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之子》的三觀被吐槽, 但跟這部國漫比起來, 已經很和諧了

電影快訊 1994℃

今天接著昨天的文章,想和探討一下《天氣之子》的三觀方面(筆者不是道德學家,只是基於一個正常人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見解罷了)。

《天氣之子》的三觀被吐槽, 但跟這部國漫比起來, 已經很和諧了 - 陸劇吧

這部動漫的三觀討論無非在於帆高為了拯救陽菜,仍由整個城市大水泛濫,很多的地方陸地變海洋到底對不對,以及陽菜為了自己的幸福,而不顧整個城市的繁榮,是否顯得自私?從筆者個人角度而言,陽菜的行為只是身而為人簡單的本能罷了,而帆高也只不過因為過於在意,所以才忽略了另外一個看似重要的「大局」,但實際上二者權衡利弊,帆高是非常清楚的。若只是身而為人,對某個地方的安定繁榮確實應該抱有期望,但是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犧牲自己最親近人的基礎上,那些好像和自己的關係也不大。

《天氣之子》的三觀被吐槽, 但跟這部國漫比起來, 已經很和諧了 - 陸劇吧

我是這麼認為的:若是要讓我拯救自己最重要人的生命,從而剝奪他人無辜的生命,這種事情我是怎麼都做不出來的;但是當這個變成一個選擇題,如果是讓我在關係緊密性不夠的大多數和我最在乎的人之間做抉擇,我想,我也會做出和帆高一樣的選擇,人都是自私的,只要在自私的基礎上,不摻雜一些冷漠因素,我不覺得是多大的罪責。

《天氣之子》的三觀被吐槽, 但跟這部國漫比起來, 已經很和諧了 - 陸劇吧

考慮到部分杠精的存在,為了證明一下自己的清白,我還是要解釋清楚,雖然這樣會使得文章很累贅:我指的冷漠是類似為了自己能夠每天多吃一塊肉,而不顧天下人的死活的這種心態,而是在經過苦痛之後的抉擇,顯然,帆高不是這種「為了多吃一塊肉」的人,如果沒有陽菜這個事情摻雜在裡面,他也一定非常不希望城市遭遇這樣的事情,而是因為將他人的情感在內心佔據了很重的位置。

因此,以上的結論便是:如果是為了自己的幸福,而不是因為冷漠的緣故,倒是不必強迫自己站在道德的最高點,那些所謂的「大義」,有時忽略掉也不是不可以。在網上,有很多人將《天氣之子》的三觀放在一起相提並論,但是筆者覺得二者的三觀不是一個次元的事,因此放在一起討論有失偏頗。

在《天氣之子》中,東京的位置以前便是一片海,只不過是人為的作用才變成陸地。後來的陸地又因為大雨緣故重新變成海洋,這只是自然環境的一種索還,屬於「天災人禍」,並不是某人的故意為之。雖然晴女可以阻止這一切,從人類的角度上說,確實也該阻止這一切,但是問題在於晴女若要阻止這一切,就要犧牲掉自己。但是眼下的處境並非是她的錯,她沒有責任要犧牲掉自己來維續城市的繁榮,我們也沒理由這麼要求她,說白了大家都是個體,沒有人有義務一定要犧牲這個,拯救那些。

但是《大魚海棠》不同,家園的毀滅是女主為了「報恩」而一手造成的,而且在做這件事之前就已經清楚後果的嚴重性了,但是她在這樣的前提上還是做出了這樣的選擇(這一點我記得很清楚,或許她不一定很清楚是家園毀滅,但是她起碼知道後果自己承擔不了,所以請別再說諸如你仔細看N遍這種話)。雖然「報恩」很偉大,但是家園遭到毀壞,這件事情本質上就是女主的錯,因為沒有她的「報恩」,這一切都不會發生。在這一點上,兩部動漫女主的區別在於:一個是沒有犧牲自己去阻擋災難;而另一個是主動招致了災難。

再來談談第二點,兩部動漫主角之間的抉擇問題,這也是區別於二者價值觀的主要問題。我之所以不喜《大魚海棠》的三觀,而沒有覺得《天氣之子》三觀有問題,主要還是在於抉擇性上。

在《天氣之子》中,主角是在「自己最在乎的人」和「與自己無關的大多數」之間作抉擇,他選擇了前者,雖然有人提出批評,但是筆者個人是完全能夠理解的。但是《大魚海棠》就截然不同了,主角是在「一個沒有其它情感的恩人」和「養育自己多年、並且對自己充滿感情的族人、好友乃至家人」之間做抉擇,但是她僅僅只是為了前者一個人,而犧牲了自己另一方更應該在乎的一群人,甚至就連自己賴以成長的家園最終都毀於一旦,這才是兩部動漫在三觀抉擇上的最大區別。

有了以上的兩點區別,我覺得在價值觀上放在一起討論,很不應該,因為二者的主題本來就不是一回事。當然,如果有人實在要說什麼諸如此類「最終族人也沒全死」、「族人不一定會死」、「女主也犧牲了」的話,我也無話可說了,因為我確實不知道怎麼反駁,反正就算合理反駁了,駁斥我的人立馬又會在0.1秒鐘內提出新的奇怪觀點,到頭來只會無窮無盡,但可惜我沒這麼大的腦洞(不是不接受反駁,只是希望能夠稍微get到點上)。

