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紅遍大江南北」再到「無戲可拍」,這5位老戲骨到底得罪誰了?

綜藝 2584℃
從「紅遍大江南北」再到「無戲可拍」,這5位老戲骨到底得罪誰了? - 陸劇吧當「速食經濟」湧進影視圈後,「流水線演員」成了流量的受益人,而觀眾,則成了真正「遭殃」的受害者。無論有沒有「聲台行表」的功底,只要站在鏡頭前,做兩個動作,皺皺眉頭,張張嘴念幾句「1234567……」,就算完成了一段表演。只要有顏值、有流量,就能當演員拿片酬,完全不顧觀眾的感受。當這種「畸形演員」成為「主流」時,不少觀眾也發現,那些真正熱愛表演,也曾塑造熒屏經典的老演員,漸漸「消失」了。正如濮存昕所說,自己演的東西,已經沒有人再看了。不是觀眾不需要,而是市場不允許。從「紅得發紫」到「無戲可拍」,這些老戲骨們也面臨著生活與理想的選擇。有人在爛片里「深耕」,有人成為「帶貨網紅」,也有人消失不見,像是「隱遁」在另一個世界。第一位:李幼斌很多人知道,李幼斌因為《亮劍》中的「李雲龍」一角大火,直到今天這仍是個經典角色。然而在拍完該劇之後,他卻表示:我以後不會再演《亮劍》這樣的電視劇了。原因很簡單,「李雲龍」這個角色過於鮮明耀眼,再演同類型角色,觀眾會很容易想起「李雲龍」,而不是演員李幼斌。事實上,他這個擔心是正常的,但很明顯地是,他並沒能免俗。其實,「李雲龍」的第一人選並不是李雲龍,而是唐國強。但演多了帝王將相的唐國強,擔心這個滿口髒話的「團長」會影響自己的形象,選擇辭演。就這樣,《亮劍》才落到了李幼斌身上。在李幼斌的演繹下,「李雲龍」確實很出彩。一個滿口髒話、一身匪氣的團長,真實又動情。而他的不少經典台詞被做成表情包,至今仍在網路上活躍。除了「李雲龍」之外,李幼斌還有不少經典角色,比如他在《闖關東》中飾演的商人,就無數次引起觀眾共鳴。但同時也不難發現,李幼斌那些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幾乎都在2010年之前,此後,他幾乎成了一名「爛片專業戶」。雖然這違背了他一直堅持的「選好劇本,認準角色」的底線,但也能看出,在流量為王的時代,再靠演技和老一套,想進組都是一件很難的事。《罰罪》《生死阻擊》等劇中,李幼斌再次以軍人的形象出現,果然,觀眾看到他的第一眼,想起的還是那個滿口髒話的「李雲龍」。雖然紮根在爛片堆里,但好歹,李幼斌也仍舊堅持著對演員這個身份的尊重,沒有加入直播帶貨的行列。在一群愛豆中演戲,想來他也是彆扭且難過的。第二位:濮存昕濮存昕除了是演員之外,還有個「初代師奶殺手」的標籤。已經43歲的他在《英雄無悔》中,一張俊俏的臉,再加上精彩絕倫的演技,讓他迅速走紅。然而有了名氣之後,他並沒有飄飄然,仍舊能沉下心來琢磨演技,對每一個角色負責任。在確定他出演《白鹿原》時,外界幾乎都是反對的聲音。沒有人願意相信,一個北京生北京長的人,能演出一個西北漢子的精髓。而濮存昕為了能演好《白鹿原》,到陝西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從文藝同行,到街頭商販,他都去打交道,為的就是學會說方言。當他在熒屏中亮相時,濮存昕不像是演員,更像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陝北漢子。王侯將相、文人雅士、道士和尚,在文藝圈深耕多年的濮存昕,被人稱為「行走的中華上下五千年」。尤其《三國演義》中的「孫策」一角,他的眼神中都透著王者霸氣。除了電視劇之外,濮存昕還活躍在話劇舞台上,《李白》《雷雨》等劇目,都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感動和體驗。然而這樣一個演什麼像什麼的「師奶殺手」,卻說出了「我沒有機會,娛樂圈沒有我的活兒」這樣心灰意冷的話。倒不是他怨天尤人,而是在資本市場,他們寧願用一些毫無演技的非科班流量,也不會再找一個演技卓然的老戲骨。看透現狀後,濮存昕也像「隱身」了一樣,很少露面,將更多的時間用在陪伴家人身上。第三位:陳創說起陳創這個名字,很多人還會有人陌生,但一看到這張臉,相信有不少人感嘆:原來就是他啊!他最出名的角色,演的是一隻狗,就是《寶蓮燈》中的「哮天犬」。