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快手B站「三國殺」,以後換視頻平台培養歌手了?

娛樂頭條 2906℃

抖音快手B站「三國殺」,以後換視頻平台培養歌手了? - 陸劇吧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深瞳音樂,作者 | 河馬君,編輯 | 楚青舟

最近,圍繞周董新歌《聖誕星》的爭論仍未消散,有人說周杰倫已經失去水準;有粉絲堅持說周董依舊保有20年來華語樂壇最頂尖的創作能力。

抖音快手B站「三國殺」,以後換視頻平台培養歌手了? - 陸劇吧

子彈可以再飛一會兒,不過有一個問題,整個華語樂壇已經憂愁很久了:

周杰倫這些年來躺得很平,很大原因還是後浪的不給力,周董、伍佰、五月天……老一代天王始終處於「全網無代餐」的狀態,流媒體時代的頂流在音樂上無法給他們任何緊迫感,所以他們盡可以鬆弛、玩兒票、不認真唱歌(免責:我可沒說假唱啊)。

說到底,還是生產端的問題。其中當然有「去中心化」的因素,但是如果把過去的10~15年算作一個時代,那這個時代確實星光暗淡,以至於整個流行音樂不斷試圖「回憶殺」,從唱片工業的廢墟中挖掘資源。

抖音快手B站「三國殺」,以後換視頻平台培養歌手了? - 陸劇吧

特別是最近,當音樂的「消費端」突然迎來高速增長,各大衛視的拼盤晚會、各地如火如荼的音樂節商,如果沒有老面孔打主力竟不知道如何組織像樣的卡司,這顯然並不太正常。

華語音樂出現的這種代際落差,更應該解釋為流媒體時代的人才培養體系尚未建立,音樂開發能力未能滿足時代需求。

問題很清晰,但如何去解決?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新入局的平台,似乎在探索一些待驗證的新方式。

流行音樂史,音樂生產中心的「前移」史

如果把時間線拉長,我們會看到一個現象:歷史上,音樂的生產中心是在不斷向著消費端移動的

古典時期,學院派培養人才並「生產」音樂,這時音樂的商品屬性還不完善,生產體系幾乎是封閉的,聽眾沒有太多選擇權,作為行業精英的音樂家們既生產音樂,也評判音樂,主導整個生產端。

在下一個階段,隨著唱片工業和流行音樂的興起,學院派依然為唱片工業提供了人才和基礎性的理論指導,但作為商品的音樂生產中心逐漸「前移」到了主導版權交易、唱片製作的「音樂生產商」那裡,唱片工業體系挑選符合自己需求的人才和產品,包裝以後推向市場,70後和80後熟悉的時代就是如此,包裝出來的天王天后們一旦得罪大型唱片公司,也無法逃脫被「雪藏」的命運。

再然後,當流媒體興起,唱片工業生產體系在電子版權、移動互聯等新技術衝擊下逐漸瓦解,人們實際上尚未建立起替代它的生產體系。

但我們仍然能夠觀察到一個顯著的趨勢:渠道話語權繼續增加。

從《超級女聲》《中國好聲音》《超級星光大道》到選秀2.0時代的《創造101》《青春有你》和如今的各類音樂綜藝,這些節目不生產音樂人才,只是人才的搬運工,但他們貢獻了樂壇很大一部分熟面孔,帶火了一大批樂曲。

另一方面,音樂app實際上也扮演著渠道商的角色。

在騰訊網易的音樂版權爭奪戰中,原創音樂人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原本到處尋找伯樂的「野生歌手」們發現,自己的歌值錢了,幾百萬也不是個太誇張的數字。

依然是渠道為王的時代,但內核有了一點區別。音樂的生產端繼續向消費端靠攏,更多「素人」音樂人通過網路「直連」聽眾,以更短的路徑進入音樂世界的核心區域。

從古典時代的後端生產,到唱片時代的「前店後廠」,流媒體時代流行音樂的生產中心繼續前移,這當然有利有弊。

在聽眾獲得了更大話語權後,流行音樂自身的價值標準逐漸模糊,而在與學院派音樂分道揚鑣以後,它進一步失去了自身的價值錨。

與此同時,音樂創作因此可以更快地對市場和消費主體的意見做出反饋,爆紅與翻車都可以在瞬間完成,這就是流媒體時代:高速、高效,充滿刺激。

短視頻時代,真的可以「看見」音樂嗎?

可即便如此,當抖音在2018年啟動「看見音樂」計劃時,看好它的人依舊不多。

更多人還是覺得這是「錢多燒手」的位元組一個無傷大雅的嘗試,通過溢出的流量去扶持一些歌,一方面可以讓抖音從「熱門bgm生產器」的地位擺脫出來,向產業上游挪動一點;另一方面,彼時抖音正在頭疼流量變現的問題,有棗沒棗打三杆子試試,萬一音樂好變現呢?

