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點獨家對話: 蘆葦講「故事」

電影快訊 1433℃

「電影的本質是講故事。」

11月28日,被稱為中國第一電影編劇的蘆葦,受聘山東藝術學院電影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在接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獨家專訪時,蘆葦不僅講述了電影如何講故事,還講述了諸多電影圈不為人知的「故事」。

壹點獨家對話: 蘆葦講「故事」 - 陸劇吧

在編劇界聲名顯赫的蘆葦,最近正在籌備的電影作品,是與著名導演王坪合作的沂蒙紅嫂題材的《沂蒙母親》,「上世紀80年代有一些類似題材的電影作品,還不成熟。《沂蒙母親》的劇本2010年已經完成,目前在進一步完善。為此我三進沂蒙山,走遍了沂蒙的山山水水,希望能拍出有質感的作品。」

① 「《霸王別姬》確是陳凱歌執導的」

蘆葦之所以被業界稱為中國第一電影編劇,在於其編劇的一系列作品,羅列起來都是中國影史上最為閃亮的名字:《霸王別姬》《活著》《秦頌》《黃河謠》《瘋狂的代價》及《狼圖騰》等。享譽世界影壇的《霸王別姬》是陳凱歌的代表性作品,蘆葦是該片的編劇。

不過多年來圈內一直流傳一個說法,說《霸王別姬》不能算是陳凱歌執導的作品,而是陳凱歌的父親陳懷皚的作品。陳懷皚是中國老一輩重要導演,執導了大批戲曲藝術片,其執導的劇情片《青春之歌》和京劇藝術片《平原作戰》是中國影史重要作品。

壹點獨家對話: 蘆葦講「故事」 - 陸劇吧

「《霸王別姬》是陳凱歌執導的,還是他的父親陳懷皚執導的?」在山東藝術學院與學生座談時,有學生「挑事兒」,向蘆葦提出了這麼一個尖銳的問題。

「作為這部作品最核心的主創之一和親歷者,我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霸王別姬》確實是陳凱歌執導的作品。」蘆葦說,「當然,陳懷皚先生在這部影片的創作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在寫劇本時,一直是陳懷皚先生和我以及陳凱歌三個人在溝通,對一些內容進行討論。」

蘆葦回憶說,自己每寫一稿,第一個看劇本的是陳懷皚先生,「有一次,我寫完劇本回西安家裡了,半夜三點的時候,突然被陳懷皚先生的電話叫醒,他的第一句話,帶有濃濃的福建口音,他說,蘆葦啊,你你你是個鬼才啦,我都看哭了。我清楚地記得,他連用了三個『你』,還說他看哭了。」

② 「4:1,我們選定張國榮演程蝶衣」

《霸王別姬》是一部商業與藝術結合的非常好的影片。蘆葦說,影片既獲得了戛納的獎項,又獲得了4500萬的票房。當時電影票一張4塊錢,如果換成當今,《霸王別姬》的票房應該是12億至15億。

蘆葦認為,《霸王別姬》勝在故事,「影片在敘事方式上是非常好萊塢的,它只不過在故事內容上是中國化的。當時,陳凱歌找我說劇本的時候,我就問他投資是多少錢,他說光一個尊龍就是200萬美金。我說既然投資這麼大,那就必須得拍情節片。《霸王別姬》到目前為止,依然是中國電影里情節密度最大的電影之一。」

壹點獨家對話: 蘆葦講「故事」 - 陸劇吧

陳凱歌屬意的程蝶衣扮演者尊龍,最終沒能進入劇組,蘆葦說:「尊龍當時剛剛演完《末代皇帝》,是有國際影響力的演員。製片方也向我推薦了張國榮,我當時不了解張國榮,只知道他是唱粵語歌的,他們給我看了一些他的影像資料,我覺得張國榮更適合演程蝶衣,尊龍沒有張國榮身上的那種柔媚勁兒。」陳凱歌屬意尊龍,蘆葦認為張國榮更好,到底誰演程蝶衣,陳凱歌建議投票,陳凱歌、蘆葦和攝像顧長衛等五人投票,「最終投票結果是4:1,四票支持選張國榮,凱歌說,既然大家都支持張國榮,就定張國榮。」

③ 「粉絲圍堵張國榮,首次見證明星號召力」

雖然支持張國榮演程蝶衣,蘆葦坦言當時對張國榮這樣的明星的號召力並沒有太多認識「後來張國榮到北京來,住王府飯店,我去和他一起吃飯見面。我當時很奇怪的是,當時我們三個人吃飯,包間里卻有四個服務員,都是年輕的女孩子,而且沒過幾分鐘,又換四個服務員。我很奇怪,後來我知道,這些服務員都是張國榮的粉絲,我們吃那一頓飯,幾乎整個飯店的服務員都輪流到包間里來了,就是為了看張國榮。」

壹點獨家對話: 蘆葦講「故事」 - 陸劇吧

服務員輪流看張國榮還算彬彬有禮,蘆葦後來發現,張國榮的粉絲那時候也有極其瘋狂的,「張國榮當時提出了兩個小要求,一是去頤和園看一看,二是去梅蘭芳先生的墓前去弔唁一下。我們幾個陪張國榮去頤和園,正好碰上一個上海的旅遊團,一百多名大學生,從發現張國榮開始,這些大學生就包圍過來,然後尖叫,弄得很擁擠。後來我們發現張國榮的大衣沒有了,原來這些粉絲瘋狂地擁擠過來,開始撕扯張國榮的衣服,張國榮顯得很緊張,很無助。於是我們幾個人開始護著張國榮往外跑,我們都是一米八幾的大個子,但是還是費了好大的氣力才衝出來,粉絲們太瘋狂了。」

