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炸了, 十年青春片最好? 抄襲融梗? 過譽? 進來聊聊

電影快訊 1474℃

《少年的你》火了,而且是大火,這部曾經在暑期慘遭撤檔最後被刪改的影片,預售票房就達到一億,上映僅4天,就突破6億票房。

影片當時豆瓣過2萬用戶開分,達到8.7分,這對於近期的華語片來說,是一個非常非常高的分數了,目前評分下降到8.4分,但點評用戶已經達到30萬,之前說有人控評和刷分,但這30萬人評分後依然在8.4的高分,能控成這樣是真的么,恐怕有點難吧。

《少年的你》炸了, 十年青春片最好? 抄襲融梗? 過譽? 進來聊聊 - 陸劇吧

anyway,《少年的你》確實製造了多項驚喜,在我印象中,同類型青春校園現實題材,能到達如此高分的經典就是《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目前豆瓣評分8.8分。

當然拿這兩部作品來對比,很多資深影迷是反對的,因為《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經過時間淬鍊和帶著無數光環的殿堂級藝術作品,而《少年的你》才上映幾天,公映版本還經過刪改,還有頂流演員帶來眾多粉絲支持,所以分數其實遠遠沒到理性中肯的地步。

《少年的你》炸了, 十年青春片最好? 抄襲融梗? 過譽? 進來聊聊 - 陸劇吧

誠然《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不管在青春校園題材,亦或是世界電影的排名,地位和成就是非常高的,拿《少年的你》和《牯嶺街少年》來作比較,就已經是對《少年的你》給予肯定了。

接下來是劇透解析時間,咱們先聊電影本身,之後再擴展一下原小說抄襲的爭議事件,3,2,1

《少年的你》炸了, 十年青春片最好? 抄襲融梗? 過譽? 進來聊聊 - 陸劇吧

看完影片的觀眾應該都明白,《少年的你》能上映已經展現了一種別樣的頑強生命力,雖然開頭和結尾有著明顯正向的旋律改動,但這也算是一種和現實妥協的平衡,我可以說這樣的平衡做得還不錯,不影響整體影片傳達給觀眾探討的議題。

《少年的你》的核心議題是疊加式的,男女主角邊緣人物的共生關係,校園暴力,高考,成長等等現實問題交織在一起,讓人看到的並不是千篇一律的霸道校草愛上我,也不是浮於表面的因為你美麗所以你被欺凌。

影片講述了高三女生陳念的班級里,胡小蝶突然自殺,胡小蝶的輕生和校園霸凌有關,陳念也同樣被魏萊她們霸凌,陳念在不想影響高考的前提下,選擇了忍氣吞聲。

與此同時,陳念在一次偶然中結識了混混小北,兩人被現實邊緣化的身份,都有著奇特的共生關係,因此彼此孤獨的內心很快碰撞到了一起。

隨著魏萊對陳念越來越過分的挑釁,讓陳念決定揭發胡小蝶的自殺和魏萊的霸凌有關,這也導致魏萊直接把戰火燒到陳念家中。

於是小北擔起了保護陳念的日常,兩人開始了純粹的「同居」,一來二去兩人產生了情愫。

但好景不長,魏萊自從被小北威脅恐嚇過之後,也找了社會人士羞辱了陳念,而且這次玩得特別大,堪稱全國焦點校園霸凌頭條新聞,剪髮扒衣毆打樣樣來。

影片就此走向更陰暗的下沉空間,就在高考當天,魏萊屍體被發現,有著嚴重嫌疑的小北和陳念被帶去警局,小北為了幫陳念洗脫嫌疑,全部罪名小北自己承擔。

咱們來先聊影片的主題,我記得當時《少年的你》撤檔後,我有個朋友是做電影製片的,聊到說影片的結局和價值取向不光明,是導致撤檔的原因之一,大概意思是影片最終呈現的,不應該好孩子被壞孩子帶壞,應該是壞孩子被好孩子帶好。

於是,就有了今天偏正向的結局,甚至最後出現教育的政策方針,當然也有開頭的那段教育警示文字。

其實如果除去這些直白的畫面,我依然還是能感受到影片對校園霸凌主題的探討,而且影片用了極為冷靜和剋制的態度,去面對這樣沉重和現實的話題,如果影片沒有修改過,原片放出,或許影片一直有的觀望中立態度,更能在時間洪流中站得更穩,探討的空間則更廣域。

就如影片里兩位警察吃火鍋中聊的那段,老警察說「小時候為什麼你要欺負人,那要不然你總被人欺負過吧,長大了人才學會同情。」

這些話都延伸了未成年人暴力事件背後的根源,有原生家庭教育,學校管制,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甚至是否人性本惡等等問題,都在影片中隱約能感受到相當的力度。

