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電影精彩, 他們是真正的中國攀登者

電影快訊 1798℃
比電影精彩, 他們是真正的中國攀登者 - 陸劇吧

截至發稿時,上映3天的《攀登者》票房接近4億。電影中,有這樣一個場景令人印象深刻:方五洲、曲松林、傑布三人艱難翻越過第二階梯,在珠穆朗瑪峰的風雪中,身前、身後都只剩了向下的坡路,那一刻他們才忽然意識到,原來我們「登頂」了。那是中國登山人第一次征服世界最高峰。相較攀登過程中千難萬險的驚心動魄,這個瞬間反倒比我們想像中的高光時刻要來得「平淡」,然而曲松林原型人物屈銀華的女兒卻在看到這一幕時淚流滿面,那是父親生命中最自豪的一瞬,也是他最大的「遺憾」。1905電影網專訪《攀登者》人物原型夏伯渝1吳京和張譯在《攀登者》中演繹了方五洲和曲松林兩個人物,熟悉這段歷史的朋友不難發現,這兩個角色分別對應著1960年登頂珠峰的中國登山隊員王富洲、屈銀華。和電影里的方五洲一樣,王富洲是登頂小分隊中唯一一個「科班出身」隊員。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的他1958年被選入中國登山隊,1960年3月,他與隊友們一同抵達西藏,準備向珠穆朗瑪峰進發。

比電影精彩, 他們是真正的中國攀登者 - 陸劇吧

電影《攀登者》並未對1960年的這一次攀登過程過多著墨。事實上,中國登山隊前後進行了四次行軍,前三次分別到達了海拔6400米、7600米和8300米的高度,而從7600米開始,我們的隊員已經在刷新中國登山的新高度。最後一次行軍在1960年5月24日早晨開始。根據當時留下的資料,突擊頂峰的隊伍從8500米的臨時營地出發。在最險峻的第二階梯,他們遭遇了難以攀爬的一塊岩壁。1975年,中國登山隊重回珠峰,在這裡架起了舉世聞名的「中國梯」,但當時,隊員們只能用最原始的「人梯」方式戰勝困難。

比電影精彩, 他們是真正的中國攀登者 - 陸劇吧

屈銀華便是在這時被嚴重凍傷的。由於高山靴的冰爪異常鋒利,簡易保暖襪又光滑使不上力,他便脫下鞋子、赤腳踩在隊友劉連滿的身上向上攀登。與電影《攀登者》中張譯飾演的曲松林情況一樣,受傷的屈銀華最後不得不截去了雙腳十個腳趾。在多年後重新回憶這一瞬間的選擇時,這位老人依然堅定地說:「不脫鞋我們肯定上不去,但脫掉,我們還有上去的可能」。因為受傷,這個曾經左右手都能揮動斧頭的強壯伐木工人,走路站立都成了困難。屈銀華的女兒在談到父親時說,小時候,不懂事的自己一度覺得走起路來像「鴨子」的爸爸有點「丟人」,而長大之後才懂得自己的父親多麼值得驕傲。在1960年的攀登任務中,屈銀華還是隊伍里的攝影師。由於4點20分登頂時天色過暗,他沒能在珠穆朗瑪的最高高度上留下影像。《攀登者》中,張譯飾演的曲松林始終對此耿耿於懷,而屈銀華的女兒透露,這件事也成了屈銀華心中最大的遺憾。

雖然沒有出現在《攀登者》的故事中,但在1960年登頂過程中,為助隊友完成最後攀登,「甘為人梯」的隊員劉連滿也不會被忘記;在電影里化名傑布的貢布老人,如今已是86歲高齡。但對於50年多前的那一天,他依然記憶猶新:「我拿出背著的國旗升(展)起來,那個時候天氣是最好的,王富洲用紙條寫下了日期和(登頂珠峰隊員的)人數,我們將手套和紙條都放(埋)在了山頂。」

