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細節、立意, 一個也不能少——愛國片的里程碑《決戰時刻》

電影快訊 1219℃

1949年3月的北平,尚籠罩在春雨淅瀝下。春色從北到南一路前行,帶來時局之變,歷史之革,那些記憶中的風雲人物便一個個出現在畫面中:有人躊躇滿志,有人云淡風輕,有人愁眉不展,有人困獸猶鬥。

然而不管怎樣,這一年還是到來了。

北平城內尚且沒有淡褪一系列舊時代的痕迹,不論是美麗的還是醜陋的:洋式白樓下蹲著賣堅果瓜餅的小販,長衫馬褂的人走在小汽車旁邊。天黑後霓虹燈閃爍在夜市旁的街頭,照亮舊戲院外牆上《霸王別姬》的海報,也照亮夜市攤上喝粥的路人。城內往來翕忽的生機與和平蔓延到城郊,到雙清別墅,就是一片生機盎然、鬱鬱蔥蔥的新綠色,陽光平和地照耀在雙清別墅里的偉人几案上,光芒就從偉人身上一點點滲透出來。

畫面、細節、立意, 一個也不能少——愛國片的里程碑《決戰時刻》 - 陸劇吧

在一系列向我們展示這些平和而不平凡的時空的畫面里,以長江為界的南北實況時時相互映襯。北平在嫩綠色的暖陽下欣欣向榮時,南京的辦公室沉悶無言,溪口作為舊政府實際掌權人的所在地,山石人物則是一片冷然凄清的蒼青色;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這些跟隨最普通勞苦大眾一起從田野里、山崗上、戰陣中、炮火里走過來的偉人們,在青瓦白牆中為新中國布畫藍圖,蔣介石、毛人鳳、蔣經國踩著厚重精緻的地毯,坐在豪華的廳堂內,執著於挽回以一己私利而導致的殘局。

電影《決勝時刻》令我久久無法忘懷的許多畫面對比。它於無聲處、於細節處,把主旨與美的欣賞相結合,用技術與巧思來增加電影的藝術性,而且不僅在平靜處,包括激昂處也做得非常成功。

這樣的技巧和審美不僅僅在電影的畫面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而且在台詞設計上也暗藏深淺。

電影主線的開端,首先是電台中稱解放軍隊開進時一定要過東交民巷。何以如此?因為在近代史上東交民巷是著名的使館區,洋人糜集,中國根本不得干涉這塊自己領土上的國中之國。

台詞中又借播報員一言以淺顯語言補充說明了此地是"帝國主義的聚集地",不至於令人看不懂,但若明白一點近代史,便更能將台詞暗含的意義看透。稍往後,國民政府派遣前來談判的代表團為首的張治中將軍在臨行前去見了蔣介石一面,這是國民政府無法擺脫蔣介石反和平主張桎梏的表現,而中共對此的謹慎態度便用周恩來的一句"這次我就不去機場接他了"點到即止。

言談之間,不論是中共還是國府的高級領導人,經常互稱"文白"、"蔣公"、"德公",乃至毛主席的字"潤之",既符合這些非同一般之輩幾乎都博學多略、禮節周到的事實,也使整部電影的對白、所塑造的氛圍更具氣質。

稍作延伸之談,我們可見這部電影在對古典文化的運用上頗具巧思:既有把詩意糅合進畫面的,例如雙清別墅的景色意象正如"池塘生春草",而溪口之凄清則是"水寒風似刀";也有把儒家優良傳統糅合進情節的,如毛主席親自送幾位老先生出雙清別墅,還向小警衛員提及師禮;還有直接引用詩句的,如毛主席會將詩經中"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教給警衛員小夥子,等等,諸如此類;所用之處,毫不生硬,然而又絕非濫用令人不知所謂,可以說是一種美而生動的創新。

回到前文所言,這部電影的審美和其富有功底的表達手段,是最優秀處之一。在聽過、看過許多宣講道理、吶喊口號的作品以後,現在的觀眾已經學會了關注細節,而正處於探索與思考中的新作品採用了娓娓道來的優美表達方式。這部電影里最精緻的部分,莫過於以塑造人物形象為目的所安置的線索下,隨情節產生的種種細節。

這部電影的細節線索安置非常豐富。

首先,最具暗示意義也最深遠的線索,就是這部電影中所有關於孫中山先生的細節。作為國民黨的創立者,他的手跡、畫像出現在過南京陰沉的辦公室里;但作為革命者的先驅,他的墓也出現在了偉人祭拜的情節中。南京辦公室里"天下為公"、"革命尚未成功"的囑託,與密謀傾覆和平穩定局面,與只為謀求政治勝利和半壁江山後來的國民黨人相對比;幾位中共領導人"實現了您的願望"、"建立共和國"的告慰和孫先生的墳墓相映襯,最終實現了一個形象刻畫——孫中山先生真正的繼承者,或者說,革命精神、人民意志真正的繼承者,是共產黨人。

與主旨、大精神相對應的就是一些小方面的刻畫。偉人當然是具有大格局精神的,他們首先是革命性的,是史詩性的;但偉人另一方面和我們一樣是普通人,也有家庭、情感、喜好。去看一個偉人類似普通人的方面,我們能感到這個人更真實,甚至是更可愛,更具人格魅力,電影中也不遺餘力地體現了這些細節。

電影《決勝時刻》令我印象深刻的另一個情節就是毛主席希望去北平的戲院看看梅蘭芳先生的戲,梅蘭芳,包括台詞中提過的程硯秋,都是昔年的四大名旦,是分別開創了四個旦角行的藝術流派的藝術家。