雖然影片沒有連根拔起去展開這些議題,但依然能感受到殘酷的犀利,因為對於我們來說,這些問題太真實和貼切了,離我們現實生活太接近。

我們經常時不時能讀到的新聞,某位學生頂不住壓力輕生,某個學校發生霸凌,某個學校附近發生鬥毆等等,這些社會現象都在影片中得到呈現和放大。

這也是我覺得影片最聰明的地方,用青春校園類型的題材模板,但卻巧妙套上當今話題最重和最深的校園霸凌,組成了一部故事完整流暢,但又不缺乏些許思考的作品。

如果影片拋去這些現實議題的探討,單純看陳念和小北兩人「我保護你你保護世界」這條感情線,非常容易又變成一部狗血的青春片。

當然青春現實題材組合,並不是《少年的你》開的先河,早在去年《悲傷逆流成河》就是這麼個組合。

但一部電影作品,光有組合還不夠呀,一部電影和劇情,導演功力,演員表演等等都緊密相連。

所以接下來就聊到導演,曾國祥不管是《七月與安生》,還是今天聊的《少年的你》,都完全看不出是出自一位新晉導演之手,尤其是《少年的你》,影片用了大量的特寫和手持拍攝,以加強真實現實的代入感。

表演其實最怕的就是大特寫,俗一點說演員表演如果不走心,觀眾在大熒幕上看你的大臉分分鐘都會齣戲,但如果演得好,那將會事半功倍,周冬雨和易烊千璽的表演,就給我們呈現了為之讚歎的驚喜。

尤其是易烊千璽,能在影片中感受到他表演的巨大能量,未來絕對可期,影片中一場戲,是小北和陳念躺在床上聊著過去,易烊千璽原本這場戲不用哭,但情到深處易烊千璽眼淚順著眼角默默流下,自然不做作。

而周冬雨我們早就領教了她的演技,在影片中,周冬雨再次給我們震撼。一開始周冬雨一直循環著念著英語,那種陷入失去樂園的回憶,那些曾經的苦痛和經歷,通過英文is, was,used to be 來回交錯,短短几秒鐘周冬雨就把觀眾代入了電影,這樣具有天賦魅力和職業的表演,確實讓人詞窮。

演員之間的對戲,強強聯合不一定能擦出火花,默契和同頻道才是王道,易烊千璽和周冬雨兩人產生的CP感,完全和影片角色一樣,有一種共生的交織感。

有好幾場小北和陳念沒有台詞的戲,確實把我也帶回到年少時的思緒,一種和世界格格不入,但又不得不和世界迎面相撞,甚至要撞得頭破血流的衝動。

其中影片中有一場戲,是陳念坐警察鄭易的車回家,鄭易說長大就像往河裡跳水。這句話其實說輕了,長大哪是跳水這麼簡單,對於我來說, 長大就像從高空自由落體沒有降落傘,在空中時我們會掙扎,會本能的過度保護自己,等到我們落地後,我們會重生,漸漸忘記少年的自己。

總之,《少年的你》從各個角度去審視,都是華語片不可多得的一部年度力作。

至於《少年的你》是不是經典或殿堂這些辭彙,需要時間去淬鍊,一切都交給時間和更多的觀眾吧。

接下來我們來聊聊原小說的「抄襲」熱門話題,在聊這個之前,我先立個小小的聲明吧,電影《少年的你》已經聊完,這裡只針對原小說引發的討論多聊幾句,不是為了洗任何一方,更不是讓大家看到什麼真相,因為在我這沒有真相,我不是法律專家也沒有採訪過當事人。

針對這個抄襲話題,我想先請問下大家,有多少人真正讀過《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少年的你如此美麗》這三部小說的?

大家知道我為什麼過了幾天才寫這影評么,因為我買了《少年的你如此美麗》小說,我要讀一篇,然後才知道自己的想法和態度,東野圭吾的書我一直有讀,所以也省了讀《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獻身》的時間。

我想大家都是成年人對吧,如果光看幾篇高流量的文章,隨便做幾個表格梗概對照一下,然後自己就加入任何一方的論戰,那是對自己的不負責,除非你只想做吃瓜群眾。

看完《少年的你如此美麗》後,我想說這不是我喜歡的文字風格,原小說挺矯情的,而且寫得有些太直白,網路小說該有的特點全都有。

至於小說最重要的涉嫌抄襲,從我的觀點來看,抄襲是需要從故事核心,劇情情節,人物關係都高度重合,才屬於抄襲。

所以從這些角度去審視,《少年的你如此美麗》和《白夜行》只是在設定上有些許相似,但是一層層剝開來看,其實並沒有太多關聯。

《少年的你如此美麗》陳念和北野(小北)兩人感情線,有大量對話,北野明著保護陳念,陳念是善良純真的,北野是壞小孩。

而《白夜行》里,雪穗早已在童年失去了善良的一面,變成了擋我者死的「女王」,而桐原則是她的終生御用劊子手,在小說中,他們甚至都沒有過交集和對話,雪穗在日光下,桐原在黑暗中。