相同的情況出現在快手和b站身上。

b站數年後重新把音樂區的權重提高,推出「新世代音樂人計劃」等舉措,快手則剛剛宣布2024年又將推出全新的激勵計劃,並通過「π」計劃與各音樂內容方聯合打造爆款歌曲。對這些扶持計劃的效果,業內觀望的聲音仍不小。

抖音快手B站「三國殺」,以後換視頻平台培養歌手了? - 陸劇吧

(b站《愛唱歌的大學生》)

我不太確定,平台的想法是否都是類似的,但至少其動作看起來確實相似——利用自身流量扶持音樂創作者,通過社區討論、與視頻內容結合等手段增加音樂曝光,最終聚集起一批合格的音樂生產者,掌握音樂生產的上游。

我們或許也可以將這一波風潮視為音樂生產端前移的最終形態,它直接進入了消費者的汪洋大海,生產與消費端在位置上重合了。

就個人興趣而言,我對短視頻神曲不感冒。但從數據來看,我仍然對視頻平台的探索保持尊重。

2023年,在「看見音樂」計劃啟動5年以後,抖音給出了一組數據:本年度有15715 位音樂人帶著3萬+首音樂參與看計劃,參賽歌曲視頻播放總量高達520億次。

抖音快手B站「三國殺」,以後換視頻平台培養歌手了? - 陸劇吧

而我更關注的數據是,抖音日均發布音樂相關內容1.2億條,日均音樂內容播放量1800億次,且正逐步擺脫bgm中片段重複的碎片化狀態,抖音用戶的音樂收聽時長在2023年增長了20%,「一鍵跳轉」等功能讓更多用戶「聽全曲」。

可以這麼理解一個體量龐大的「生產—傳播—銷售」體系,實際上已經在短視頻平台聚合,誰又能說未來不會是音樂生產的核心陣地呢?

從音樂質量上看,抖音快手b站的音樂類創作,距離下一個周杰倫還有很長的距離,但有的時候,數量本身就充滿意義。

可能有一點像早期的起點,傳統文學愛好者最初對網文的質量嗤之以鼻,「寫的都是什麼垃圾」,但是海量試錯硬生生堆出了白金寫手以後,量變逐漸開始產生質變,到了今天,網文反而成了生態閉環的「活文學」,即使學院派研究也無法忽視它的存在與活力。

人人都可以是up主的時代,平台不需要再主動搜索挖掘音樂人才,而是通過流量/現金激勵吸引創作者,音樂生產—投放—消費的路徑被縮短到極限,平台的運作方式從「我去就山」到「山來就我」,這是時代空降給短視頻平台的一個機會。

精品化,依然需要漫長的探索與重構

例如「看見音樂」計劃的主要內容,首先是為抖音發布的音樂類內容提供流量扶持,在大數據初篩後,選擇其中一些有創作完整性的作品,提供音樂專業領域的出版技術支持,進而培養帶有「短視頻印記」的新一代音樂人。

看起來,這個設計閉環是通順的。眾所周知,在「硬體」上抖音已經具有鏈接完整音樂產業鏈的能力。

內容生產(海綿樂隊)、音樂宣發(炙熱星河)、版權代理(銀河方舟)、音樂流媒體(汽水音樂)、現場音樂等各個環節均有相應的資源或合作夥伴。

數據似乎也還可以,第一季挖掘的音樂達人蘇星婕,《風吹過八千里》全網累計超20億播放。

當然,流媒體音樂的精品化,是個更複雜的系統工程。

現在市場的疑問是,海量的音樂內容生成以後,抖音快手們能否順利走完從量變到質變的路,實現音樂創作的精品化和專業化?

應該說,短視頻平台們正在做的事,不僅是在探索建立新的音樂生產模式,也是在為音樂生產建起新的行業壁壘。

一旦市場習慣於從短視頻中發掘新生代音樂作品,音樂人才和優秀作品都會變成流量的「伴生礦」

如此一來,創作者會自然向流量池聚集,大平台的護城河自然形成。整個模式有點像是中國限制出口的金屬鎵和鍺,二者本身並不稀有,但主要通過電解鋁工業獲取,完整的電解鋁生產體系就成為了鎵鍺的生產壁壘,單獨為了鎵建立生產體系不是不行,只是商業成本過高,在市場上無法立足。

在短視頻為王的大環境下,作為「伴生礦」的音樂有著光明的前途。不過至少從目前看來,創作專業性和思想深度,都是抖音快手b站尚未跨過的那道門檻,真正屬於短視頻平台的原創高品質音樂何時出現,依然需要漫長的探索。

長期而言,渠道要做的事情是「發掘」,而不是「培植」。

實際上我們所熟悉的電視選秀節目本身也並不「生產音樂」,而是在向公共視野「搬運」人和作品.

比如《中國好聲音》大火的周深、單依純實際上都是專業體系科班出身,其它各類選秀中,出頭的要麼是自學成才的毛不易,要麼是本有娛樂公司培養的練習生。

對於短視頻平台來說,渠道也是它自身的舒適區——以流量為基礎,在消費者的自然選擇和流量循環中把音樂作為一種「增值業務」來做,不僅成本低,也更舒適——平台當然有自己的基因,抖快的天量數據、b站的深度二創,或許都會是開啟精品創作的鑰匙。

至於如何達成目標,大廠們當然還需要各顯神通,披荊斬棘。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