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權先鋒or取悅男性? 她們是好萊塢最著名的「致命女人」

電影快訊 1763℃

由「小K」克里斯汀·斯圖爾特、「茉莉公主」娜奧米·斯科特、「黑美人」埃拉·巴林斯卡聯袂主演的新版《霹靂嬌娃》電影目前正在國內熱映。

對於中國觀眾來說,記憶中最熟悉的可能是2000年、2003年推出的兩部《霹靂嬌娃》電影。

女權先鋒or取悅男性? 她們是好萊塢最著名的「致命女人」 - 陸劇吧

當年的三位主角卡梅隆·迪亞茨、德魯·巴里摩爾、劉玉玲風華正茂,不僅在全球銀幕上散發雌性荷爾蒙並大施拳腳,而且這版電影在國內的CCTV6電影頻道也被一再重播。

不過她們並非最早的「霹靂嬌娃」,1976年開播的同名美劇才是原版,宣稱看過的人應該非常暴露年齡。

女權先鋒or取悅男性? 她們是好萊塢最著名的「致命女人」 - 陸劇吧

76年原版劇集

近些年在銀幕、熒屏上展現女性打星的作品已經司空見慣,但在思想相對保守的1970年代,讓女性組團痛擊惡棍,讓觀眾知道打擊罪惡從來就不是男人的專利,還是相當前衛的一件事。

43年來,經過多個影視版本的重新演繹,「霹靂嬌娃」這一經典IP跟隨不同時代的審美而翻新面貌,從內部折射出的文化意義也有所改變。現在我們就來回顧一下《霹靂嬌娃》的歷史演變,看看查理的天使們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吧。

初代天使

「從前,有三個女孩去了警察學校,在那兒她們每個人都被分配了非常『危險』的職責。但是我讓她們遠離了所有這些,現在她們為我工作。我叫查理。」

女權先鋒or取悅男性? 她們是好萊塢最著名的「致命女人」 - 陸劇吧

查理說的「危險」職責

伴隨這一簡練而幽默的開場白,初代「霹靂嬌娃」在電視熒屏上橫空出世。三位美麗性感的女子共同為一家私人偵探社工作,懲奸除惡、伸張正義,她們被稱為「天使」。查理是她們的神秘老闆,從來只聞其聲,不露正臉,主要通過電話與她們聯繫。查理和天使們之間還有中間人「博斯利」,負責在明面上指揮和協助她們。

因此劇名直譯過來是《查理的天使》(Charlie's Angels),2000年的電影版才讓「霹靂嬌娃」成為了內地影迷更熟悉的譯名。

該劇首播是在1970年代,正是美國女權運動的第二次浪潮期間。許多美國婦女在讀過「現代婦女解放運動之母」貝蒂·弗里丹的著作《女性的奧秘》之後,不再安於在家當一個賢妻良母,而是勇敢地走出家門、追求自我。

不僅有大量女性就業,而且她們強調兩性間分工的自然性,希望消除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現象,還否定了兩性社會關係中女性附屬於男性的觀點。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編劇伊萬·戈夫和本·羅伯茨孕育出了講述三位漂亮又性格各異的女性私家偵探的故事構想,讓女性挑大樑擔任傳統的男性角色,這在當時是一個創意上的突破。

製片人在前期首先敲定了當時在另一部警察劇《新秀》(The Rookies)中受到觀眾歡迎的女演員凱特·傑克遜,之後又選出了另外兩位「天使」費拉·福賽特和傑奎琳·史密斯。

最新版《霹靂嬌娃》電影有中國觀眾吐槽沒有亞裔「嬌娃」,而選擇最初的三位天使時,製片人甚至沒考慮過人種膚色問題,只是想要選擇黑髮、金髮、紅髮女性各一。最後通過試鏡選出的傑奎琳·史密斯,因為是黑髮而不是紅髮險些落選,幸好她和另外兩人有著極佳的化學反應。