至於《嫌疑人X的獻身》,相似之處是男主為了保護女主,掩蓋殺人真相,和上面的一樣,只是設定相似,其他具體來看的話,兩部小說也沒法重合。

《嫌疑人》是女主殺人後,男主更是殺了另外一個人,混淆證據和時間,用非常高明的操作手法去作假。

《少年的你如此美麗》則是陳念誤傷了魏萊,真正殺死魏萊的人是賴青,電影中並沒有賴青這個角色,賴青曾經是北野的好友,之後北野為了保護陳念,把賴青殺了,而警方一直懷疑是陳念殺了人。

在這裡說這些,只是不想讓大家被帶節奏,當然我自己也盡量客觀陳述我看完三部小說後的觀點,至於有沒有抄襲,我們在網上吵翻天都沒有,一切都得由法律訴訟去解決。真要我說,我只能說《少年的你如此美麗》不高級。

我推薦大家去看《圓桌派》第三季第16集《抄襲,侵權這事怎麼斷?》,這期節目就是講述有關抄襲侵權的事情,裡面有講到於正的侵權事件,一套司法程序複雜而且完整,什麼屬於抄襲,什麼屬於保護範圍等等。看完那期節目,我保證你們會重新對抄襲侵權有新的認識。

當然我也知道網上有「融梗」的說法,但似乎法律上並沒有「融梗」的定義,不過這也並不是說法律不健全,相反關於保護著作權的法律,比「融梗」來得更周全和詳細。

而且坦白講我不喜歡「融梗」這個新詞新事物,這本質上是壓抑創作發展的障礙物,如果發展到全民找「融梗」的地步,那麼之後的影視作品都不用看了。

起碼從我淺薄的觀影閱歷來說,一部影視作品我幾乎每次都能找到別的作品的影子,這裡包含了彩蛋,致敬,借鑒,人物設定,技術複製等等,這些是否都在所謂的「融梗」裡面呢。

就拿昆汀的作品來聊吧,光昆汀可能就被封為「融梗」大王的稱號,因為他在訪談中就說過,他的作品全都是「抄襲」(這是他自己說的)。

拿《被解放的姜戈》來說,劇情融梗了《瑞格歸來》,人設融梗了1966年的《姜戈》,1967年的《憤怒的末日》,1965年《無情職業快槍手》。

還有《盜夢空間》和《紅辣椒》,《黑天鵝》和《未麻的部屋》,《我不是葯神》和《達拉斯買傢俱樂部》,《唐人街探案2》和《雙瞳》,《無雙》和《非常嫌疑人》,《英雄》和《羅生門》等等,不多舉例了。

所以大家真要一個結果,可以聯名或通過各種渠道聯繫東野圭吾,然後走專業的法律司法程序,我也很想知道《少年的你如此美麗》這種算不算抄襲。

或者說,你自己心裡有桿秤,你覺得《少年的你如此美麗》就是無恥的抄襲,那麼也可以在評論下方說出你的感想,當然前提是最好三部小說你都看過。

最後,引用圓桌派那期聊抄襲的語錄,來總結這個話題吧:「《著作權》保護的是表達,而不是思想,這是國際通用憲法對創作的自由」。「一系列有因果聯繫的情節段落重合,就會涉嫌抄襲」。

所以說,《少年的你如此美麗》是抄襲還是借鑒還是引用還是致敬,每為讀者的經驗都是有限的,對於抄襲侵權的界定每個案例又都不一樣。

不過通過這個抄襲風波事件,值得影視公司注意的就是,以後有類似的爭議文學作品,要不要拿來改編,還得三思而後行了。

但無論如何,如果大家為一部小說只是「涉嫌融梗」,光看幾個調色盤對照,就徹底否定掉電影《少年的你》,甚至還對去看電影的觀眾套上原罪的帽子,這些站在道德制高點的判定,和那些過度去審視一部電影三觀是否純正,過度重視公眾人物言行的鍵盤俠沒什麼區別。

這也是我今天為何要聊「抄襲風波」這個事,並不是我對抄襲與否選邊站,而是這個風波已經過度傷及到無辜觀眾和電影工作者,這並不是評判一部電影的標準,更不是站在所謂道德制高點的武器。

更重要的是,網路是個大染缸,看法態度都是別人的,如果想盡量看清整件事情的全面,最好自己去考證(自己去看小說),自己做的判斷,總比別人給的論斷來得實際。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