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秋臣
关于《唐朝诡事录》里面的众生堂一案,其实叶秋臣有很多感受想与大家分享。
首先,是如何评价一个人的好坏。
平日里,我们也总会遇到此类难题。
原来觉得他各方面都挺不错的,结果居然是个渣男?
这个人业务能力挺强的,怎么人际交往关系这么乱?
他们一直待人和善亲切,背后竟是贪污腐败的败类?
诸如此类。
其实大多数人,都有不同的面。
人,本来就是一个多面矛盾体。
《唐朝诡事录》中众生堂案的幕后真凶,就是医术卓绝,且救人无数的孟东老。
他开了医馆,帮很多人逃离了病魔的困扰。
他杀了女人,为的是研究她们的身体写书。
写的什么书?
写的是打算救人的医书。
这个故事的编排就非常巧妙了,杀人是为了救更多的人,不少人在评价上多少就会陷入纠结。
一个人可能在某个行业中有着非同一般的闪光点,甚至可以被称作天赋异禀,但却道德有缺。
评价就不能简单以好坏来论。
想要做到去全面评价一个人的好坏,就是需要将不同的部分拆解来看。
十恶不赦的坏人,或许也有某一处是值得赞扬的。
看似完全没有恶意的普通人,心里也有犯错的小火苗。
这是人性。
这很正常。
所以,评价孟东老时不能简单评价对错。
他研究医术,想写医书造福百姓是对。
他杀人隐瞒,牺牲旁人成全自己是错。
影视剧作品中,若是能够将某个角色的两面性展现出来,那便是一种塑造上的成功。
这样的人物,是足够丰满的,是值得去思考的。
不止是角色,现实中的人也如此。
然后,再说说卢凌风的处理方式。
他申请即刻送孟东老行刑,在未完成所著医书之前。
这里是否有更优化的操作?
肯定是有的。
孟东老为了研究头疾而陷入疯魔之态,不惜杀掉活人去做研究。
他毕生所求,就是希望能攻破治疗头疾这一难关。
逝者已矣。
若让他完成医书再处死,和请求立即处死,究竟哪种选择的价值更大?
大错已经酿成,倘若能在此牺牲的基础上,留下对后世有用的医书,是否更有意义?
不过,这本医书的著作者是不值得被赞扬的。
它的创作过程,更是不值得被推崇的。
当后人用起此书时,又会如何看待此案?
是否会觉得只要能产生对医学有益处的成果,就能够滥杀无辜?
某些东西从心里滋长出来,就变得非常恐怖了。
如果只留下医书,不留下创作背景和作者,似乎也不妥。
由此分析,卢凌风所做正是恰到好处。
但这个问题,的确是《唐朝诡事录》中拷问人性的两难抉择。
面对这个抉择,你会怎么选?
当然,最后费鸡师通过他的努力让橘县百姓可以免于头疾之苦,结果是好的。
那若是没有费鸡师呢?
毕竟卢凌风从来都没考虑过,费鸡师会接替孟东老,完成头疾之方的工作。
通过此案,卢凌风也开始有了反思,所以他才问了裴喜君这个问题。
如果是苏无名来处理此事,又当如何?
逐渐懂得换位思考,优中选优。
由此卢凌风也开始走上新的路,进入新的剧情,那便是后面的故事了。
如果是你,面对众生堂案中的杀人凶手,在不知道费鸡师可以研究出头疾药方前,是会留下医书再对他判刑,还是认同卢凌风的做法呢?
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文/叶秋臣
———————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叶秋臣)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欢迎转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