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丽心灵》中约翰纳什的车库里学到的思维:越乱越有创造力

电视剧快讯 1377℃

电影《美丽心灵》讲述的是患有精神分裂整的经济学家约翰·纳什如何克服自己的心理疾病,并最终创造了博弈论,走上不朽人生路的传奇故事。片中有一系列颇有意思的场景,不管是纳什大学时期的宿舍,还是他成为教授后的办公室,又或者是纳什为替幻想中的间谍组织工作的那间车库,永远都是杂乱无比,资料满天飞,各种数字写满墙面,密密麻麻,对任何一个普通人来说,从这样混乱的资料堆中发现规律,都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纳什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展开他的研究,并最终通过博弈论享誉全球。

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相信大家都听过“教授的书桌”这样的故事:教授书桌的混乱程度,跟他们的创造力成正比。

  • 似乎就是有一些人,能够从混乱里寻找到深度的有序。
  • 似乎混乱和邋遢的风格更能激发创造力,做事反而更能成功。

其实这个道理,大部分人都懂,许多人也都拿这个理论为自己不爱整理书桌的毛病开脱。

但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猎人思维”对这个问题的阐释,可不仅于此。


从《美丽心灵》中约翰纳什的车库里学到的思维:越乱越有创造力 - 陆剧吧


“猎人思维”的核心含义是:当你走进一片你不熟悉的,充满各种不确定和危机的树林时,你必须像猎人一样,将你的注意力分散在各个角落,并通过快速的信息搜集,获得一张完整的地图和危机清单,以保证你在树林高效、安全的前行。

猎人思维告诉我们,不那么循规蹈矩,学会拥抱混乱,甚至主动制造混乱,更能激发出创造力,当你不去努力计划成功的时候,你可能离成功更近。

本文要讲述的,就是利用“猎人思维”建立一套对混乱的全新认知,并帮助你从混乱中寻找秩序,从而高效的工作和思考,获得个人的自由的方法:


从《美丽心灵》中约翰纳什的车库里学到的思维:越乱越有创造力 - 陆剧吧


01

猎人思维的形成——你知道的远大于你知道自己知道的

从认知的角度来说,猎人思维是认知形成的必经过程。因为我们之所以能获得认知,就是将很多混乱无序的数据、信息和概念连成一条线,汇总成一种现象。就像我们看天上混沌的云层会从里面看出动物或者人脸一样,都是从混乱和无序中,总结规律的过程。

  • 那么,我们到底为什么能够从混沌中总结出有序呢?
  • 答案是:因为我们的“盲视”

有这样一个实验:在医学领域,有一种罕见的疾病叫“盲视症”,又叫左半脑忽视症,因为左半脑是管右边视觉的,所以病人看眼前的东西时,觉得自己右眼看不见,只能看见左边的东西。研究人员让一位患了盲视症的女性分别看两张房子的照片,照片的左半边都是相同的,但右半边不一样,第一张照片是完整的房子照片,另一张则是房子有半部分着火了。患者看完之后认为两张照片完全一样,但是当研究人员询问患者希望住在哪所房子里的时候,患者选择了那张没有着火的房子。

这个实验证明,认知作为一种输出的结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有些你能意识到,有些你根本意识不到。


从《美丽心灵》中约翰纳什的车库里学到的思维:越乱越有创造力 - 陆剧吧


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你看,那名患者非常明智的选择了不着火的房子,但是如果你问他为什么不选另一张照片时,她根本答不上来,因为她认为自己看到的照片是一样的,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选择没有着火的房子。

虽然决策是对的,但是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如何做出这样的决策。

心理学领域早就发现了这个现象:多达90%的认知是无意识的。所谓无意识,就是你根本没有感觉到的认知,正在影响着你的决策。

换句非常拗口的话说就是:你知道的远大于你知道自己知道的。

你之所以认为你能够自主你的认识,是因为你做出判断的依据,是那些显而易见的,你自认为有据可循的理由,但实际上,有90%影响你认知决策的东西,往往是你不知道的。

行为心理学大师卡尼曼说:“我们对我们的盲视是盲视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手里拿着手机找手机的原因,骑驴找驴这种事情的发生背后,是我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自我感觉掌控一切的思维在起作用,但是,那些你看不到的,深藏在你意识冰山下的90%,才是影响你决策的关键因素。


从《美丽心灵》中约翰纳什的车库里学到的思维:越乱越有创造力 - 陆剧吧


02

猎人思维为什么会起作用——具身认知观

猎人思维的核心要点是让你时刻关注身边环境的变化,由此形成一种敏锐的感知力,能够迅速的通过环境捕捉到你需要的信息。因为,认知不单单跟我们的头脑有关,跟我们的所处的时间和空间环境,也是密切相关的。

  • 那么,环境到底怎样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呢?