從左到右:傑奎琳·史密斯、費拉·福賽特、凱特·傑克遜

敲定劇名的過程也相當曲折,編劇們最初設想的劇名叫《巷子貓》(The Alley Cats),然後給三位女主角分別起名Allison、Lee和Catherine,人名縮寫拼在一塊就是劇名。她們不僅住在小巷裡,而且還帶著鞭子和鏈子。

被賦予了一定話語權的女主角凱特·傑克遜不贊成這個劇名,她在製片人辦公室里碰巧看到一幅有三個天使的圖畫後,就想到了《哈利的天使》這一名字,但這跟當時ABC在播的另一部劇《哈利O》有點撞,於是才改成了《查理的天使》。

ABC起初非常不看好這部劇,但試播集播出後卻收穫到意想不到的好評。就這樣,《查理的天使》於1976年9月22日在美國正式首播,最終播出了五季,共有一百多集,劇集大熱的同時也捧紅了主演們。

天使們登上《時代》封面

與那個時代的絕大多數犯罪劇一樣,《查理的天使》大部分集數都遵循著固定的結構。犯罪發生了,天使們了解到事件的詳細信息,秘密進行偵破並解決犯罪。結尾總是回到湯森偵探社,查理對出色地完成了工作的她們表示祝賀。而且事件大多具有獨立性,與後續的故事無關。

這五季也並非是最初的三位女主角從開始演到完結,其中有過數次換人的情況,不過每有一位天使退出,就會出現一位新角色補上她的空缺,使查理的天使們始終維持在三個人的情況。傑奎琳·史密斯是唯一演完五季都沒退出的嬌娃,可以說對查理十分忠誠了。

既然有女性天使,那麼男性呢?ABC不是沒想過。1980年播出的《查理的天使》第4季第23集,就講述了「托尼的男孩」的故事,設定完全就是「查理的天使」的性轉版。

托尼的男孩們

這一集里,芭芭拉·斯坦威克扮演安東尼亞·托尼·布萊克,一位富有的寡婦名流,同時也是查理的朋友,她自己也經營著一家偵探社。旗下有三名帥氣的男性偵探,他們從托尼那裡獲得指示,並以和天使們類似的方式解決犯罪問題。結果是,這一做法沒有讓觀眾眼前一亮,後來也沒推出過「托尼的男孩」劇集。

毫無疑問,《查理的天使》是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女性意識的作品,當時有不少年輕女性觀眾寫信給主創表示自己受到了鼓舞。但同時,它的內部又蘊含著矛盾,因為這部劇沒少給男性派發福利。

天使們在進行卧底工作時,會變裝化身各種角色,時常穿著誘惑或者暴露,比如假扮成選美比賽的選手、女僕、女囚犯,甚至僅僅穿著比基尼。

於是有評論家將其稱為Jiggle TV,即展示胸部和屁股的、充滿性元素的電視節目。而且頗為諷刺的是,為查理配音不用露臉的約翰·福賽思拿到了最高的片酬,可見當時兩性薪酬差異之大。

二代天使

1988年,原版《查理的天使》製片人艾倫·斯班林曾有望製作一部重啟劇集《天使88》(Angels』 88)。

該劇設定的天使數量是4個,並且她們還開了自己的偵探事務所。她們不為任何人打工,她們只為自己工作。天使們既需要面對解決案件的困難,又會在尋找案件委託人方面遇到難處。

《天使88》的4位天使人選

這部新劇花了3個月時間在11座城市裡找到4位天使的合適人選,但由於經歷了很多挫折戰線拖得太長,一不小心拖到1989年,電視劇的名字改成了《天使89》。到最後,記者見面會都開完了,項目卻徹底黃了,最終並沒有播出。

所幸在2000年世紀更替之際,原版《查理的天使》聯合製片人倫納德·戈德堡適時打造的重啟電影《霹靂嬌娃》(英文名仍是Charlie's Angels)徹底盤活了這個IP!

