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森是香港槍戰片的一個符號、一座里程碑,每每想起他的《英雄本色》、《喋血雙雄》總能讓精神為之一振。但是回想一下,在《辣手神探》止嘔,吳宇森去了好萊塢,之後華語片又拍了《赤壁》系列和《太平輪》,已經有20多年沒拍過正經的槍戰片了!所以當71歲高齡的吳宇森重拾《追捕》,預告片中的槍戰戲就已經把我看燃了。
沒錯,《追捕》只要槍戰戲拍的好我就滿足,這是我對吳宇森的最大期待。原因是顯而易見的,基於版權原因,《追捕》在劇情方面可發揮的空間不大,有珠玉在前,杜丘被誣陷,一邊逃亡一邊摸清真相,最終戰勝反派還自己一個清白,這樣的路數基本是不會有太大變化了,重要的其實是中日演員合作,以及畫面的呈現。
結果證明了吳宇森寶刀未老,《追捕》的槍戰、動作戲能夠滿足影迷的訴求。首先是氣氛的烘托和細節上的把控。多數槍戰片只有子彈亂飛的大場面,但吳宇森的槍戰戲裡你總能看到情義與江湖。開篇不久第一場槍戰戲就值回了票價,杜丘誤入居酒屋,意欲出手相助的那一瞬間讓觀眾看到了江湖;杜丘和矢村「聯手」在房間內大殺四方,一直到進醫院時矢村讓里香解開手銬,觀眾看到了情義;同時,吳宇森也沒能免俗,杜丘和矢村兩個人的打鬥戲中,觀眾看到了有意向性的白鴿。其實槍戰片最重要的不是「形」,而是「神」,《追捕》的突破不在故事,而在於吳宇森將自己的風格,自己對江湖、俠義的理解,將粉絲們想要的東西成功注入到電影中,這就是最大的突破。
之前和《英雄本色》的攝影黃永恆老師聊天,談及他最想合作的導演,他毫不遲疑的回答吳宇森,接著和我聊起了兩個人在《英雄本色》中的合作,我才知道之前看《英雄本色》只不過是看熱鬧。八九十年代流行拍警匪槍戰片,但吳宇森是所有其他導演學習的對象,比如子彈打到牆上留下彈孔的特寫鏡頭,多數劇組為了提升效率會用一塊石膏板,裝上反應彈應付了事,只有吳宇森最講究,他要求在真實的牆面上打孔,將反應彈放進去,再重新刷上油漆,效果更真實。同樣都是槍戰戲,吳宇森從來都是一絲不苟、精益求精。
所以這次看《追捕》,我也特別留意了細節,感覺到吳宇森雖然年齡大了,但仍舊保持著對電影的初心和熱誠,從第一場紫雨、紅霞執行暗殺任務,到後面杜丘和矢村的數度交鋒,再到結尾藥廠的槍戰高潮,槍戰場面有了充分發揮,並且每一場槍戰戲都會有不同的創意,由劇情穿插而來,打的有因有果。另外,吳宇森在每一個小細節都做的近乎完美,子彈穿過玻璃的狀態,射入人身體後反應彈應該有的效果,甚至於桌子上道具的搭配,慢鏡的穿插運用,都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可以說,通過《追捕》,吳宇森再一次告訴觀眾,他才是槍戰片的NO.1。在這個基礎上,影片還附贈了快艇水上追逐、盤山路飆車等戲份,平心而論,快艇戲拍的很燃,也很穩,不過追車戲略微差強人意,看了片尾字幕發現是日本團隊,如果是香港團隊會更好一些。
當然,吳宇森在創作手法上還是在不斷變化的,和《英雄本色》年代純粹的男人戲相比,《追捕》多了柔軟和平衡,做到了更符合女性觀眾的口味,也讓我頗感意外。電影中沒有過多提及男女情愛,保住了貫穿全片的江湖和俠義范兒,除了張涵予和福山雅治的男男配,另一組河智苑和吳飛霞的女女配,導演對兩個人的人物關係、背景著墨不多,但陰陽兩隔的段落,以及河智苑身份上的轉變還是能帶給人一些觸動。另外,沒想到我很喜歡的國村隼也在電影里,算是一個小驚喜了。
《追捕》不是完美的電影,但吳宇森還是在招牌的槍戰戲上力求完美,也是繼《辣手神探》之後,能讓影迷最滿足的一次回饋,我是看吳宇森電影長大的那代人,支持他的電影,不需要更多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