笛卡尔在他的“身心二元论”里提出:身体和心灵是独立的两个要素。就像两条永不交叉的平行线,虽然同步运行,但互不影响。而认知形成就像是一条流水线,由一道道思维难题的解决,一环扣一环,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最后形成一个观念。

这个理论在现代已经站不住脚,现代心理学认为:我们的认知不是一条流水线,更像是一个生产岛。

认知作为一个结果,不是有一道道先后相随的工序制作出来的,而是很多工序同时发生的。


从《美丽心灵》中约翰纳什的车库里学到的思维:越乱越有创造力 - 陆剧吧

一个典型的试验跟做数学题有关:同样的一个人做一道难解的数学题,得分和答题的速度会出现完全不一样的结果,而这个结果紧紧跟房间使用的台灯有关,在台灯下,答题的速度和正确率要明显高于没有台灯的效果。

这种类似的试验,在心理学界还有很多,人生活在环境中,而环境通过各种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因素,影响着人的决策和思维。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作“具身认知观念”(Embodied cogniyion)

这种观念认为:认知=身体体验+心里状态+环境因素

  • 隐喻式认知

具身认知中蕴含着一种隐于式的认知过程。比如,环境中的某个元素,并非你熟悉的,但是却跟你熟悉的某种东西有相通性、相关性,于是你就把熟悉的对象和环境中不熟悉的对象相关联。

看到A就想到B,这种隐于式的认知常常发生,比如,环境的色温会影响你的心情,暖色调会让你感到温暖,冷色调会让你感觉冰冷。天气阴沉会让你产生一种生命感慨,天气晴朗又会给你带来另一种生命感悟。

这就是隐于式认知的比附效应。

丘吉尔说“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塑造我们”

这句话里就包含着对具身认知观的认可。


从《美丽心灵》中约翰纳什的车库里学到的思维:越乱越有创造力 - 陆剧吧


03

如何让“猎人思维”发挥作用?

我们说猎人思维是一种把注意力分散到周围环境中,从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的思维模型。

对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分心,更有利于发挥创造性,对于创新者,不但不能害怕不确定性,还要时刻欢迎,甚至主动增加不确定性,以此来获得更有价值的创新。

以下就给大家介绍三种“猎人思维”的实际操作方法:

A. 多项目工作法——哪壶开了提哪壶

著名经济学家蒂姆·哈福德在《混乱》一书中提到,有些科学家,在生物、化学和数学物理上都有研究,而且研究的都是所在领域最难的问题。哈福德发现,这些科学家经常能把一个领域的新思想迅速用到另一个领域上去,一旦用上就是神来之笔。

他总结了这些科学家的工作方法,给他起名“多项目工作法”:你应该同时有好几个不同的项目在进行,比如说几个科研项目、几个写作项目,甚至包括几个家务。每个项目有自己的存档处,有什么新想法就加进去,哪个项目能做就做,暂时不能做的就放着。

用个形象点的比喻就是,哪壶开了提哪壶。

这个做法有四个好处:

  • 不同项目可以互相配合,互相激发灵感。
  • 每次转换项目,等于是换脑子,这会给大脑一种新鲜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 做一个项目的同时,你的潜意识可能还在关注另一个项目,这样特别容易出现灵感火花。
  • 一个项目实在做不下去可以暂时搁置,还有别的项目可做。


从《美丽心灵》中约翰纳什的车库里学到的思维:越乱越有创造力 - 陆剧吧


B. 游走的数学家——没有凝聚力的团队,更有创造力

通常思维下,我们会认为,有凝聚力的团队,才有创造力。事实上,真正的创造力,属于那些能够给创造者充分自由的团队。不管是谷歌还是苹果,虽然他们随着不断壮大,都需要增加更有凝聚力团队,但他们都充分保留了允许工程师折腾的好传统。

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

数学家帕尔·埃尔德什(Pál Erdős),是有史以来发表数学论文最多的人,高达1525篇。他在六十年中每六个星期至少有一篇论文,而且质量都非常高。但是,埃尔德什居无定所,在任何一个学术机构都不会停留很长时间,永远都在旅行。他在一个地方跟这几个人合作一篇论文,马上又去另一个地方跟别的人合作。埃尔德什不知道什么叫凝聚力,他的合作者一直都在更换,但他的创造力却是惊人的,被称为“游走的数学家”。