「美國甜心」德魯·巴里摩爾首先毛遂自薦加入該項目,她不僅擔綱主演,而且還兼任製片人,這種自覺性與話語權讓巴里摩爾與原版劇集最先加入的「天使」凱特·傑克遜產生了某種相似性,她們是這一系列背後體現女性力量的靈魂人物。

在組建演員陣容時,巴里摩爾還拉來了好友卡梅隆·迪亞茨,而且邀請從未執導過電影、憑商業廣告和MV作品屢屢拿獎的McG來擔任導演,事實證明她的眼光無比正確。

二代天使集結

卡梅隆·迪亞茨在影片中飾演陽光活潑的娜塔莉,德魯·巴里摩爾飾演搞怪可愛的迪倫,劉玉玲飾演技能高超的亞歷克斯,人設鮮明並且碰撞出了極佳的火花,還實現了原版最初的設想——三位天使分別是黑髮、金髮、紅髮女性。約翰·福賽思則繼續為「查理」配音。

2000年的《霹靂嬌娃》電影版時髦度爆表並且活力四射,相較於原版在喜劇和動作方面大大升級,帶給新一代觀眾最直接的感官刺激。

影片主創認為,本片應該區別於大多數動作片,盡量少出現槍戰場景,只有反派才需要使槍,三位「天使」應該手撕罪犯。受到《黑客帝國》的啟發,片方請來袁和平的弟弟袁祥仁擔任動作指導,對主演們進行長達三個月的嚴格訓練。最終呈現在銀幕上的就是充滿了中國功夫的動作戲。

電影《霹靂嬌娃》在全球狂收2.6億美元,使其成為2000年票房榜上排在第12位的影片。雖然票房成績矚目,但該片也受到過一些負面評價。

知名影評人羅傑·伊伯特只給本片打了半星(滿分是四星),在他看來,這部過於強調視覺刺激的娛樂電影是「給盲人的視覺糖果」,而且「《霹靂嬌娃》就像是部視頻遊戲電影的預告,只不過既沒有這個遊戲,又沒有這部電影」。當時伊伯特可能沒料到,這部商業片非常成功以至於後來真的有被改編成遊戲,儘管遊戲體驗做得糟透了。

電影版《霹靂嬌娃》上映時,還遭到一些強硬女權主義者的不滿,她們認為電影比起原版劇集,女權意識大大降低。這種看法應該說無可厚非,片中的劇情和服化道有大量物化女性的細節。天使們執行任務時通常穿著性感服裝出場,屢次使用美人計來辦事,全片充斥著酥胸、長腿、變裝秀,甚至是一些飽含挑逗意味的香艷場景。

小孩看了根本把持不住

這樣的創作安排幾乎完全是為了迎合男性觀眾口味,過於張揚天使們的性魅力,而像格鬥力量、聰明才智、工具技能等硬實力卻成了錦上添花的東西。甚至對於一些較為年輕的男觀眾來說,影片成了他們的性啟蒙。《霹靂嬌娃》在獲得巨大商業成功的同時,大大稀釋了女權的成分。

不過,2000年的《霹靂嬌娃》和2003年趁熱打鐵拍的續集,還是讓「查理天使」的IP真正走上了國際化道路。二代天使征服了全世界的觀眾,各種跟風效仿之作如雨後春筍般出現,許多國家都恨不得有自己的「霹靂嬌娃」。

單看華語地區,2001年鍾麗緹、林熙蕾、吳辰君聯袂主演的《神探俏嬌娃》(又名「亞洲版霹靂嬌娃」) ,2002年的《夕陽天使》和《赤裸特工》,2006年陳小春、應采兒等主演的《魔鬼天使》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了《霹靂嬌娃》的影響,這還只是部分例子。