但是我標題所指代的「國漫」,不是指《大魚海棠》,而是另外一部國漫《鎮魂街》(如果有漫迷不能夠接受這部動漫的批評的話,可以不必往下看了)。在談論之前,我得澄清一下,我不是說《鎮魂街》不行,也不是說整部作品的一切三觀都有問題,更沒有連帶著說它的原著漫畫都有問題(漫畫我沒看過,所以我也沒資格說漫畫),而只是打算拿出這部國漫的某個橋段來討論。

不得不說,這部動漫在曹焱兵兄弟倆的身份調換上用了推理小說的敘述詭計手法,確實有創意,但若是撇開創意,單獨來講兄弟倆的三觀,《大魚海棠》已經非常小清新了。在曹焱兵兄弟倆中,哥哥和弟弟本來是在鎮魂街中相依為命,哥哥一直都把弟弟照顧的很好。後來盧少爺來了,將哥哥趕出了鎮魂街,但是弟弟卻留在了鎮魂街裡面。

哥哥為了拯救弟弟,以及奪回父母留下的家,在外面想盡辦法。而弟弟在鎮魂街中認識了一位姐姐,和姐姐互幫互助,平靜地生活了好幾天。哥哥終於回來了,但是在拯救弟弟的時候,姐姐突然變成了失去任何理智的惡鬼(你可以理解為喪屍),想要傷害弟弟,哥哥出於保護弟弟的心情,在惡鬼即將殺死弟弟的千鈞一髮之際命令守護靈解決了惡鬼。

弟弟看到這一幕發生後,既不管姐姐變成鬼差點害死自己的事實,也不管哥哥急於保護自己的心情,對著哥哥當即破口大罵,口口聲聲說要日後等成長起來了,終結哥哥來替姐姐報仇。我本以為這只是弟弟的一時氣話,編劇是個正常人,但是我好像低估了編劇的價值觀。因為弟弟這一恨,就足足恨了好多年,而且要替姐姐報仇的執念一點兒也沒消減。更厲害的是:弟弟在仍然念叨著要復仇的前提上,接受哥哥的保護和照顧,並且還經由哥哥的教授來提升實力。哥哥的好處弟弟反正是收穫夠了,但是對於哥哥的回饋,只有一如既往的冷漠。

而最後,弟弟在這種長達多年來的仇恨的驅使下,差點消滅了哥哥(雖然是盧少爺的詭計,但是本質上驅動弟弟這麼做的,就是他強烈的憎意,這一點洗不白的)。這部動漫我看了好幾年了,但是這個橋段依然歷歷在目,因為它成功地刷新了我三觀的下線,想忘卻都很難。

我不知道什麼起,感動觀眾需要依靠不合理的情感設置以及刷新三觀下限來實現,但是在國產領域,大家對於這種設置好像都很樂此不疲。《鎮魂街》中弟弟的設置說好聽點是不懂事,說難聽點就是徹頭徹尾的白眼狼,我承認那位和他相處幾天的姐姐,或許是在他心中有了很深的地位,但是是否如此一來,哥哥多年來的陪伴和照顧就能夠理所應當地變得一文不值了呢?哥哥明明沒做錯什麼,為何就應該遭受如此待遇?如果說他錯了,那我想他唯一的錯誤便是:有了這麼一個弟弟。

我記得我曾經看過這麼一個小故事:一位少年賭氣離家出走,因為沒有經濟來源,所以餓得飢腸轆轆,最後一位老者給了他一碗飯,少年感動得痛哭流涕。然後老者和他說:我只是給了你一碗飯,但是你父母卻是給了你無數碗飯,所以還請回去吧。這個故事和《鎮魂街》動漫的那個橋段何其相似,難道說因為這個老者只是給了一碗飯,就能夠忽略父母給了無數碗飯的事實,從此老者成為了少年的一切,父母什麼的一旦和老者比起來就什麼都不是了?再說深入一點,若是這個老者另有企圖,只不過看準了時機,付出極少的代價控制少年,讓少年去做危害父母的事情,是否少年也會對此樂此不疲呢?反正在少年心中,老者的地位比父母重。

對比這種設置,《大魚海棠》的三觀真的已經沒覺得怎樣了,只是覺得,若是所謂的「國漫崛起」最終生產的都是這樣的玩意,那我寧願「國漫」永遠都別崛起好了,因為它的代價是整個藝術領域和受眾價值觀的災難。我的觀點說完了,但是還想強調一遍:雖然這次對《大魚海棠》和《鎮魂街》黑得比較徹底,但是我得澄清:我沒有將這兩部動漫批評得一無是處,至少《大魚海棠》的畫面和文化渲染是值得稱讚的,我黑得只是《大魚海棠》的主題三觀,《鎮魂街》也只是就其中的橋段進行吐槽,而且沒有任何攻擊漫畫原著的意思,因為我沒看過漫畫,所以也不知道動漫是否完全按照漫畫來得。或許最後這一段顯得太過啰嗦,但是考慮到某些讀者習慣於「聽人說話只願意聽到一半,然後用多倍的力度去思考前文的意思」,然後給出一些指代不明、甚至和文章意思完全不同的批評,所以也只好如此了。若是文章寫得水,態度不足夠認真,批評我無言以對,但是這次我是在認真表達自己的觀點,所以希望得到能夠get到點上的批評,這樣也值得我反思,而不是「欲加之罪」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