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都2019年了, 大多數人卻還在聽著80、90年代的歌曲

電影快訊 1609℃

很多網友一說起華語樂壇,對於現狀都是表示憂慮,大多數人的反應仍舊是在懷念曾經的「華語樂壇黃金時代」,因為似乎年輕一代優秀的音樂人太少了,華語樂壇出現了嚴重的斷層。

在這個「唯流量」的時代里,神曲與口水歌強迫性佔據大眾的耳朵,真正的原創好音樂越來越難呈現。

為什麼都2019年了, 大多數人卻還在聽著80、90年代的歌曲 - 陸劇吧

遙想當年,華語樂壇群星璀璨。

1982年還在做實習醫生的羅大佑《之乎者也》一經發布,就在台灣樂壇史上掀起了一場黑色風暴,成為了台灣年輕人的精神偶像。

他的詞有人文情懷,有反思批判,有不可思議的前瞻性。

像他的《鹿港小鎮》中寫下在現代文明夾縫中生存的人,寫下在物質時代奔忙的人的身影。

這首歌被很多歌手翻唱,其中那句「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著實戳痛了很多人的心。

除了這些歌,羅大佑還有諸多經典,《童年》、《戀曲1990》、《光陰的故事》、《滾滾紅塵》等等,都是他心血,更是他的生活。

為什麼都2019年了, 大多數人卻還在聽著80、90年代的歌曲 - 陸劇吧

80年代中期,整個香港音樂因譚詠麟和張國榮的崛起而星光熠熠,但兩家粉絲的爭鋒相對令交情不錯的譚張備受困擾。這一矛盾爆發在1987年的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譚詠麟宣布從此不再參加任何音樂歌曲比賽的節目,兩年後,張國榮也遺憾暫別歌壇。

為什麼都2019年了, 大多數人卻還在聽著80、90年代的歌曲 - 陸劇吧

但這個空缺很快被新四大天王填補。1992年,香港當時發行量最大的《東方日報》用佛教中的四大天王「冊封」劉德華、張學友、黎明和郭富城四人,至此,四大天王誕生,壟斷了香港乃至整個華語樂壇近10年。

在往後,就算周杰倫了,他也是一個時代的符號,多少80、90後都是聽著他的歌長大的。

尋著他的《稻香》,我們能找到童年的味道;聽著他的《雙截棍》,我們能體會到中國功夫的魅力;還有他的《青花瓷》和《千里之外》,我們會想到遙遠愛情的婉約和詩意。雖然如今的周董已經年近四十,但是一聽到他唱的歌,還是不由自主地回到了那個青春的年代。

相對於周杰倫,林俊傑出道稍晚,2003年出道,2004年便憑藉著專輯《第二專輯》中的一首《江南》,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

乾淨的嗓音,獨特的歌詞和旋律,當年大概沒有幾個少男少女不靠唱著江南表達自己的愁緒。

而林俊傑擁有的天賦毋庸置疑,每一張專輯都保持著足夠水準。從R&B到中國風到搖滾風,林俊傑一直都在大膽地嘗試不同的曲風。

如今林俊傑變老林,被稱為「行走的CD」的他依舊活躍在樂壇,在頂級歌唱比賽當評委,演唱會的票搶也搶不到。

從周杰倫到林俊傑,青春中的每種情緒都被照顧得周全妥帖,以至於現在看起來,每首歌都是一個故事,旋律一響起便掉入回憶。

......

還有很多知名歌手,小編就不一一列舉了,像王菲,李健等人。

雖然不少老一輩作曲家仍活躍於樂壇,但整體依舊難掩頹勢。一些著作老藝術家新作越來越少,有的已經歇筆、跨行主持界,活躍於各類音樂綜藝節目。

相比之下,新生代的創作力量要弱不少,除了選秀節目出身的韋禮安、徐佳瑩、艾怡良等人,再能有周杰倫、王力宏、林俊傑這般為別人作曲的大歌手,真是太少了。

好的音樂需要好的詞曲,然而華語音樂的原創似乎總是面臨難以為繼的情況。老歌也不斷通過所謂的流量明星各種途徑翻紅,所以如今原創型歌手越來越讓人覺得珍貴,像毛不易等人。

對此,大家有什麼想說的了?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