新一代天使

2009年,ABC就開始著手重啟「霹靂嬌娃」,電影版的製作人德魯·巴里摩爾和倫納德·戈德堡都參與進來。2011年,新版《查理的天使》劇集正式開播,正值原版劇集《查理的天使》開播35周年。

這一版由《超人前傳》的編劇阿爾·高夫和邁爾斯·米勒一同操刀劇本。阿爾曾在受訪時表示,他想讓這一版避免做作和復古。幾位天使應該是活生生的,她們喜歡玩鬧,喜歡漂亮衣服,喜歡處理各類犯罪事件以及懲罰壞人。

2011重啟劇的天使們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一版天使的魅力值不足,而且拙劣的演技、混亂的計謀以及呆板的動作場面引來大量惡評。該劇最初預訂了一季13集的長度,然而在播出第四集之後,過低的收視率讓ABC決定砍掉該劇。這部劇最後只製作了8集,第8集甚至沒能在美國播出。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的劇版《查理的天使》里就已經出現了黑人天使。

之前的電影版《霹靂嬌娃》在好萊塢助推了一波大女主動作片的湧現,2010年以前就有《古墓麗影》《生化危機》《殺死比爾》《黑夜傳說》等,近幾年還有《超體》《極寒之城》《紅雀》等。女特工、女警察、女殺手……現在女性主義者發出的聲音前所未有的響亮,因此在2015年,索尼將最新版《霹靂嬌娃》電影的計劃提上日程也就不足為奇了。

2018年MeToo運動興起,女性紛紛發聲互相應援,影響延續至今。今年姐妹抱團的《霹靂嬌娃》電影也解決了系列長期以來的內在矛盾,徹底掣起「女權」大旗,而旗手正是伊麗莎白·班克斯。

伊麗莎白·班克斯

雖然演員出身的班克斯作為導演資歷尚淺,但女人最懂女人。她還參與到本片的編劇和演出中,就像此前的凱特·傑克遜和德魯·巴里摩爾那樣,很大程度上把控了天使們的走向。

不同於上一版電影中的「天使三美」,新《霹靂嬌娃》對幾位天使的人設進行了完全的革新,基本拋棄了之前「全員性感」的設定。

克里斯汀·斯圖爾特飾演的「叛逆天使」薩賓娜具有明顯的中性化氣質,攻氣十足,扮起熟女也不在話下。埃拉·巴林斯卡飾演的「力量天使」簡性格沉著冷酷,擅長格鬥,一米八的大長腿走台穩、踢人疼。而娜奧米·斯科特飾演的「智慧天使」艾琳娜則是人畜無害、偶爾呆萌的高智商美少女,她的角色帶著觀眾見證了女生成為天使的整個過程。

新一代天使

影片在宣發時,還請到「A妹」愛莉安娜·格蘭德、「麥粒」麥莉·賽勒斯、「打雷姐」拉娜·德雷三位歐美樂壇的流行天后共同獻唱國際主題曲《別叫我天使》,將這一版的女性標記烙印得更深。

最新這部《霹靂嬌娃》不再刻意討好男性觀眾,天使們也不再充當男性慾望凝視的客體,而是徹底站在女性一邊。影片開頭,導演伊麗莎白·班克斯就經由薩賓娜之口將全片的主旨告訴觀眾,「女性是無所不能的,我們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

不僅如此,班克斯還親自上陣飾演天使推手——女性「博斯利」,且不像以前的博斯利那樣只是發號施令,而是與天使們協同作戰。

從目前影片上映收穫的反響來看,新版《霹靂嬌娃》不太可能超越最初的劇版以及上一版電影。不過,它的出現依然是有意義的。在「查理的天使」演變至今的歷程以及經受的爭議中,我們不僅能看到文化和時尚的變遷,而且也見證了女性力量的迭代更新。

你對《霹靂嬌娃》有什麼回憶和感受?歡迎留言分享~

—End—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