後來蘆葦又陪同張國榮去祭奠梅蘭芳墓,蘆葦印象中的張國榮很親和,「他對人很友好,我們沒有選錯人。」

④ 「一流小說寫成一流電影太難了」

從《霸王別姬》到《活著》,讓蘆葦揚名的這兩部電影作品,皆是根據原著小說改編的。文學作品到好的電影的轉變,重點和難點在哪裡?蘆葦說,一流小說改編成一流電影是非常難的事情,「小說和電影是兩種類型的載體,是兩個範疇。回顧電影史,經典文學很難變成經典電影,比如經典小說《戰爭與和平》,改編成的電影影響力很小,遠不如小說。經典小說改編成經典電影的,哈代的小說《德伯家的苔絲》是一例,根據這部小說改編的《苔絲》非常優秀。」

壹點獨家對話: 蘆葦講「故事」 - 陸劇吧

有時候,二流小說改編成經典電影倒非常可能,「比如《教父》,原著小說算是二流,影片是經典影片。」

⑤ 「目前的電影《白鹿原》我不喜歡」

蘆葦說,陳忠實的《白鹿原》是經典小說,「王全安執導的電影《白鹿原》影響小,口水仗不少,票房也不好。」蘆葦承認,自己只是「參與」了電影《白鹿原》,並且推薦了王全安來執導,「我之前看了王全安執導的《驚蟄》,我很欣賞那部片,那部片的紀實性表演很好。後來我們合作了《圖雅的婚事》,我做的編劇,那部片對當代蒙古草原拍的很真實。」

後來拍《白鹿原》,蘆葦做編劇,「我寫了劇本,王全安自己也寫了劇本,他放棄了我的內容,後來他感覺不大行,又用了我劇本中的一些內容,不多,大概二十場戲。」

王全安的電影《白鹿原》粗剪之後,三個多小時的版本,請蘆葦看,「我特別不喜歡,王全安能夠駕馭紀實類型的表演,他拍不了戲劇性表演。《白鹿原》是戲劇性極強的作品。」

電影《白鹿原》的編劇名字,一開始署名王全安和蘆葦,「我說算了,這些內容對不起我陝西的鄉土。」在蘆葦的堅持下,蘆葦沒有在電影《白鹿原》編劇里署名。

⑥ 「陳凱歌的短板是不大會講故事」

蘆葦和陳凱歌合作了享譽世界的《霸王別姬》,蘆葦回憶,陳凱歌有一個困惑,「他問我,《黃土地》《霸王別姬》沒費什麼勁,怎麼成了呢?《風月》費多大勁,怎麼就不成呢?」蘆葦說,「陳凱歌的短板是不會情節敘述,就是不會講故事。」言外之意,《霸王別姬》成功的劇本讓陳凱歌省事不少。

陳凱歌拍《荊軻刺秦王》時,編劇不是蘆葦,執行導演找蘆葦看劇本,蘆葦感覺不踏實,落不到實處。「執行導演對我說,你說話凱歌還聽。」蘆葦看完劇本,把問題寫在紙上,一共二十條意見,「我同陳凱歌談的時候,他正在跟姜文談這個戲,我等了好長時間。後來我說你如果同意我的意見。我可以給你改。凱歌說,對於劇本,我踏實的很。」蘆葦說,自己只能希望這部電影成功,此後電影上映,蘆葦看了之後認為有不少硬傷,「這部片票房和影評都不好。還有《道士下山》,沒有情節,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凱歌的短板是情節敘述鏈條上接不起來。」

⑦「影視台詞如何說人話?建議看兩部片」

蘆葦被稱為中國第一電影編劇,受到業內推崇,他出版了電影劇本《白鹿原》,書很快就脫銷了。編劇寫出好故事,需要什麼樣的修養,蘆葦有自己的看法,「建議他們不要趕時髦,一定要研究經典,扎紮實實分析經典。這裡的經典不是單單指類型片,要各種類型的藝術,經典小說、經典音樂、經典電影等等。這些經典大家有目共睹,經過時間篩選留下,比如電影雜誌刊物、評選年度十部電影等,我們就可以直接拿來看、研究了。它們就是我的老師。」

壹點獨家對話: 蘆葦講「故事」 - 陸劇吧

在與山東藝術學院電影學院學生交流時,這些未來的電影創作者告訴蘆葦,自己寫的劇本台詞總是太文藝腔,被老師批評為「不說人話」,蘆葦說,「年輕的創作者實踐經驗少,寫的台詞容易脫離生活的實際,被認為不夠真實。對於這種狀況,我建議大家少看文藝腔的書,多看市井俚語的文本,建議去看兩部電影,一部是老舍先生寫的《茶館》,一部是《抓壯丁》,兩部電影都大量運用了市井俚語。電影《茶館》的台詞我能全部背誦下來,《抓壯丁》8成的台詞我能背下來。」

蘆葦還提供了一種可操作的寫好劇本的方法,那就是用寫日記的心態寫劇本,「我們每個人寫日記,因為不給別人看,寫的都是自己的真實心態。我之前寫日記,把自己乾的壞事都寫進去,用寫日記的心態寫劇本,寫的人物一定是真實的。」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倪自放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