李佩玉表示。

華人秒變外國人,AI換臉演短劇行得通嗎? - 陸劇吧

圖源:推特

已經有一些公司開始嘗鮮了,主要有兩類,一種是行業頭部的大出版方,還有一種是單純追求短劇熱度的工作室或個人。前者不差錢,不排斥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放一些預算去嘗試。後者則對質量要求不高,能趕熱度、降成本最重要。

ai儼然成為賭桌上一個誘人的籌碼,製作方僅需投入幾十萬製作成本,便有幾率撬動數千萬的資金迴流。

然而真實情況是,業內尚未出現因使用ai而爆火的標杆性案例,ai換臉換聲的技術也沒有想像中那般美好。

ai短劇要想收穫觀眾與流量,首要條件便是貼合且精緻的視覺效果。據易點天下kreadoai負責人羅曉奇介紹,目前若仔細觀察,還是能看出ai換臉與真人拍攝的臉部差異。不管在國內還是國外,ai換臉仍存在一定的瑕疵,尤其是手部遮擋臉部時。

即使製作方願意投入更多資金給演員「變臉」,但服裝、場景、道具依舊保持原樣,無法依靠ai全部換掉。

「比如外國人的穿衣風格和國人很不一樣,換臉並不能更換衣服。」秋元影視短劇部負責人俞智超解釋道。

羅曉奇也指出,ai現在還沒辦法處理好遇到的所有問題,它可以降低很多製作成本與時間,但最終產出還是需要設計師或剪輯師做一些後續優化。 

ai換臉換聲需要多項技術支持,比如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對於沒有ai技術基礎的部分影視公司來說,反而新增了一筆額外的投入。

更重要的是,國內短劇也不太符合外國觀眾的「口味」。比如歐美對「狼人」、「吸血鬼」、「先婚後愛」等類型的題材更感興趣,國內或中東觀眾偏愛的「草根逆襲」、「虐戀」、「贅婿」戲碼則很難吸引他們。

「歐美觀眾很難理解,為什麼男生入贅到女生家裡就會受到羞辱。」鄧庭豪說。

也因此,ai參與短劇製作仍處於試探階段,願意真正大舉投入的公司仍是少數。

上述影視公司員工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公司內80%的ai服務應用在配音翻譯上,ai換臉只能做到短劇數量上的支撐。如果內容或演員出現問題,他們更願意把視頻直接下架,因為短劇相對來說投入比較少,不像電視劇那樣動輒數千萬。

現在看來,一些服務商打出「用ai拍出海短劇,可月入百萬」的廣告詞,更多只是一個噱頭。想要完全用ai替代真人演員,仍需等待技術更加成熟。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