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則雙贏: 從中日電影合作熱說起

電影快訊 1431℃

中國電影在從電影大國邁向電影強國的躍進中,正輻射出強大的"磁力"。這"磁力"於好萊塢而言,形成了一種「市場張力」,迫使其不得不在題材選擇、放映安排上注重與中國的對接;於其他許多國家而言,則形成了一種「市場引力」,助使它們的影片在中國獲得超過其本土市場的票房業績。難怪,以中國為軸心的跨國電影合作交流遍地開花,好事不斷!

眼下,近鄰東瀛亦頻頻遞送電影合作交流「秋波」。第32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上,特邀章子怡擔任評委會主席;導演王瑞的《白雲之下》從1804部送選影片中脫穎而出,角逐最高獎「金麒麟」;《麥路人》等8部中國片入圍「亞洲未來」、「國際聚焦」單元;舉行「中國電影周」,展映《流浪地球》等10部,特設「金鶴獎」;新增的「提攜企劃」單元首次由中日3家企業合辦「紹興柯橋新銳電影周」,旨在加強中日電影界的合作;北京電影代表團與日方多家電影公司探討深入合作事項,萬達影業同松竹株式會社簽署戰略框架協議。11月5日的頒獎式上,描述一對普通蒙古族牧民夫妻因追求不同而陷入生活困境的詩意現實主義風格的《白雲之下》被授予最佳藝術貢獻獎,另一部中國影片《夏夜騎士》被授予「亞洲未來」最佳影片獎。

合則雙贏: 從中日電影合作熱說起 - 陸劇吧

去年5月,中日簽署了「關於合作攝製電影的協議」,規定中日合拍的電影可以得到與中國國產電影相同的待遇,不受進口電影數量的限制。其實中日電影合作早有先例,如上世紀80年代電視劇《望長城》、電影《一盤沒有下完的棋》、《敦煌》;90年代栗原小卷與謝晉合作的《清涼寺鐘聲》,後又有高倉健與張藝謀合作的《千里走單騎》等。去年,根據日本作家夢枕貘小說改編、陳凱歌執導、曰本做後期特效的《妖貓傳》,票房逾16億日元(約合9800萬元人民幣),為近10年在日本最賣座的中國片。

今年以來,中日頂尖力量的深度合作越來越多。曾憑《殮屍人》獲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的瀧田洋二郎執導首部華語片《間煙》。岩井俊二也在中國開展自己的新片計劃。另外,中日電影人還計劃合拍捧球比賽題材的《本壘》、中國教育題材的《升旗》等。西遊記神話故事在扶桑也受青睞,從中取材的動畫片《獅王子》也將投入攝製。

合則雙贏: 從中日電影合作熱說起 - 陸劇吧

中日電影合作強化,進口日本影片增多,既是促進兩國民心溝通,也是減少對好萊塢電影的依賴,滿足中國觀眾的多元需求。中國和日本分別是世界第二、第三大電影市場。但日本電影近10年來票房一直徘徊於2200億日元(合人民幣127億元),而且市場份額被好萊塢電影統制。而中國電影市場廣闊,至2020年票房將達700億元人民幣,龐大的市場份額(2015年日本影片《你的名字》就達到5.76億元)讓一向極其保守的日本電影人開始關注並研究中國電影。另外,中國允許進口影片的票房分成最達可達43%,加上天價片酬,大大誘惑著日本電影人。

中日電影合作相較於中美電影合作,優勢在於:一、文化相近,通融性強;二、互補性強,中國不缺錢,而日本有lP。加上良好的合作歷史和積極的政策支持,中日電影合作前景大好。相信在合作的過程中,雙方都會學習如何調和兩國在電影文化和觀眾口味上的差異,另一方面中國可以借鑒日本電影工業流程標準和運營模式,借鑒日本電影如何讓本土元素被全球觀眾接受,從而有助於中國電影國際化。

東京藝術大學名譽教授、著名攝影師柳島克己在談起中日電影合作前景時,表示未來中日合拍電影的機會肯定比現在多,期待與中國同行們一起接受挑戰,嘗試創作不曾有過的電影作品。(嚴 敏)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