事实上,在我们身处的工作环境中,有两种类型的队伍:

  • 团结队伍:追求所谓“黏结的社会资本(bonding social capital)” ,比如足球队。这种队伍比较适合那些目标明确,工作方法也明确的工作。所有人都知道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你只要去做就是了。对这种工作来说,齐心合力是最好的。
  • 多样性队伍:追求所谓“搭桥式的社会资本(bridging social capital)” ,比如数学家、艺术家。这种队伍适合没有固定套路、要求集思广益、讲究创造性的工作,一个外来的新鲜思想更可贵,人们想要的是灵感刺激。对于这种队伍,凝聚力反而是有害的。

所以说,当你的工作中涉及到创造性的时候,就应该给自己的队伍增加多样性,配置五花八门的人才,以及给与他们更多的自由度,让他们能够天马行空的发挥自己的想象。最重要的是,创造一种开放自由的协作氛围。就像“游走的数学家”一样,他们不需要什幺小团队的长期合作,见面就可以立即讨论数学问题,你是什么性格我根本不在乎,工作完成,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不带走一片云彩。


从《美丽心灵》中约翰纳什的车库里学到的思维:越乱越有创造力 - 陆剧吧


C. 自由人法则——不被工具左右,成为自己的主人

我们说猎人思维是要留心周围的环境变化,因为环境可以影响你的判断和决策。其实,我要说的核心观念是:作为一个人,身处在这个充满机械化、标准化、规则化的现代世界之中,你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一个什么样的选择。你是选择循规蹈矩,还是选择自由独立。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整理工作文档,把办公桌收拾干净,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甚至有些公司还会把这些列为办公室管理基本条例,要求员工必须执行。

  • 只要你干的不是图书馆管理员之类的工作,你就完全没必要把文件归档整理

几年前,AT&T实验室的研究者专门跟踪观察了不同人的整理习惯,结论是那些热衷于把文档分类整理的人纯属浪费时间。他们花很多时间分类,保留一大堆将来根本就不会用到的文档,而且因为整理花了心血,还不舍得扔。

  • 应对“杂乱办工作难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资料随手堆在桌子上

用什么拿什么,用完再放在一堆的最上面 —— 这个系统非常合理,它自动保证最常用的文件被放在最上面。看似凌乱的物品摆放,其实已经包含了有关文件优先级的信息。你唯一需要的整理动作,就是把那些时间长了仍然处在各堆最底部的文件给扔了。


从《美丽心灵》中约翰纳什的车库里学到的思维:越乱越有创造力 - 陆剧吧


  • 电子邮件更没必要整理

有人统计,通过一个目录系统寻找一封邮件,大约需要花费1分钟。而直接搜索,只需要17秒。

  • 再说日程表,最好的办法,就是日程表上只有提醒事项

比如说某天某时候要出席一个会议之类,而不要有自己主动安排的计划。研究发现,做计划,最好只有中长期的,比如说每个月要完成什么目标,然后灵活找时间实现。如果一时心血来潮,给自己制定了每天都有具体要求的计划,那就很可能无法坚持下来。这是因为一旦出现什么意外情况,使你某一天没有完成计划,你一步跟不上就不想跟了。

遵从规则生活的人,本质上是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比外部系统低的位置上,是被动的。整理文档,其实就是让自己为外部系统服务, 不管有没有用,维护这个系统的状态最重要。按日程表做事,其实就是让一个外部系统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而有自主意识的人,文档和日程表对他来说都是工具,他不在乎文档看上去如何,也不愿意受日程表的限制。

猎人思维的底层逻辑是想告诉我们:整洁的背后是循规蹈矩,把人机械化,而混乱的背后是自由独立,是让人更像人。


从《美丽心灵》中约翰纳什的车库里学到的思维:越乱越有创造力 - 陆剧吧


总结一下:今天给大家介绍了“猎人思维”这种颠覆式的思维模型,通过具身认知观,让我们了解到环境对我们决策的影响,最后总结了“多项目工作法”、“游走的数学家”和“自由人法则”三个工具,让你学到,不那么循规蹈矩,学会拥抱混乱,甚至主动制造混乱,更能激发出创造力,获得成功的人生。

标签: 电视剧快讯