劉連滿的一封「遺書」曾感動了不少人21960年的5月28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關於中國登山隊第一次完成北坡登頂的報道,全國上下歡欣鼓舞,而王富洲和屈銀華卻已經躺在醫院裡準備接受手術。王富洲的手指凍傷,被迫截肢,因此他並沒有像《攀登者》中的方五洲一樣親自參與1975年的珠峰攀登任務,但王富洲依然用他的寶貴經驗,為後來的年輕人們保駕護航。1974年,中國登山隊再次啟動選拔,在「新隊員」夏伯渝的印象里,時任登山隊政委的王富洲為人十分溫和:「很容易接觸,人也很低調。從來沒有因為登頂過就擺架子。」對於前輩,中國登山隊的新人們都很尊重和崇拜,能在1960年國家面臨三年自然災害的艱苦條件下登上珠穆朗瑪峰,「真的非常非常不容易。」

除此之外,夏伯渝在來到北京之前對登山這項運動再無更深了解。那時,熱愛運動的「小夏」是足球運動員:「什麼喜馬拉雅山,對我來說只是一個地理位置,8000米的高度對我來說也只是一個數字而已。」報名時,夏伯渝和同學都沒想過能在幾百人中被選中,但他們覺得能「免費全面檢查一次身體」也不虧。沒想到,夏伯渝就這樣入選了國家登山隊。由於時間緊迫,他們1974年10月底一來到北京就立刻投入到緊張的訓練中:「每天長跑、登香山和霧靈山,上午兩次下午兩次,還要負重25公斤。」除了練體能,隊員們還要同步接受專業知識的培訓,學習如何應對攀登中的突發情況。在1975年再次沖頂珠峰前,王富洲也特別叮囑夏伯渝等隊員,在第二階梯處架設「中國梯」對於登頂至關重要。

相比1960年,1975年參與這次攀登珠峰任務的人數更多。正在那曲縣當兵的桑珠也因此被選中參加集訓,成為「修路隊」的一員。修築道路、運送物資、攀登……登山隊內部各自分工不同。但由於天氣條件惡劣,四月底和五月初進行的兩次沖頂沒能取得成功,很多隊員也因此不同程度受傷,不得不選擇下撤。修路隊隊員桑珠與四名隊友在5月26日開始的最後一次沖頂任務中成為了「第二突擊隊」隊員。27日早上8點,突擊隊員們帶著五星紅旗、金屬測量儀器、攝影機照相機和氧氣瓶從8680米的營地出發。大概一個半小時後,隊伍到達最艱難的第二階梯。在桑珠的印象里,那時「珠峰頂上已經出了太陽,天氣特別好」,這讓每個人都倍受鼓舞。最終,共計9名隊員在下午14時30分左右,成功登上了一米多寬、十幾米長的珠穆朗瑪峰頂峰。

1975年,中國登山隊再次登頂珠峰並完成測繪工作(來源:中國測繪網)與電影《攀登者》中的畫面一樣,桑珠和隊友們讓五星紅旗又一次飄揚在了世界之巔。還在修路隊時,桑珠就一直將國旗放在背包里,「對於我來講,這是人生當中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時刻,但更重要的是,在珠穆朗瑪峰頂展示我們的國旗,為國家爭光,我圓滿完成任務了。」3就這樣,《攀登者》將1960年和1975年兩代中國登山人的光榮與奮鬥融入在125分鐘的故事裡。而無論是首次攀登還是第二次沖頂,我們都面臨著極端艱苦的條件,「攀登者」為何要克服一切困難,堅持在當時完成這個巨大的挑戰呢?1960年前,已有不少攀登者從尼泊爾境內的珠穆朗瑪峰南坡向這座世界最高峰發起挑戰,但中國境內的北坡卻從未有人征服過。因此,國際輿論中開始出現質疑邊界劃定的不和諧音:「如果沒有中國人能夠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你們如何證明這是中國的領土?」因此,儘管1960年國家正面臨著三年自然災害的不利條件,但從北坡攀登珠峰的任務依舊「刻不容緩」。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這已不只是一次對人類極限的挑戰,更有著捍衛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的重大意義。

