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險」理賠:有人憑解除隔離證明拿到兩次賠償,有人準備起訴

影視原著 1127℃

「疫情保障險」又稱「疫情險」。它的保費金額不大,保障力度卻不小。最近兩年,很多人選擇購買它,來換一份安全感。

然而,掏錢的時候怎麼都行,理賠卻要一波三折。

據此前媒體報道,三月份也有上海市民在社交平台表示購買「新冠」保險被拒賠,理由是上海沒有中高風險地區。

在小紅書上以「疫情險」為關鍵詞進行搜索,顯示有1萬+筆記。

隨著相關拒賠事件的增多,很多購買過「疫情險」的人開始分享自己要求理賠時與保險公司鬥智斗勇的過程。

「疫情險」理賠:有人憑解除隔離證明拿到兩次賠償,有人準備起訴 - 陸劇吧

市面上關於疫情的險種。 網路截圖

【1】因無法獲賠起訴保險公司

上海的程女士告訴九派新聞,今年她在上海浦東新區被隔離。

此前,她曾經購買了復星旗下的聯合愛無憂隔離險,保險合同中提到「被保險人因被當地防疫部門追蹤為新冠肺炎確診或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觸者而被當地防疫部門要求強制隔離的」,隔離津貼為200元/日。

程女士表示,她雖然被隔離在家多日,但保險公司以程女士非密接人員拒賠。

「疫情險」理賠:有人憑解除隔離證明拿到兩次賠償,有人準備起訴 - 陸劇吧

程女士保單上的內容。 受訪者供圖

程女士表示,根據疾控部門對密切接觸者的定義,自己完全符合。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提到,密切接觸者為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癥狀出現前2天開始,或者無癥狀感染者標本採樣前2天開始,與其有近距離接觸但未採取有效防護的人員;在辦公室等同一場所又近距離接觸的人員;暴露於被病例或者無癥狀感染者污染的環境和物品的人員;現場調查人員評估認為符合其他密切接觸者判定標準的人員。

隨後,保險公司給出模板,要求程女士按照模板找居委會和疾控中心開證明。

她給居委會和疾控中心打了電話,被告知無法開證明。「它們根本沒有理由開這種證明,隨便找幾個居委會或者打12345問問,都不給開。」程女士感到氣憤。

她認為,保險公司在合同中沒有對諸如「密接」、「中高風險」等重要的詞語進行解釋,且與此前宣傳材料有差異。目前已經向法院提交了起訴書。

「疫情險」理賠:有人憑解除隔離證明拿到兩次賠償,有人準備起訴 - 陸劇吧

程女士保單上的內容。 受訪者供圖

【2】有人憑藉隔離證明理賠成功

也有人理賠成功。

四川成都的孟先生告訴九派新聞,他曾於3月底前往上海找工作,暫住的公寓被封控。

「在網上看到有人感染新冠,保險賠了一萬多,就很心動,購買了一份保險。當時好多人都買了。」孟先生說。

他購買的是眾安保險推出的產品「眾安疫無憂」,保費49元,保障期限為90天。保障內容中包括「特定傳染病隔離津貼」,最高可理賠2800元。

「疫情險」理賠:有人憑解除隔離證明拿到兩次賠償,有人準備起訴 - 陸劇吧

孟先生的保險內容。 受訪者供圖

今年6月中旬,他選擇離開上海,當時的上海已經被劃定出部分中高風險地區。由於成都老家不接收自己,孟先生便來到武漢進行了為期七天的集中隔離。

隔離期滿後,孟先生憑藉隔離證明和個人其他身份信息獲得了1400元的理賠金。

孟先生表示,保險公司說「特定傳染病隔離津貼」僅針對密接後被隔離的情形,按照每天200元的標準進行理賠。孟先生本人雖然因為疫情被隔離了,但並不屬於密接人群。

「填了一堆材料,包括在哪裡隔離的、身份證、隔離證明……我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嘛,結果它賠了。」一套流程走下來,孟先生覺得保險公司理賠的主要依據還是在於隔離證明,「隔離證明上也沒有寫我是不是密接。所以它就賠了。」

來自內蒙古的於女士也幫母親成功獲賠。她告訴九派新聞,母親住在口岸城市滿洲里,經常有疫情。因此,她為母親購買了一款隔離險,費用是68元,保障期為一年。

今年3月和4月,她們兩次拿到了賠償金。

「兩次隔離都是自費,第一次是三天,第二次是五天,分別賠了900元、1500元。」

於女士表示,理賠的時間比較長,可以從一開始隔離就向保險公司提出申請,之後憑藉解除醫學隔離的證明申請賠償。「這張證明很重要。第一次隔離結束兩三天就給賠了,第二次也沒超過一個星期。」

【3】部分「隔離險」緊急下架

九派新聞在支付寶上以「新冠疫情險」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可以看到有多個保險機構都推出了此類產品。最低投保費在1元至100元之間,最高保額多定在20萬元至50萬元。保障範圍涉及疫苗、新冠隔離、出行等。

華泰新冠隔離保障險為例,計劃一的保障範圍包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身故/傷殘、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津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隔離津貼(因疑似或確診感染)等,保額分別為20萬元、3000元、200元/天。這一款保險保障30天投保費為8.8元,90天則為19.8元。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是新冠保障保險。它們通常是在意外險保障的基礎上,拓展了新冠保障,主要保障新冠病毒確診、危重型、身故或傷殘、隔離津貼等。被保險人發生合同約定的事故,可以獲得保險金的給付。

今年2月,銀保監會財產保險司曾下發通知,要求保險企業對隔離險相關業務進行自查整改。

《通知》要求保險公司在產品銷售過程中應充分履行說明義務,對保險責任、責任免除以及理賠條件等進行充分說明,並依法依規對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做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和說明。同時,保險公司應嚴格理賠管理,高度重視客戶服務工作,做好相關業務的解釋和後續保險理賠服務工作,對發生保險事故的,應主動做好理賠服務,不得無理拒賠,影響消費者的正常理賠訴求,防止出現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問題。

九派新聞檢索發現,通知過後,不少保險公司都緊急下架了相關產品。孟先生此前在支付寶平台上購買的那款「眾安疫無憂」,也已經無法搜到。

對此,一名保險經紀人表示,市面上的「疫情險」大同小異,在購買之前,一定要看清理賠條件。在需要理賠時,也要注意提交相關材料證明。「申請理賠的人很多,核實賠償人員的工作量也比較大,一份能幫助他們快速判斷是否可賠的隔離證明很重要。」

九派新聞記者 武菲菲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標籤: 影視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