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从大厂到大棚,他们是扎根边疆种瓜的“博士兄弟”

电视剧快讯 1295℃

一大早,新疆帕米尔高原上的温室大棚里,两个晒得黑黢黢的庄稼汉,一个弓腰、一个半蹲,开始做种植前的准备:把一袋基质倒进白色基质槽,徒手碾碎、铺平,再挪动地方换下一个槽……

人物志|从大厂到大棚,他们是扎根边疆种瓜的“博士兄弟” - 陆剧吧

两位博士正在做种植前的准备

这两位其实并非农民,他们来自一线城市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一位是有丰富科研经验的农学博士,一位是“90后”农业经济学博士。从互联网大厂白领到喀什的“大棚农民”,一起来看“博士兄弟”史磊刚和程泽南的种田生活。

01为了喀什这片土地,他们改变了人生轨迹

大厂的博士们,怎么跑到喀什干农活?原来,两人所在的实验室是探索助力乡村振兴的专门团队。

喀什光热资源丰富,但水土资源相对短缺,因此特别适宜发展设施农业。于是,他们的实验室和国内顶级农业研究机构等共创伙伴合作,设计了一套系统化的创新方案,包括智能化改造当地“土大棚”、打造中式效能温室,实现环境控制、温湿度调节、水肥一体化,以此探索一条助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若试点示范成功,还能在全国其他地区复制推广。

这样的探索,也促使“博士兄弟”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变化。“90后”的程泽南学农业经济出身,他的很多同学转行了,但他一直想要在农业领域找到推动乡村发展的解决方案。农学博士史磊刚,有多年的互联网技术经验,年过40的他决定重返乡村,在田间地头开始新的数字化探索。

人物志|从大厂到大棚,他们是扎根边疆种瓜的“博士兄弟” - 陆剧吧

“腾讯SSV为村发展实验室”高级项目经理程泽南(左)、史磊刚(右)在新疆喀什大棚中合影

02当科技赋能田地,土大棚不“土”了

要从“零”开始,用新方式在喀什搞种植,不是件容易事。

“博士兄弟”做好前期调研后,首期在当地选了20个大棚做示范点。万事俱备,等他们去和当地种植户沟通种植意向时,效果却不咋样。原来,当地种植户年龄偏大,对技术认知有限,光是“信息化”“智能化”这些名词,就让他们难以理解。

“你说得再好听、提供的技术再先进,不扎到一线,没让老百姓看见真东西,肯定得不到认可。”于是,“博士兄弟”扎到了喀什的大棚里,他们根据农户们的种植经验和接受程度,精选了黄瓜、西瓜、小番茄几个品种,开始手把手带着种植户一起改造。

几个月过去,土大棚不“土”了。

人物志|从大厂到大棚,他们是扎根边疆种瓜的“博士兄弟” - 陆剧吧

经过数字化改造的大棚示范点

原本棚顶卷大被全靠人工,费时、费力,有了数字化小程序后,就可以实现远程自动起降大被。

在大棚里种蔬菜,原本是一两天灌溉一次、施肥一次,但有了数字化工具,可以设置水肥管理时间、剂量和次数,调控更精准有效。

大棚里还装了远程摄像头监控病虫害,农业专家可以随时远程指导。

03眼见为实的新奔头,与老一辈农户达成“和解”

两个“外乡人”手把手的陪伴,眼见为实的高科技手段加持,让农户们的态度开始转变。

现在,大家积极性高涨,每天一大早就来大棚干活。大棚里的环境也不一样了,一天的劳动结束后,大家一定会把大棚打扫干净再走。种植的黄瓜移苗后,农户们主动背起水箱浇水,把大棚当成自己的家一样爱护。看到基质槽里萌发的黄瓜芽,农户们笑得灿烂,对史磊刚说:“我信任你,你说怎么做就怎么做。”

大棚里有了可喜变化,生活也有了新奔头。村里两位年轻人,通过培训,已成为使用数字化工具的“一把好手”,说眼前就是他们梦想中的现代化农业,未来自己还能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几位60多岁的老人,说没想到在家门口还能继续工作挣钱,觉得自己更有价值了。

04番茄在开花,黄瓜在收获,这就是耕耘的意义

回顾来路,程泽南不禁感慨:“农村发展需要更多人回来,大家脚踏实地一起干,这样农业才更有前途、乡村才更有奔头。”当大家力往一处使,村民的内生动力被调动起来,愿意用新技术去提升农业,才是真正对乡村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的良好反馈。

“发展农业的衡量标准是什么?是老百姓能受益。希望我们一起蹚出一条数字化改造传统农业的道路,让更多农民生活得更好。我有一些互联网技术的经验积累,能更好地服务农业,这是我的初心,也是责任”,史磊刚说。

9月,在喀什这片充满希望的大棚里,西瓜和番茄在陆续开花,第一茬黄瓜已收获。这几天,一位村民在自家大棚里就采摘了300公斤黄瓜,卖了2000多元。黄瓜的采摘周期预计有70多天,接下来大家还能有更多收入。

人物志|从大厂到大棚,他们是扎根边疆种瓜的“博士兄弟” - 陆剧吧

新疆喀什经过数字化改造的大棚中,“博士兄弟”带领当地农户种下的黄瓜迎来了丰收

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博士兄弟”给当地带来了一场现代化的丰收。



标签: 电视剧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