主席先是"人家是名角,那是說請就請的?"而後又悄悄地到梅蘭芳處去等待藝術家,見面則誠懇坦言二十年前便神往已久梅蘭芳先生的戲,還特地不抽煙,"怕熏壞了先生的嗓子";這場戲的對白和神態動作拿捏更是極為下功夫,劇中梅蘭芳一言一行的禮儀氣質極如一品的古代文人,而毛主席則毫無官氣,處處尊重藝術家。

此處的一場精彩對戲,既演出了藝術家的優雅,更體現了毛主席的胸襟氣度,可謂俱美。而這個場景之後緊接著幾位領導人一起坐在台下欣賞這台梅蘭芳扮虞姬的《霸王別姬》,鏡頭給到一個周恩來總理因戲而沉浸悲情之中、眼中含淚的畫面,此處且不說暗示大師的表演絕妙;毛主席見周總理有感,便緩聲道:"婦人之仁,最終眾叛親離,不可取啊。"這便既能聯想到時局,又可見偉人亦如普通人,還可見兩位偉人之間多年的默契和友誼,極可尋味。

這樣的細節極多,便不一一贅述,一言以蔽之:諸多細節將偉人不止可敬,而且可愛的一面,鮮活地立了起來。不過,這些塑造了偉人形象的細節同時是多功能的,不僅可言深,也可言廣:從片頭開始,就出現在主席身邊的小警衛員小田就是一個戲份不多卻令人難以忘懷的角色。這個角色不僅生動、可愛、催淚,而且在整部電影的結構里有很大銜接作用。

小田才十多歲,是個孩子。家中因戰亂貧窮,母親死於貧病,離開家時妹妹沒有一件像樣的衣服,父親艱難撫養他們。他與主席交談時提到了這些情況,被主席允許回家時歡天喜地地看到了家鄉的變化,而他的家正在渡江戰役的戰場周邊。

他是兵,也是百姓。在他的身上能看到小戰士的朝氣蓬勃,透過他的眼能看到主席的和藹可親,人民生活的真實改善,長江北岸真實的軍民一心,跳出他本身去看又能從他和他同齡的南岸防線上14歲扛著槍做炮灰的孩子的心境與命運的差距,從而抓住這背後長江南北巨大的人民生存狀態和民心的差別。

這個在綠蔥蔥的雙清別墅里和主席拉鉤、陪主席家小妹妹一起玩的小少年,最後陣亡於渡江戰役的戰場上。這個情節是一個多方面的結合:畫面藝術與情節高潮的結合。他的死可謂催人淚下卻光芒萬丈:這個少年擎著紅旗登上長江南岸,在立起紅旗的輝煌時刻,子彈擊穿他的胸膛,他握緊的旗杆上鮮紅的血跡明亮如頭頂高高飄揚的紅色旗幟,飛揚於大亮的天光之中。

在這個畫面之前,渡江戰役的交火場面也十分驚心動魄。

戰場上仍然以冷暗的色調為主,被炮火掃入長江的血肉之軀漾開朵朵暗紅色的血花。電影並不改動國共事實上的軍備差距,就用血肉築長城的真實來呈現激昂和壯烈,然而這恰恰是成功的。

不論是抗戰時期的中國軍隊面對裝備先進的日本侵略者,還是未渡江之前英國的先進軍艦炮轟解放軍的壕溝陣地,包括渡江戰役強渡長江,年輕的戰士用血肉之軀衝鋒在槍林彈雨中,連同普通百姓也有傷亡,但他們可謂前赴後繼,無怨無悔,這其中的核心——愛國精神貫穿了整個中國的近代戰爭史。

因為熱愛國家,普通人、戰士頑強不息,甘願用生命、鮮血來換取自由、獨立、尊嚴。這裡不論是情節還是畫面,都是這個主題的絕佳表達。這個小少年將美麗和熙的雙清別墅的春天,與戰火紛飛壯懷激烈的渡江戰場串聯了起來,將歷史決定和人民生活串聯了起來,將綠色的生機與紅色的犧牲串聯了起來,他是動人的,更是成功的。

小田的死連同他最後的照片、他稚嫩的鉛筆字,引起了主席的悲傷。主席用自己的方式悼念這個年輕的生命。然而惦念著江山得失的蔣先生卻沒有過這樣的想法,從他反覆放棄和平,發動各類暗殺的行徑來看,他不是個會考慮"小人物"死活的人。這裡從表面上看似乎不過是毛主席更關心這些無足輕重的小角色罷了,但若再仔細想一想,力量無窮的"人民大眾",何嘗不是千千萬萬小人物組成的呢?

不論是電影還是史實,最終都指向了一點:真正為人民,也就是為小人物們考慮生存、考慮安樂、考慮和平與幸福的人,才會為人民所愛,才會被由"人"創造的歷史所肯定。

1949年,北京城,最終見證了這個結論。到最後幾分鐘,電影播放了修復的彩色開國大典記錄片段,完成了從藝術製作到致敬歷史的升華。真正的1949年的北京城,正如電影中一樣沸騰如海浪,新時代的人民在尚未淡褪的舊痕迹下歡欣鼓舞於和平、獨立、民主的嶄新未來;偉人在天安門城樓上開懷展顏,宣告新中國的成立,宣告人民的勝利;而觀影的我們,則有幸因由新中國發展七十年後的現代技術更深刻感受到了影像保存下來的珍貴感動。

電影《決勝時刻》完美致敬了1949,致敬了人民的決勝時刻。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