雖然只是個配角,陳創卻被許多觀眾記住並讚歎:一個人怎麼能把狗演那麼像!這樣的成功,是他長久地觀察與模仿成就的。為了演好一條狗,陳創經常去觀察流浪狗的一些行為。比如遇到危險時是怎麼狂吠,遇到投喂的好心人時是如何撒嬌等。從搖尾乞憐到齜牙咧嘴,從護食到聽話,一個個動作學習下來,才有了難以超越的「哮天犬」。除此之外,他還是《福貴》中命途多舛的「福貴少爺」。他既能演出少爺時期的金貴驕傲,又能演出被批鬥時的恐懼認命。在矜貴、落魄、無奈、痛苦、麻木等多種情緒的雜糅中,他將原著《活著》中的「福貴少爺」演繹得入木三分。但這樣一個演員,並沒有獲得更多的機會,而是在流量的席捲下,變成一個抑鬱不得志的演員。出道多年,儘管演技精湛,仍舊只能在一些影視劇中當一些鑲邊配角。但陳創對此似乎並不在意,好像能演戲,他就滿意了。第四位:魏宗萬因為「相貌欠佳」,魏宗萬飽嘗了不得志的滋味。但對此,他並沒有放棄表演,而是趁著那段時間認真琢磨演技,這才有了我們後來看到的經典角色。俗話說的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句話放在魏宗萬身上十分合適。張建亞在拍攝《三毛流浪記》時,覺得裡面有個「老兵油子」的形象非常適合魏宗萬,便幾經輾轉找上門來。魏宗萬卻一口回絕,因為他不會騎馬。見此情景,張建亞直接下跪,求他出演成就自己的電影,熒幕上這才有了「老兵油子」,魏宗萬也因此受到矚目,並獲得不少獎項。除此之外,魏宗萬也曾在四大名著中塑造了一些經典角色。比如《水滸傳》中的惡人高俅,比如《三國演義》中的司馬懿。而司馬懿一角,也是導演張紀中幾度請求,才使他願意出馬。倒不是魏宗萬拿架子,而是受傳統戲劇的影響,他十分不喜歡這個要塗著白臉的「大奸臣」。在張紀中多次保證不塗白臉、會有調整之後,才有了熒幕中和諸葛亮鬥智斗勇的司馬懿。尤其是「空城計」那一段,「司馬懿」面對大開的城門,以及泰然自若撫琴的諸葛亮,百般狐疑,卻一言不發,眼神里自有千軍萬馬,直接演技封神。但塑造過無數經典角色的他,卻並沒有利用自己的名氣來「撈金」,而是回歸平靜而普通的生活。對他來說,有國家一級演員的編製,每個月有4000多元的工資,也有自己熱愛的事業,此生足矣。不得不說,老先生有藝人的風骨,值得敬重!第五位:李保田李保田身上最鮮明的一個標籤,就是「戲霸」。早年間,他帶給觀眾不少優秀的影視作品。比如《菊豆》中被時代壓抑與嬸子偷情的楊天青,痛苦與大膽同在。比如《鳳凰琴》中的民辦教師「余校長」,他的表演生動而感人,一部電影就讓他斬獲百花、金雞、政府三大獎項的「最佳男主角」。而說起他讓觀眾最印象深刻的角色,就是《宰相劉羅鍋》中的劉墉。身材矮小,駝背而又足智多謀,讓歷史人物走進千家萬戶。這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他與娛樂圈產生「彆扭」的開端。看到「劉羅鍋」的成功,資方準備籌拍第二部,並仍舊邀請李保田、張國立、王剛等三人。李保田看了劇本後,直接拒絕了。原因很簡單,他認為第二部的劇本純屬消耗情感,粗製濫造,並非用心打磨。並表示「有些人此生不再合作」。如果他當時選擇出演,或許「鐵三角」里就沒有張鐵林什麼事了。在拍攝《欽差大臣》時,幾乎是他被「群毆」的直接體現。原本說好的30集,在一次次「注水」後變成了33集。對於資方來說這是正常現象,但對於李保田來說,這是對觀眾不負責任的表現。多次反對不成,他一氣之下將片方告上公堂。雖然贏了官司,但他也被十幾家公司「拉黑封殺」。演出的機會越來越少,畸形與彆扭越來越多,李保田也逐漸離開了演藝圈,將更多的時間用在畫畫上,也算是尋覓了一方安寧。結語:有演技有氣節的老戲骨們,卻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一步步離鏡頭越來越遠,卻百般不得已。而屏幕中的演員,不僅臉越來越陌生,甚至連基本的演技都沒有。隨便做做表情,站在鏡頭前說兩句話,不論是好是壞,都自會有粉絲來追逐捧場。只是影視劇里的「速食時代」,被消耗最多的,到底是藝術的純粹,還是觀眾的信任呢?是不是越來越多的人,甚至連打開電視機的慾望都沒有了呢?
標籤: 綜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