1975年的再次沖頂,則讓中國成為了第一個精確測量出珠穆朗瑪峰海拔高度的國家。在此之前,國際上普遍使用的,還多是1905年英印測繪局在距離珠峰數十公里的地方概略測量出的8882米高程數據。1975年5月27日,通過我國運動員和測繪工作者的精確測量,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為8848.13米,最大正負誤差小於0.36米,這組數字,如今也被鐫刻在了珠峰大本營佇立的高大石碑上。

1975年,中國測繪工作者精確測得珠峰海拔高度為8848.13米(來源:中國測繪網)除此之外,中國登山隊還在那一次的攀登過程中完成了多項科考工作,並在從峰頂下撤時將夏伯渝等隊員事先為攀越「第二階梯」準備的金屬梯永遠安放在此處。在2008年被替換收藏之前,它共計幫助1300多位登山者從北坡登頂珠峰,這個金屬梯也因此被稱作「中國梯」。41975年,當桑珠等9名隊員站上山頂時,夏伯渝卻已經遺憾的提前告別了這次攀登。為了搭建「中國梯」,夏伯渝和隊友們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下撤營地修整時,一位隊友丟失了睡袋,夏伯渝將自己的睡袋讓給了對方,自己僅靠帳篷挨過了一夜,雙腳不幸凍傷壞死,只得截肢。

夏伯渝接受1905電影網專訪得知自己將要失去雙腿的消息時,夏伯渝曾一度陷入消沉,從小熱愛運動的他無法想像餘下無法站立的人生該如何度過。假肢將夏伯渝的皮膚磨破,甚至引發癌變,登山極寒缺氧條件形成的血栓也在時刻威脅著他的生命,但「再登珠峰」的夢想始終支撐著夏伯渝,堅持,再堅持。《攀登者》中,由胡歌和成龍共同完成的登山隊員「楊光」這個角色,正是夏伯渝「攀登人生」的一個縮影:69歲那年,失去雙腿的他終於實現了登頂珠峰的目標,這一刻,他已經心心念念了43年。

夏伯渝「我覺得我的一生儘管有過不幸,但因為再登珠峰的夢想,這幾十年我過得依然很充實、很有意義,甚至很精彩。」在夏伯渝看來,攀登人都有一種「信仰」:「越是困難、越是危險就越要挑戰,越要證明自己。」他很高興,電影《攀登者》能夠將中國登山人的這種精神展現出來:「不怕困難、不怕犧牲、勇往直前。不僅讓熱愛登山的人看到,對於各行各業的人也是一種正能量的輸送,(告訴)我們在生活中同樣應該有這樣的精神。」而曾讓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珠穆朗瑪峰頂的桑珠,得知《攀登者》即將用光影重現中國登山人的兩次偉大壯舉時更是非常感動和欣慰:「電影人將中國登山的驕傲拍成這樣一部電影,是對攀登精神的發揚,更證明這些事情沒有被遺忘。」

電影《攀登者》中有這樣一段台詞:「若干年以後,我們的後人會怎麼看我們?也許說這是一群不要命的『瘋子』,也許說這是一群付出了巨大代價,無怨無悔的『傻子』。但是我們可以很從容的告訴他們,我們就是共和國的一代人。」致敬,向用生命沖頂「中國高度」的登山英雄,向所有為實現夢想而努力的「攀登者」。視頻/吳沅珂采寫/張雨凝/ 福利 /他們征服的不僅是成龍|特技人篇這些電影里,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任達華國慶檔還沒到,春節檔已是王炸陣容/ HOT /70| 肖戰 | 春節檔 | 倪大紅 | 小歡喜311.7億|創投| 衍生品 | 馬雲瓜娃子| 小願望 | 掃毒2 | 哪吒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